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鬼子的扫荡部队突破了拒马河后,就要进攻临安县县城,但确实是没法跳过“帽盔山!”

110师团长立花奇雄中将认为——拒马河两线都几乎被自己占领了。

而唯有帽盔山还在挺进纵队手里,如此作战,这肯定是不可以的。

它的存在,对皇军是一个威胁。

于是,立花奇雄立刻要求负责在406联队背后的358步兵联队拿下帽盔山。

步兵第358联队联队长藤野大佐接到进攻帽盔山的命令后,立刻挥兵包围了这里。

一个被收买的“村民”被带到了联队部,向藤野汇报道:“蝗军太君好,我是帽盔山的村民王老七.......”

“你说,这山上驻扎有多少挺进纵队?”

王老七刚领了赏钱,有些得意忘形:“太君,这山上可不少呢,估计至少有五六百人。我还半夜见过他们把大家伙事弄到山上去,不过天太晚了,黑咕隆咚的,我什么也没看清,只知道他们弄的很费力。”

藤野举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帽盔山顶光秃秃的,看起来并不像有多少军队在驻扎。

加上已经过了秋天,光秃秃的树木上并没有太多的隐蔽。

而且,山脚下的缓坡不到15°,这样的角度,坦克可以轻松的突破到山脚下。

华军想靠一座山来挡住大鈤本蝗军的进攻,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他狂妄的认为,凭借蝗军的火力优势,定然不会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轻松将挺进纵队的帽盔山荡平。

然而,他显然是没有想到帽盔山拥有的兵力和火力配给。

崔勇带领的正规部队超过了八百人,还有两百多名民兵、

帽盔山上除了有将近八十挺轻重机枪组成的中远直射火力外,还多装备了一百五十支冲锋枪、一百支自产的霰弹枪。

轻炮兵们装备的武器数量足够多。

构成了曲射、直射火力。

居高临下放平的八十八毫米高射炮,可以轻松对付十公里范围内的敌军,构成了最为强大的火力。

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居高临下,同样可以直瞄、曲射六公里范围内所有敌军,构成了中程火力压制。

居高临下的一百五十一毫米重型迫击炮可以压制四公里范围内鬼子集群步兵进攻。

再加上胡二宝手下神枪手四连的一个狙击手排也参战,虽然兵力上不占优势,但从配备的火器数量上来看,整个帽盔山的火力密度已经超过了挺进纵队任何一个普通的作战团,甚至超过了华军的一个师的火力密度。

要知道,17师当年在清丰县阻击鬼子,全师只有不到九十挺轻重机枪,很多还都是一些老旧机枪,哪有m-2、捷克式,更别提炮火方面的差距了。

......

藤野指挥两个小队的鬼子进行了火力试探。

他们呈散兵线发起的攻击。

崔勇看的仔细,他没有贸然命令所有武器一块开火,只喊来狙击手排的排长,要他们进行狙杀,轻机枪手也布置了几个优秀的射手。

山上提前一开火,鬼子的试探小队登时就被干掉了不少人。

但山上的火力并不密集,子弹奇准无比,没等接触到山上,就被撂倒了二十多人。

悻悻而归的鬼子小队撤了下来。“联队长,山上太多支那军的狙击手了!”

藤野气的,他知道,派小股部队想试探出华军火力的计划流产了!

这么多神枪手,必须使用师团配属的最新坦克了。

他马上打电话给师团长。

110师团长立花奇雄中将马上把97式中型坦克派了上来。

这是鬼子在二战时期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了。

当然了,从装甲厚度上来说,它提高了不少,最大装甲厚度达到了25毫米。

这要比八九式中型坦克要好多了,全重15吨,

不多时,三辆97式中型坦克、四辆89式中型坦克组成的”战车群“终于赶到。

藤野自己联队里的四辆小豆丁全被击毁了。

但从实际情况来说,老鬼子藤野很显然是没有想到——挺进纵队还有一件大杀器——“88毫米反一切炮。”

德意志生产的88毫米flak高射炮,炮口放平,来对付鬼子的铁甲车!那简直是筷子穿豆腐。

这一切,藤野毫无所知。

.......

苏武拨通了通往帽盔山的电话,“崔勇,鬼子已经占领了拒马河,现在你们帽盔山成了孤岛了。”

崔勇却格外兴奋:“司令,放心吧,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这里守着,为的就是今天,我们刚才已经打退了鬼子的小规模步兵偷袭,我们只用了狙击手进行反击,我想鬼子很快就会动用装甲车发起攻击,请司令放心,我们和帽盔山在一起!!!!!”

苏武:“现在使用电话通信结束后,转用无线电加密通信,告诉帽盔山留守所有官兵,坚守阵地!”

“是!帽盔山守军誓与阵地共存亡!”

.......

守卫帽盔山的这些战士都是具有勇气、意志力的精悍战士。

山上的防毒、防炮、防火系统四通八达。

按照苏武的计划,帽盔山将会是一个巨大的磁石,吸引着鬼子葬送。

第二天清晨蒙蒙亮的时候,五百多鬼子沿着帽盔山的北面颤悠悠的发起了攻击。

为了防止狙击手的射击,鬼子的炮兵发射了大量的烟雾弹!

110师团配属的野炮联队也对光秃秃的帽盔山发起了猛烈炮击。

饱和式炮击的第一次爆炸响起后,帽盔山上的守军们就都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不过,鬼子的火炮准头是错的,帽盔山上的射口很多还是反斜面设计的,而且反斜面的射击距离不过百米,冲锋枪就可以轻松对付。

几轮炮火过后,至少向帽盔山阵地打下了三百发左右的炮弹。

临安城内,苏武也亲自到了城墙,他在用高倍望远镜仔细观察轰击帽盔山的炮火密度。

他看着一发一发的炮弹划过天空,落在阵地上,甚至劈开了光秃秃的树干,打的起火冒烟。

二旅旅长段方升有些担心的问:“司令,帽盔山的土木能顶住炮火打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