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拔剑断长生 > 第1章 王府二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圣四年,秋分时节,傍晚的夕阳照在一片麦田里。不知是夕阳把麦田照的更灿金一些,还是麦田把夕阳映的更加的好看。劳作一天的农民大哥正扛着锄头抽着旱烟,快步的朝家的方向前进,准备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了。

大辽国国都奉天城内,当今天子天圣帝正与朝臣商讨着大蒙国使团一行的接待问题。礼部尚书吴守仁道:“此次前来和亲的是当今大蒙国皇帝的嫡出二公主,使团大约三日后抵达,大蒙国当今太子亲自护送这个妹妹出嫁。我大辽理应也派太子接待,但是由于本朝尚无太子,所以具体接待人选,还请陛下定夺。”

“内阁有何意见,说来听听。”天圣帝说道。

内阁首辅,中书令张洪达不动声色的轻咳了一声,中书侍郎樊忠心领神会的说道:“二皇子殿下为人持重,必能胜任此事。”一时间,朝堂上复议声不断。

“樊大人啊,你莫不是和朕在说笑吧。老二那叫为人持重?那应该叫木讷寡言才对。”此言一出,朝堂上跪倒一片,齐声道:“臣惶恐!”

“好了好了,都起来吧。这样吧,云平世子正好在京中,让他接这个差事吧。”张首辅闻言一惊,再也按捺不住地说道:“陛下,此事似乎不妥,毕竟长平王世子不是皇子,于理不合。”

“哎,老大早夭,老二木讷,老三整天研究书画,对国事一直不上心,而且还是此次和亲对象,老四年幼,实在都不是可用之人。谁叫朕的兄长生了一个好儿子呢,能者多劳吧。再者,云平为长平军副帅,也好叫北蒙人见识一下长平男儿的风采。此事就这么定了,不必再议。”张首辅似乎还想说点什么,但是始终没有开口。

次日,正阳宫内,各宫娘娘带着皇子公主们正在给皇后请安。娘娘们都是当今天子潜邸出来的老人儿,与皇后相识多年,相处还算融洽,屋子里充满着欢声笑语。“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我有些乏累了。”皇后说道。随着各位娘娘和皇子公主们的离去,正阳宫又恢复了往日的清静。其实皇后本是一个爱热闹的人,无奈自己多年来一直没有子嗣,每天苦哈哈的喝着御药房给熬的汤药,却始终不见好转。

“娘娘,首辅大人求见。”皇后的贴身婢女说道。

“是哥哥来了,快请。”皇后道。张首辅满脸愁云的走进了正阳宫,说道:“微臣参见皇后娘娘。”

“哥哥不必拘礼,一把年纪的人了。”皇后答道。

“君是君,臣是臣,规矩是不能坏的。”张首辅说道。

“哥哥近来身体可好?”皇后问道。

“尚可,只是确感精力不济,怕以后不能继续为陛下分忧。”首辅答道。皇后发现张首辅脸色不好,问道:“哥哥最近有烦心事?可是与大蒙联姻有关?”

皇后见张首辅面有难色,便屏退了左右。“确有一事,关于大蒙使团的接待问题。陛下已经下旨让长平王世子接待大蒙太子一行。”张首辅说道。

“哥哥就是因为此事忧虑?我记得前几年西域两国使团来访之时,也是由长平王世子接待的吧?”皇后说道。

“我的妹妹呀,此事非同小可,本朝虽尚无太子,也应由皇子负责使团接待事宜。但是现在陛下两次三番的让长平世子去,可见长平世子在陛下心中的分量。长平世子确是胸有韬略之人,为人也谦逊有礼。在京时协助陛下及各部办差,向来稳重妥帖,朝中上下亦是有口皆碑。加之长平王父子掌兵多年,长平军更是骁勇善战。妹妹这么多年却一直未有子嗣,东宫空悬,怎能叫我安心呐。”首辅说道。

皇后听完此番言语,脸色比张首辅还要凝重。并不是因为长平世子,而是因为提及了她多年的心病,那就是膝下无子。“哥哥认为该当如何呢?”皇后道。

“当前最要紧之事,还是妹妹要先有子嗣,确保东宫有主,才能做下一步打算。”张首辅接着说道:“我听说最近太医院新来了几个太医,新方可有效果?”皇后哎了一声,并未作答。

“妹妹且放宽心,我可以告诉妹妹一个好消息。老祖不日就会出关,倒时我恳请老祖赐下仙方,想必能药到病除。”张首辅道。

皇后眼睛一亮,喜上眉梢道:“真的吗?那可太好了,一切仰仗哥哥了。”

“但有一事,妹妹切记,关于老祖一事,切勿向任何人提起,包括圣上在内。事关天机,切记切记。”

皇后翻了个白眼道:“知道啦,哥哥已经说了好多次啦。”

长平王府坐落在皇宫外的东南角,府门外有一对御赐的鎏金铜狮子。整个奉天都城,除了皇宫内,仅此一对,用以表彰长平王戍边多年的功劳。就连同为亲王的长乐王都羡慕不已。府内前两天,刚摆完长平王次子的满月酒。京城内各部官员送来的贺礼堆满了整个后院,到现在都没有整理完毕。

母子平安的家书早已传至北境,长平王中年又得子,自是十分的高兴。屋内,刚出生的长平王次子正在午睡。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午后的太阳照在小孩儿的脸上,粉金粉金的,煞是好看。长平王次子名为叶云海。连同世子叶云平的名字都是天圣帝给起的,取海内升平之意。王府院子里,长平王妃刚出了月子,正在享受着午后的暖阳。世子叶云平难得有半天空闲,陪在身侧。

长平王妃姓赵,是上任首辅的嫡孙女,京城旺族出身,风姿卓绝,秀外慧中,近四十岁的年纪,看起开却十分年轻。“前两天翠云山的上法真人和大昭寺的不动禅师都来给你弟弟看过相了,说你弟弟命格极高,是身负大气运之人呢。”长平王妃对世子说道。

世子叶云平完全继承了赵王妃的容貌,他今年二十岁,身材高挑,面如冠玉,神采奕奕。京城里王公贵戚的千金小姐之间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九天玄女入凡尘,一见世子误终身。可见长平世子魅力之大。

“气运不气运的我不懂,我就知道这小子运气是真好。生在太平盛世,富贵人家,还是个老二,万事不愁,反正有我这个当世子的哥哥顶着。我真想跟他换一换呢。”世子打趣道。

王妃感慨道:“这些年确实多亏了有你在,帮你父王分担了不少压力。你从小也没像别的富贵人家的孩子那样肆意玩耍过,不到十岁就跟在你父王身边学习军务,习武更是一天都没有偷懒。真是难为你了!”

叶云平道:“身为长平世子,理当如此。”突然屋子里传来一阵巨大的啼哭声,原来是小云海睡饿了要吃奶。奶妈赶紧将二公子抱了起来,用奶头堵住了他的嘴。叶云平笑道:“看来身负气运之人果然不同反响!”

翠云山上清宫是天下公认的道教祖庭。山下苍松翠柳,绿树成荫,山顶云雾缭绕,霞光千丈,确实是道家修长生的好地方。山顶的忘忧潭清澈碧绿,好似修道之人看尽人间世态炎凉的眼眸,既沉静又深邃。忘忧潭水,深不见底。有传说翠云山有多高,忘忧潭就有多深。以前还有好奇此事的小道童,拿着百丈长绳来测量忘忧潭的深度。他将绳子一头绑住一块大石,扔到潭水中央,结果百丈长的绳子尽数没入了忘忧潭中。此刻,两个道士正在潭边钓鱼,分别是翠云山上清宫掌教上法真人和他的师弟上善真人。只见他们的吊钩都是直的,钩上也未挂鱼饵,且在水面之上一尺有余。

上善真人道:“师兄此去如何?”

上法真人答道:“见到长平王次子了,和我们推算的一样,是个有大气运的孩子。只是我摸他脑袋的时候,发现他的头顶骨略有塌陷,似乎成年之前有大劫,如此便没了收徒的心思。”上法真人接着说道:“我思来想去,还是没有和长平王谈及此事,不知以后,是福是祸啊!”

上善真人道:“师兄做的是对的。我辈修仙之人,求大道长生,世间俗事,就让一切随缘吧。”言罢,一只泛着七彩霞光的锦鲤高高跃出水面,向那吊钩笔直冲去,犹如鲤鱼,跳龙门!

冀州五台山上坐落着一处千年古刹,名为大昭寺。世间多少朝代风云更迭,唯有大昭寺屹立不倒。虔诚的善男信女们天不亮就要从山底步行上山,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山路才能来到寺内,就为了烧上第一只香。大昭寺内求姻缘在整个中原地区都是出了名的,以至于很多大户人家,官宦子弟,纷纷不远万里来到此处。

说来也怪,大昭寺身为十大宗门之一,却很少有弟子在江湖行走。武林中比较知名的寺中人物也只有主持不动禅师和他的师侄,人送外号倒霉和尚。甚至在大昭寺内也从来不见有武僧习武。尽管如此,大昭寺拥有的千年底蕴,使得其他宗门从来不敢对他小觑。

清晨,不动禅师正在和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子在后殿喝茶聊天。此人身材魁梧,面目俊朗的同时又不失英气,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不凡气势。此人正是离火宗的新晋宗主琰宏原。老宗主陆乘风看准了这位关门弟子,除了将自己的宝贝女儿陆如一嫁给了他,还将离火宗宗主之位传给了琰宏原,自己不知道跑到哪里享清福去了。这琰宏原近来可谓春风得意,不仅踏入了通玄境,还得了宝贝女儿。今天来到这大昭寺就是为了给刚刚满月的女儿算一算姻缘。

不动禅师和老宗主陆乘风是多年老友。因此琰宏原在不动禅师面前执晚辈礼,只见他拱手一揖道:“上次在宗门一别,两年有余,大师近来可好?”

老禅师笑道:“此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好的不能再好了。”老禅师接着说道:“听闻琰宗主最近得了一个宝贝女儿,可喜可贺,想必这次上山是给闺女求签来了吧?”

琰宏原听后爽朗一笑道:“大师果然神算,晚辈正有此意。此次上山不仅求签,小女尚未取名,晚辈虽然现在是离火宗宗主,但是也没念过多少书。大师和在下的岳父大人是至交,又是德高望重的武林前辈,所以还请大师给小女取个名字。”说罢,双手将闺女的生辰八字递给了不动禅师。

不动禅师接过来仔细看了一番后说道:“这女娃儿五行缺火,不如就叫单字炎吧。”

“晚辈替小女琰炎谢过大师!”琰宏原高兴地说道。

不动禅师接着说道:“至于这姻缘命数嘛,不瞒琰宗主,前几日我刚去喝了长平王二公子的满月酒。单从生辰八字来说,二公子和这女娃儿是天作之合。只是~”

“大师但说无妨。”琰宏原道。

“这二公子的命格极高,是个有大气运之人。只是似乎少年时会有大劫难,能否平安度过,尚未可知啊。”不动禅师说道。

讲到此处,忽然听见前殿有吵闹的声音,而且似乎越演越烈。二人赶紧起身来到前殿查看。原来是两伙人在前殿打起来了,场中央对战的两个男子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只见高瘦男子一拳向矮胖男子面门砸了过来。拳风刚劲有力,显然不是一般的练家子。矮胖男子虽然胖,但身法却十分灵活,一个俯身躲过,接着一个扫堂腿踢向高瘦男子。高瘦男子向后一躲,左脚用力一蹬地,右脚如离弦之箭般踹向了矮胖男子的胸部。矮胖男子的一身肉也不是白长的,他不躲不闪,双臂并拢,护在胸前,硬生生的接了这一脚侧踹。

高瘦男子眼看占了上风,跟步上前又是一记重拳,但是突然觉得拳头发热,好像是打到了一堆炭火里。他连忙收手,仔细一瞧,场中站着一人,正是琰宏原。焚天掌?高瘦男子心中一惊,已猜出了来者身份,赶忙抱拳道:“在下青州四海帮帮主许四海,敢问刚才那一招可是焚天掌?阁下可是离火宗宗主琰宏原?”

琰宏原还礼道:“正是琰某。”

矮胖男子一听是十大宗门之一的离火宗宗主,赶紧也抱拳一揖道:“在下青州黑虎寨王大山,久仰琰宗主大名。”

琰宏原笑道:“原来是王寨主,我听过你的名号。二位既然都是青州人士,何事非要大打出手呢?”

这四海帮和黑虎寨,在青州本地还算有些势力,两位帮主也都是二品小宗师境界。但和十大门派之一的离火宗相比,不说是萤火比皓月吧,也不遑多让了。要是在平时,可能连见琰宏原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今天碰巧在此遇到。

原来两家都是来求姻缘的,许四海是为了自己的女儿许晓萍,王大山则是给他的儿子王大河。双方都是一大早就上了山,为了上第一炷香,最后大打出手。许晓萍长的眉清目秀,颇有南方姑娘小家碧玉的特点。王大河虽说名字起的不怎么样,但那也只是代表他的老爹王大山没啥文化。事实上,王大河不仅在家乡以才气闻名,长相也没随了他爹,皮肤白皙,斯斯文文,青衣长衫,颇有读书人的风采。显然这王大河肯定有一个模样俊美,知书达理的好娘亲。

不动禅师笑道:“几位施主不如到后殿一续,我们不要妨碍别的香客。”

重新在后殿落座,许四海和王大山规规矩矩的将儿女的生辰八字交给了不动禅师。不动禅师看过笑道:“巧了,这是我今天看到的第二对天作之合的八字。这姻缘不求自来了。”王大河其实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许晓萍,只是当时双方剑拔弩张的情景,王大河也不好说什么。此时王大河向许晓萍看去,发现她也在偷偷的看着自己,显然对这个青衣少年也是颇有好感。

琰宏原又问不动禅师道:“大师,我女儿之事该当如何?”

不动禅师喝了一口茶,缓缓地说道:“时间尚早,静观其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