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好,好,好!”大队长激动的连连说道,习惯性的去找自己的烟杆,摸了个空,才发现就在手里拿着呢。

翠花婶儿、田二哥都激动起来,饭也顾不上吃了,就要起身去屋里。

冯丽娟去灶房拿勺子的功夫,出来就看到一屋人都站着,讶异道,“林医生、佟知青来了啊。咋了这是,都站着干哈,坐啊。”

田二哥激动着拉着自家媳妇的胳膊,“娟儿,林医生…林医生说,她有办法了!”

“啥办法啊,咋还话都说不清了,啃哧瘪肚的。”冯丽娟一头雾水。

突然,看着自己婆婆一脸喜色,公公拿着烟枪,眉头舒展也是高兴的样子,想到什么,愣愣的定在那,嘴里念叨着,“咋,可能那,不是说没法了么。”

翠花婶儿一拍掌,笑着打了一下她,“这孩子,高兴傻了吧。”

“都别愣着了,”在前边带路,“林医生,来,小康搁屋里睡着呢。”

等林言青佟佳跟着翠花婶儿出了屋子,冯丽娟才如梦初醒,一脸难以置信,又惊喜的问,“拥福,是真的啊?咱小康,能治好了?”

两人互相搀扶着,连忙跟了上去。

在医术模拟的训练里,林言青顺利把自己的针灸、诊脉升级到了高级,就小康的病情,她不仅多次和姥爷讨论,还在各种古籍医案里查找钻研。

现在再看,同当初无从下手无能为力不同,心中已经有了章程。

气血两虚,智力发育迟钝,以益气养血开通心窍治。手足软,补肾固脾。

选心俞、脾俞、肾俞和肢体穴位,采用灸法。小儿身体皮肤薄嫩,治疗方法以温补为佳,温和施灸,一天一到两次,循序渐进效果更好。

同时,也可以针灸,选用肢体穴位,提插及捻转法,只扎针不留针,刺激穴位,以激发肢体功能恢复。

至于开方配药,林言青现在也有了相应的医治之法。

一个月前。

在和姥爷讨论过后,林言青一直在想,在大脑先天发育不全的问题上,既然不是因为产妇身体、孕期造成,那先天禀赋不足,脑髓未满,身体失养,那便属于虚症。

重在补一字上。

《伤寒类方汇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和解镇固,攻补兼施,能下肝胆之惊痰1……”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疏肝泄热,镇静心神。另加珍珠母、生铁落使阳气潜伏,镇潜温阳。

这些药可以帮忙改善体质,那大脑发育不全如何用药?

林言青记得自己问出这句话后,电话一端的姥爷久久没有说话。

最后只笑着说,你真的想不出来吗。没有固定的病症没有固定的治法,她既然看了诊开了药那应该怎么治,就是她说了算。

为医当慎之又慎,但是作为一个医生,也不可能每一次治病都是十拿九稳的事,犹豫、纠结、畏缩,永远想着对不对,永远希望自己看的是有把握的病,永远想着让更加权威的人帮你把关。

这当然没有错,这样或许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但永远不会成为优秀的医生。

医生的名,名气只能是从病人中口口相传出去的,基础的操作基础的诊病只能是合格,能不能识别出不同的病症,对没见过的疑难杂症有没有自己的思考,自己能不能钻研出方法,这才是对医生更高的要求。

病人不会按着你知道的东西来生病,有时候可能病人不会等也等不起,这次能等到你斟酌了确定了询问了以后订下治法,那以后呢,遇到更复杂的更难的,是治不治,治又去问谁?

在看好赵大爷的时候,她和姥爷打电话,那次姥爷听完她的诊治,就已经欣慰的说,“小青,你已经出师了。姥爷以后算是你的前辈你的同行,再不是帮你拿主意的人。”

半个月前。

林言青回归问题的核心,寻求答案。

先天发育不全当补足肾气,肾为先天之本,主脑生髓 ,养好肝脏,肝主疏泄藏血养筋 ,再加健脾养心,又想到上次小康发热,肾阴虚,阴不能制阳,阴阳失衡,肾水不足以滋养肝,同时肝阳旺盛。

用平肝潜阳法并滋补肝肾法。

补肾气,以促进生长发育,培元固本,该用什么?

鹿茸?补肾气,强筋骨。

红参?大补元气,安神益智。

还是人参,巩固根本?

或者是黄芪固本培元?

好像都可以,但是用在小儿身上又恐有虚不受补,补过之嫌。

在补肾气添精益髓上,用什么药,这个问题成了林言青一段时间内每天都在琢磨的东西,到底应该怎么补,才能恰到好处呢?

看医书的时候想,吃饭的时候想,下地上工也想,就连睡觉梦里梦到的都是手起药落,精准的拿药开方,效果恰到好处。

问题是,梦里拿的是什么药?

红参、党参、人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山药、地黄、当归、冬虫夏草,所有有固本培元效果的药材林言青都一一试了。

还特地找了一窝小兔子试药,把这些小兔子补的面色红润长得玉雪可爱,补了几天,开始面色潮红流鼻血。

补过头的兔子也不敢多吃,几个人吃了几顿大补兔肉都隐隐有些上火。最后只能腌起来做了熏肉,以后留着少量多次慢慢吃。

林言青又在试灵芝。

也不知道是这些兔子的幸还是不幸,离家被捕,吃补药也是很好的,但是这个好要建立在合适的范围内,稍微补几天,就有些受不住了,兔子连蹦起来都摇摇晃晃像喝了假酒。

这半个月,随着林言青试药找药,卫生室小饭桌苦不堪言。

在发现小兔子们太过小只,补几次就不耐受以后,林言青把注意打到了几人身上。先从身体看起来适中下乡后劳累有些亏损清减的李竞伟开始,才喝两天就受不了跑人了。

身体看起来就健壮的孟义英同志,倒是因为运动量大连着试了四五天。

对,在孟义英同志没离开前有这种能帮上忙的时候一向是积极主动的,只是不知道这试药四五天背后,承受了多大的内火旺盛。

这样也不行,成年人的身体和小儿还是有很大不同,现在这些想法配方连成人服用起来都不够温和。

欲速则不达,到底怎么才能平稳有功呢?

“林医生,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吗?要不你说出来,我…我们帮你想想办法。”饭后,孟义英实在是忍不住出声问。

他知道有些人思考问题的时候会茶饭不思一心苦思,他们部队搞研发的那小子就是这样,有想法的时候在实验,没想法的时候在苦思。尝尝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人,偶尔见一次都是在医务室吊针。

林言青最近的状态也差不离了,每天随便扒拉两口饭,要是没人来看病,除了给卫平治疗,他一天都见不到人。

这才短短几天,看起来小脸都尖了。孟义英心疼得恨不得把人搂怀里,抱着给她喂饭,不过也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没事。”林言青随便吃了几口饭,并不想拿自己的事烦大家,转身要走的时候看到几个人都是一脸关切,心中一暖。

“你们说,要怎么才能补身体又不至于补的太过,怎么才能细水长流缓缓进补呢?”

这…对于用什么药几个人也是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头雾水。

孟义英也不懂,但是让他就这么干看着也不行,只能从自己的理解上给出回答。

“堵不如疏,既然怕太过不受补,那能不能一边补一边泄,就像我喝完药感觉身体涨得难受,如果去山上运动一通,就会舒服多了。”

其他几个人在旁边挤眉弄眼:原来不是身体虚,是舍命陪佳人啊。

不理会他们,孟义英巴不得这姑娘也能发现自己小心思,但是她没察觉没心动也无妨。

又补充说,“如果是给小孩子用药的话,你现在选的这些都是大补之物,有没有什么土方子,一些古方土方药,有时候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像他们经常在野外的,身上哪里不舒服都是就地取材,还见过用刺猬皮泡酒治痔疮的。

林言青问完后摇摇头就打算回屋再想,听到这样说,突然人像被定住一样,仿佛混沌中天光乍晓冲破层层迷雾破开道一样!

她为什么要执着拘泥于药材呢。

翻遍了医书医案,只想着找到适合搭配的药性药材,在医术模拟器里面对先天病症的病人,想的也是怎么才是最对症的,怎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说要破除偏见,西医机器能识别病灶,中医诊脉也能查明病因,却又陷入了另一种偏见里。

好像只有正儿八经的药材才能入药,用药治病,就一定得用地里长出来的药材吗?

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