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千古帝王PK群,我让老朱当群主 > 第421章 皇极殿怒斥群臣,查抄百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1章 皇极殿怒斥群臣,查抄百官!

“陛下...不可啊...万万不可啊!”

“噗通!”

“噗通——!”

朝堂之上,瞬间跪倒了一大片。

“陛下,无缘无故,怎可查抄百官家院啊?”

“是啊陛下,这于理不合,于法不合啊。”

“陛下若听信谗言,无缘无故查抄百官家业恐有大祸啊...”

朝廷瞬间乱做一团。

朱元璋冷哼。

“哼!你们慌什么!?”

“朕要做什么事,你们说不可,就不可!?”

朱元璋愤而起身,随之缓缓走下高台。

“你们一个一个打着什么心思,真当咱不知道,啊?”

朱元璋一边扫视众人,一边走入到大臣之中,高举起手中的账本。

“今天要是没有福王弹劾杨嗣昌,朕应该就看不到这个账本吧。”

“这账本上面的名字要不要朕一个一个的给你们好好念一念?”

“大明因何建立,你们这群在朝堂之上,人模人样的—官!都记得么!?”

一把将账本扔在地上,老朱继续骂道。

“三百年前,元朝无道!官场腐败,民不聊生,那时候老百姓是吃不上一顿饱饭哪,结果呢?”

一声大骂,针落可闻。

朱柏拱手,嘴替言道:

“结果,我朝太祖推翻暴元,再现我汉室江山!”

朱元璋掐着腰,冷笑道。

“没错,太祖朱元璋起于微末,深谙民间疾苦,拨乱反正推翻暴元。”

“你们可知道,当时太祖后面是怎么杀那些元朝的贪官的!?”

众人吞咽了一下口水。

为什么没人敢讲话?

就连那帮嘴硬、道理多的各个党派也是无一人言语,大企业不敢喘?

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实力!

人与人,君与臣,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实都差不多。

你穷你弱,人家就是瞧不起你,欺负你、辱你,甚至打你!

当你富你强的时候,就会给你面子,就会巴结你,怕你!

朱元璋骂着骂着,突然变了语气。

苦口婆心道:

“皇朝更替,自有规律,每逢皇朝末期就有贪官横行。”

“可!你们知不知道这贪官污吏的下场是什么,啊?”

众人浑身发抖,更加不敢言语。

朱元璋随手拍了一个跪伏在地,把头埋在衣服里面的大臣,当即就让他险些失禁。

“其实不用朕说,你们都是读过不少书的。”

“贪官污吏的下场是什么样,史书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是…朕今天是真的明白了,总有那么一群人心怀侥幸,觉得自己是那漏网之鱼!”

“在乱世,就该给自己谋求后路,想着哪怕大厦倾覆也不过是换个皇帝,换个皇朝,你们...很多人这么想的吧,呵呵。”

嘶~

“皇上息怒,吾等...”

“吾等...万万不敢!”

\"敢不敢的咱们不说,你们知不知道永明王这是在救你们哪?”

朱元璋像极了满朝文武大臣的老朋友,说话的时候和和气气,好像在畅谈心事。

额...

众人沉默。

救我们?

福王和永明王三言两语,都已经把他们的脑袋递到皇帝裤腰带上了。

还救他们?

“后金皇太极的手,可是都伸到咱们大明京师的安民厂了!”

朱元璋指着殿外天穹。

“一场爆炸让我京师一月不见光明,数万百姓因爆炸而死,数万啊!”

“现如今,百姓热血沸腾,游街请战,外敌如此辱国,咱真想挖出你们的心肝脾肺,看看到底是不是红的,血是不是冷的!”

“陛下息怒啊!”

“息怒个屁!”

“你们知不知道张献忠、李自成为祸一方?”

“如今张献忠虽然投诚,但是不肯交出兵马器械,朕问问你们这算哪门子诏安?”

“永明王说咱们大明风雨飘摇,朕觉得——他说的对!”

“你们一个个的,如果不是永明王今天谏言要抄你们的家,等到咱们大明内外受敌,倾覆之日就是你们举族陪葬之时,就是你们万古留骂之时!”

“福王朱由崧,永明王朱由榔,朕命你二人分率锦衣卫、东厂以及军校学子查抄京师百官家产!”

“臣朱由崧,领命!”

“臣朱由榔,领命!”

...

皇极殿怒骂群臣,

前戏演毕,正戏开场!

朝会之前,

朱柏先是搞定了兵部尚书杨嗣昌,后又做了多番布置,调京师三大营入城。

协同秦良玉白杆军、锦衣卫、东厂进行抄家行动。

当杨嗣昌知晓自己要成为整治百官的棋子的时候,他是一万个不愿意的。

以一身清名,还有仕途,来为皇家铺路?

这哪个人会愿意,忠君爱国也不是这么一个忠法!

但是杨嗣昌没有选择的机会。

他曾主和,打算和北方建奴先和再战。

很明显,与现在的大明主流思想已经背道而驰,他如果不配合,要么遭受罢免,甚至…死!

要么…

就是好好的配合皇帝演戏。

日后,没准还能继续为大明发发光,发发热。

原因无他。

只因他主张的是“攘外必先安内”,先解决内部流寇问题,和北方建奴等先行和谈。

而朱柏的主张则是——万众一心,共抗外敌!

思想要统一,队伍才好带。

在朱柏的想法中,无论是先安内还是先安外都没有错。

对与错,主要看的是最后的结果!

...

“快看,那是什么情况,怎么三大营进城了?”

“不知道啊,三大营突然进城,发生了什么事儿,难道是抓建奴细作?”

“不应该啊,只是抓细作的话,锦衣卫、东厂、禁卫也够了,哪用的着三大营进城啊。”

“我靠,不会是来抓咱们的吧,我就说游街这事儿不靠谱,朝廷肯定要平乱,快跑!!”

“跑你个鬼啊,人家连看咱们都没看。”

“快看,那是福王朱由崧,还有永明王朱由榔,他们这是要干嘛去?”

又是三大营,又是锦衣卫和东厂。

游行的百姓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就在这时,一个锦衣卫朝他们的游行队伍驾马而来。

“吁~”

“陛下圣旨驾到,士子、百姓跪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