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拔剑断长生 > 第47章 一朝两首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京城,五城兵马司衙门。

五城兵马司指挥使程傲雪,副指挥使张子敖,大理寺丞张天明在一起分析奇异阁的纵火案。

三人面前摆着在奇异阁烧死的八具尸体。八具尸体均已面目全非,验尸已经得不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副指挥使张子傲说道:“二位大人,此案毫无头绪,如何是好?”

指挥使程傲雪围着尸体转了几圈,说道:“虽说大火烧的突然,但是也不是一点时间也没有。而这几人没有一人逃出奇异阁大门,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两人相互对视一眼,都未答话。程傲雪接着说道:“只有两点可能,要么是外边有歹人堵门,不让他们出去。要么就是他们出去了,但是被歹人杀死,尸体重新被丢进了火场。”

程傲雪在屋子里一圈一圈慢慢地踱着步子,也不管其他二人,自顾自的说道:“这么说来,这肯定不是一件纵火案,而是一次江湖仇杀,目的就是杀人灭口。但是这奇异阁老板,听邻居们说,为人和善,没有什么仇家,怎会突然遭此横祸呢?难道不是老板的仇家?那会是谁的仇家呢?”

副指挥使张子敖,大理寺丞张天明都是首辅一党,两人来之前已经通过气了,希望把此事定成纵火案。现在看来,似乎希望不大。所以不管程傲雪说什么,这两人都不接他的话茬,因为实在没法接,根本想法就不同。

大理寺丞张天明无奈的说道:“指挥使大人,你分析的都对。但是这仇杀,毫无线索,毫无证据,全凭猜测,我们如何查起?陛下又是限期破案,我们该当如何呢?”

程傲雪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大理寺丞张大人不想深究此案。便铁着一张脸,问道:“张大人意下如何?不妨直说。”

张天明一听,便赔笑着说道:“我们何必自己为难自己呢?限期之内破不了案,我们受些责罚事小,陛下不也是失了颜面?”

副指挥使张子敖一见指挥使大人没有直接反驳,似乎有门儿,便接着说道:“退一步讲,即便我们知道了是哪个江湖势力干的这一票。但是我们也根本找不到他们。相反,如果我们把他们逼得太急,或许还会惹火上身呐!”

张天明在旁边接过了话茬,说道:“副指挥使大人说的正是!此事一看就是那些职业杀手所为,没有留下丝毫线索。这帮人可都是杀人不眨眼的主儿,今日能灭了奇异阁,保不齐明日能干出什么来。”

指挥使程傲雪一听两人所说的话,就已知道此二人一定是事先商量好的了。他无奈的说道:“二位大人就说该如何办吧!”

张天明急忙说道:“不如我们就说是几个盗匪本想抢些银钱,奇异阁的人不从,便起了歹意。杀完了人怕留下证据,便放火烧了奇异阁。然后再从刑部大牢里随便拉几个死刑犯出来交差,不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程傲雪知道眼前二人不仅是张首辅一党,还是张氏族人。他们两个现在极力想掩盖奇异阁灭门的真相,程傲雪心里不禁怀疑,此事是否和首辅大人有关系。

但是程傲雪并不想得罪张首辅。他虽然算是皇亲,但是现在朝中毕竟首辅独大。这一点,傻子都能看得出来。程傲雪最后还是叹了口气,表情严肃的说道:“好吧!就依二位大人。只不过这结案的案卷之上,不要写上我的名字!”

说完,程傲雪大步的走出了五城兵马司衙门。张天明和张子傲二人得偿所愿,脸上自是难言笑意。但心中却暗自记恨这位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大人。

皇宫,养心殿。殿内只有两人,天圣帝和一位老者相对而坐。

老者身着一袭长衫,头发花白,一张饱经沧桑的脸上,两只深邃的眼睛,炯炯有神。老者坐在椅子上,后背挺的笔直,虽然年纪已经七十有余,身体却显得十分硬朗。

此人,乃是当世的理学大家,也是国子监右祭酒兼吏部侍郎蔡希伦蔡大人的授业恩师,宋淮之。

宋淮之出身青州的名门大族宋家。在青州当地,就连五岁的娃娃也知道一句顺口溜,那就是流水的青州太守,铁打的豪伐宋家。可见宋家在青州势力之大。

宋淮之是当年老首辅的左膀右臂,直到老首辅归隐,宋淮之也就一起退出了庙堂。此后天圣帝一直有心请宋淮之出山,甚至还派了张首辅亲自去请,但是宋淮之却一拒再拒。

当时宋淮之给出的理由是身体不计。但其实并不是身体原因,而是宋淮之看不惯如今朝堂上的风气,不愿与之为伍。

天圣帝喝了一口手中的茶,玩笑道:“我观宋老夫子精神矍铄,并不像身体不济之人。莫不是不愿出山吧?”

宋淮之不卑不亢的答道:“回陛下,当着您的面,草民不敢扯谎。草民并非是身体原因,而是实不愿与那张洪达之流为伍。此人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实非国之柱石。草民借此机会也劝陛下一句,切莫养虎为患!”

天圣帝一听,笑道:“没想到,宋老夫子的看法,和朕不谋而合。”

宋淮之惊讶的说道:“陛下,此话怎讲?”

天圣帝郑重的说道:“宋老夫子,朕亲自出马,想请宋老夫子您重回庙堂,为的就是改一改这朝堂上的风气!”

宋淮之更是大吃一惊,但是却欣慰的说道:“陛下此言当真?”

天圣帝点了点头,说道:“朕什么时候开过玩笑。”

宋淮之激动的全身直颤,说道:“如果真是这样,草民愿效犬马之劳!”

次日早朝,张首辅大步流星的走在所有朝臣的最前列,很是得意。不为别的,而是因为奇异阁纵火案顺利结案,天圣帝没有多做计较。

朝会之上,原工部郎中吴仁雄将此次前去救济受灾百姓之事,汇报给了天圣帝,天圣帝还算满意,便恢复了吴仁雄的官位。至此,黄河决堤一事,也算是告一段落,张首辅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就在张首辅认为万事大吉之时,天圣帝说道:“今日,朕有一喜讯要告知列位爱卿。当世理学大家宋淮之宋老夫子,已然同意了朕的邀请,今日起便入朝为官了。”

此言一出,有人欢喜有人愁。欢喜的自然是国子监右祭酒兼吏部侍郎蔡希伦。蔡希伦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宋老夫子。

蔡希伦可是知道自己老师的脾气,一向是嫉恶如仇,刚正不阿。如果不让他称心如意了,他是坚决不会回到朝堂之上的。

蔡希伦知道自己老师看不上当朝首辅张洪达的做派。蔡大人在看望宋淮之的时候,两人多次讨论过时政问题。因此,蔡希伦猜到了,天圣帝请自己的老师出山,目的就是要整治一下当今的朝堂风气。

愁的嘛,自然是中书令,内阁首辅张洪达了。他本以为天圣帝非常信任他,因此黄河决堤一事和奇异阁的纵火案都能顺利解决。却没想到,天圣帝突然来了这么一招。

天圣帝一摆手,旁边的司礼监大太监刘公公高声喝道:“宣,宋淮之进殿!”

不多时,宋淮之缓步走进了大殿。张首辅一见宋淮之的穿着,不由得心中大惊!只见宋淮之身穿仙鹤纹官补大红色锦缎官服,这是正一品的官服,与他张首辅,同品!

宋淮之走到大殿正中,缓缓跪下,说道:“臣,宋淮之,见过陛下。”

刘公公将手中的圣旨展开,高声念道:“圣旨,宋淮之,张洪达接旨!”

张首辅不知道还有给自己的旨意,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张洪达,接旨。”

刘公公继续念道:“即日起,朝廷设尚书省。命宋淮之为尚书令,统领尚书省,与中书令张洪达同为内阁首辅。中书令张洪达,扶政多年,劳苦功高,着加封为大柱国,钦此!”

圣旨读完,文武百官皆骇然。一朝,两首辅!

张洪达和宋淮之齐声道:“臣,领旨谢恩。”

张首辅本来还在震惊朝堂之上空降了另一个内阁首辅,没想到天圣帝马上就给了自己一个大柱国头衔。

宣读完圣旨,天圣帝又对着张首辅笑道:“张首辅,这些年你一直为国操劳,以后有宋首辅为你分担,你也可以休息休息啦。另外,那个绣衣卫指挥使,你也不要再做了。此等见不得光的事,实在不适合张首辅这样光明磊落之人,还是留给年轻人去干吧。”

说罢,天圣帝冲着身后的魏无敌说道:“魏统领,这绣衣卫,以后你就费心了。”

魏无敌重重的应了一声是。

张首辅这下傻了眼。他本来想说点什么,但一看这架势,摆明了是天圣帝都已决定好之事,多说也是于事无补。

一日之内,不仅自己丢了绣衣卫的指挥权,朝中还多了一个内阁首辅。而自己换来的,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大柱国名头而已。

天圣二十年初春。惊蛰,春雷乍动,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天圣帝五十大寿的寿宴就要举行了。洪水事件后,朝廷设立了尚书省,张首辅的权利被极大地削弱了,这也使得朝堂上的势力,重新得到了平衡。天圣帝因此心情大悦。

礼部尚书蒋晨,终于抓住了这次五十大寿的机会,好好的表现了一把。这次没有人再给他捣乱了,寿宴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的。

即便如此,天圣帝也没有在第二日的早朝之上对他大加赞扬,这使得蒋尚书白高兴了一场。

不高兴的不只有蒋尚书一人,还有一众卸甲的边军老将。自从几年前他们从边军卸甲,并且还带走了一众心腹之后,便开始在大辽国的各大州郡,寻找长平二公子。

几个老将军每个人负责一个或两个州,并且商定好了,每个月都会派人到指定地点会合,互通消息。开始还好,大家都干劲十足。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发现偌大的大辽国,找一个人,简直比登天还难。关键是,还不知道二公子现在长什么样子。

渐渐的,会合时间从一个月变成了三个月,又从三个月,变成了半年,却始终没有任何头绪。

有些老将军带出来的亲信,渐渐的失去了信心,纷纷隐退。几位老将军也并未阻拦,人各有志嘛,不能强求。但是多数人还一直在坚持着,这也让一众老将感动不已。毕竟在他们心中,二公子是一定要找到的。

不管花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