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拔剑断长生 > 第32章 弹指一挥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火宗宗主琰宏原出门前打造的那柄宝剑,今日出炉。自从琰宗主下山后,石鑫不分昼夜,废寝忘食的在剑炉中铸剑,就为了能赶在师傅回山之前完成此剑。

石鑫手持宝剑,缓缓拔出。一道寒光闪过,气如斗牛,可吞日月!石鑫满意的欣赏着自己铸的剑,就像是宠溺的望着自己的孩子。

长剑出鞘不负少年凌云志,金榜题名回想年少读书时。他石鑫志不在跨马佩剑的大将军,也不在金榜题名的士大夫。他只喜欢铸剑,能铸一把绝世好剑,就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小云海打败了城中恶霸丧疤的事迹在聚义堂中传开了。叶云海本不想声张,但是他没想到沙如楠这么大嘴巴。他见聚义堂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是沙如楠在吹牛,没人相信,这才渐渐的放了心。

就这样,叶云海一家的日子略微阔绰了些,终于可以不用为了吃肉犯愁了。小云海有时还会给肖晓买个便宜首饰,给叶全买上一壶酒,一家其乐融融。

赵燕吉今日正式在吏部上任。吏部员外郎的从六品官身在京城虽说是芝麻绿豆,但也是赵燕吉靠自己本事挣来的,方尚书这个岳丈并没有帮什么忙。

赵燕吉穿上从六品的朝服,回想少年时的边军生活,唏嘘不已。

吏部的官员自然都晓得他是方觉秋尚书的乘龙快婿,个个对他都礼遇有加。赵燕吉肯定也不会摆什么尚书大人女婿的架子,和同僚们相处的很是融洽。

赵燕吉刚进吏部没几日,侍郎蔡希伦就给他安排了一个任务。前段时间,有一批六部和其他中枢机构的官员告老还乡,需要从青年才俊中挑选堪用之人补上空缺。这举荐官员之事,在朝中向来都是大事。蔡侍郎将如此重要的事情交给赵燕吉来做,足见对他的信任。

赵燕吉接到任务后很是兴奋。他连续多日废寝忘食,将候选之人的生平履历,性格特点及特长等逐一过目,终于拟定了一份备选名单。

今晨,赵燕吉信心满满的拿着名单来找蔡侍郎复命。蔡希伦一见赵燕吉春风得意,就知道所托之事定是有了结果。赵燕吉双手将名单呈给蔡侍郎,说道:“先生嘱咐之事,学生已经办妥,特来复命。”

蔡侍郎微笑着接过名单,一边嘬了一小口酒,一边看着,频频点头。就在赵燕吉得意之时,只见蔡侍郎拿起笔,将其中三人名字划去,换上了三个新的名字。然后又递还给了赵燕吉。

赵燕吉好奇蔡侍郎替换的是哪三人,打开一看,大吃一惊!换上的三人分别是吏部主事赵有德,从六品;户部员外郎董帆,从五品;工部郎中吴仁雄,从四品。此三人赵燕吉心知肚明,皆是实实在在的首辅一党。

赵燕吉没想到前些时日才将自己选进吏部,还和自己一起痛骂首辅误国的恩师蔡希伦蔡大人,竟然在替首辅党选拔精兵强将!

赵燕吉满脸疑惑的问道:“先生这是何意啊?”

蔡希伦不急不缓的又嘬了一口酒,笑道:“知道你不理解。没关系,回去慢慢理解理解吧。”

蔡希伦接着说道:“将此名册呈报给尚书大人过目,如没有问题,就上报中书省吧。”说完,就再也不看赵燕吉了。赵延吉只好照做,把名单呈报给了方尚书。本想着方尚书能说点什么,结果方尚书没有对名单有任何质疑。

赵延吉带着满脑门子的狐疑,没精打采的往家走着。他没想到,连续几日废寝忘食做的名单,最后变成了这个样子。此后的几日,赵延吉觉得自己的精气神儿一下子就谢了,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他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蔡侍郎和方尚书的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这日,中书省的批复终于下来了。赵燕吉迫不及待的亲自去了中书省的衙门取回了名单。结果打开一看,他傻眼了。除了蔡大人改过的那三人原封不动之外,另外两个首辅门生也赫然在列,分别是正四品的大理寺丞张天明和从四品的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张子敖。

当赵燕吉将名单重新交给蔡希伦的时候,蔡侍郎打开一看,眉头紧皱了一下,又缓缓舒展。蔡侍郎问赵燕吉道:“现在可知我当时用意为何?”

赵燕吉缓缓说道:“学生打开名单之时,似乎想明白了。先生是想把几个相对不重要的位置送给张首辅,而把重要的职位留给真正的有才之人。所以故意换上了几个首辅党的人。希望首辅大人能见好就收,不要做的太过分。”

蔡希伦一听,点头笑道:“你小子果然一点就透。但是我们的首辅大人,似乎并不买账啊!”

赵燕吉不解的问道:“先生,为何我们不能直接上书陛下,将此事一五一十的都讲出来,好让陛下看看首辅大人的真面目呢?”

蔡希伦面色庄重的答道:“现在朝中,张首辅势大。当下最需要做的,就是尽量的保全自己。只有留下性命,才能与歹人继续周旋。你以为陛下看不清首辅大人的面目?我看未必!静待时局变化吧,我觉得不会太久了。”

弹指一挥间,又是几个春夏秋冬。叶云海的剑术和烈阳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依然每日坚持练功和城中送信,风雨无阻。

叶全照样每日陪着叶云海练功。练完之后用独门心法助他恢复体力精力。只是每次帮助叶云海恢复过后,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长了。

沙如楠不仅拥有了一头长发,穿起了女儿家的衣服,皮肤也渐渐变的光滑白皙了。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真是一点儿没错。只是这脾气嘛,依旧泼辣。

赵燕吉经过了这一年的历练,在官场已经十分的得心应手。不仅如此,他和方青可还生了一儿一女,现在已是一家四口。

石鑫终于独自铸成了一把好剑,想来想去不知取个什么名字好,干脆就叫绝世。石鑫将绝世好剑赠予了大师兄宋世杰,后者一直随身佩带。

柳如烟和母亲弟弟一直住在定北城。冯赵燕娶妻生子,儿子名为冯有志,聪明伶俐。冯赵燕还是入了边军,做了左骑军的一名普通士卒。

原长平军的老将们,纷纷解甲,主动将位子让给了更为年轻的一代将领。一方面是因为长平王父子的离世,让他们有些心灰意冷。另一方面,老将们解甲之时,还带走了不少亲信随从。目的很明显,不找到长平二公子,誓不罢休。

朝堂之上,张首辅依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江湖之中,徐圣公已然是武道魁首,天下第一。

天圣十八年初,上元佳节。

满城灯火,欢声笑语响彻天际。大街上,人头攒动,看灯的人都穿上了崭新的衣服,大红的绸缎,翠绿的蜀锦,五颜六色的织棉,应有尽有。各式各样的灯笼如夜空中的繁星,点亮了这个本就繁花似锦的奉天城。

寺庙里,烧香的客人依然络绎不绝。有人求姻缘,有人求富贵,有人求功名,亦有人求万世太平。

皇四子叶承颂已年满十六岁了。他完全继承了母妃罗贵人的容貌,不浓不淡的一双剑眉之下,狭长的眼眸炯炯有神。光洁白皙的脸庞,透露出棱角分明的轮廓。他身材高大却不魁梧,举手投足间,天生的皇家气势自然流露。

好一个翩翩美少年!

叶承颂这些年跟随上善真人习武,一直颇为勤快。如今的境界,已是妥妥的二品小宗师。今日上元节,皇城外热闹非凡,叶承颂今日不打算习武了,也想出去逛逛灯会,凑个热闹。

得到天圣帝的允准后,叶承颂就带着三名随身护卫出宫去了。他穿了一袭雪白的金丝边锦袍,手执银白折扇,腰束明月祥云纹绿玉腰带,其上挂了一块质地极佳的白玉。没有带帽子,只是用雕花的金冠束着头发。叶承颂剑不离身,佩剑名为玉树,乃是师傅上善真人所赠,此刻暂由护卫携带。

叶承颂记得自己上一次看灯会,还是在好多年前。今日又能出来,自是十分的高兴。主仆四人在大街上走着,叶承颂见什么事都好奇,都要上前去看个究竟。他所到之处,无数的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不仅纷纷的侧目注视,还掩嘴而笑,低声不知道在讲着什么。

逛了多时,叶承颂觉得有些饿。正巧前方有一个卖汤圆的小店,一行四人走了进去。铺子里没什么人,店铺掌柜是一个矮小的中年汉子,两只眼睛透露着精明。他一见来客人了,连忙陪笑道:“几位客官,吃汤圆吗?本店的汤圆是又大又圆!保您满意!”

叶承颂微笑着说道:“汤圆怎么卖?”

掌柜一见四人打扮,就知道是富贵人家,开口道:“一两银子。”

叶承颂对钱其实没有什么概念,爽快的说道:“那就来上四碗吧。”

掌柜的说了句得嘞,连忙下去准备。不多时,四碗热腾腾的汤圆就端了上来,四人吃的也算津津有味。结账之时,一个护卫掏出了四两银子给掌柜,掌柜的微微一笑,说道:“客官,这钱不对吧?”

叶承颂本已走出小店,一听这话,又返回说道:“四碗四两,有何不对?”

掌柜终于露出了真容,面露狞笑,说道:“谁说的一碗一两银子?我说的一两,可是一个汤圆一两!你们四人每人吃了十个汤圆,不多不少,一共四十两!”

叶承颂一听这话,再看这掌柜的表情,就知道此处不是一般的买卖店铺,而是一家黑店。其实叶承颂身为皇子,并不在乎这几十两银子。只是这摆明了阴你的招数,实在是气不过。

叶承颂二话不说,拉起掌柜的胳膊就要往府衙走。没想到那矮小的店掌柜身手不凡,一下子就拜托了叶承颂的控制。

店掌柜高声喝道:“今日若不给钱,一个也别想走!”说完,只见从小店后院冲出来几个彪形大汉,个个都是五大三粗,凶神恶煞。

叶承颂见此情景,一下热血沸腾,战意盎然!他仰天长笑一声,说道:“正合我意!”说罢,一伸手,一个护卫心领神会的将剑递给了叶承颂。叶承颂对着护卫说道:“你们且在一旁看着,谁也不许插手!”

说完,一个箭步向着一个彪形大汉冲了过去。大汉没把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放在眼里,举着一个大木棒迎头便砸。叶承颂侧步闪身躲过木棒,一道白光,玉树剑出鞘,直接砍掉了那大汉的右手。

其他几个大汉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个少年年纪不大,出手如此狠辣。相互对视一眼后,几人一起冲了过来。叶承颂大笑,连声说好。他身法极快,游走在几个大汉中间,游刃有余。

玩了几个回合猫捉耗子的游戏之后,叶承颂再一次潇洒的拔剑,又一只手臂应声落地。就这样,不到半炷香的功夫,几名大汉皆是右手被砍,痛苦倒地。

叶承颂收剑站定,对着一个护卫冷冷的说了句:“叫五城兵马司的人来收拾一下。”然后转身离去,一袭白衣,潇洒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