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爷 > 第322章 有关瀛州的外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一日上午,瀛州卫指挥使司衙门。

朱常瀛召集有司开会!参会人员,参谋处、情报处、外交司、南洋商会代表。

长长的会议厅里,朱常瀛端坐主位,两侧为各部负责人。对面墙上,挂着中南半岛舆图。

情报处处长汪凌阁手拿指挥棒,作详细解说。

“殿下,各位同僚,由在下为各位介绍中南半岛沿海几国之形式。

中南半岛沿海之国,依次为安南、占婆、真腊、暹罗。

安南国,自称黎朝,国王黎维新实为傀儡,实权握在安平王郑松手中,此人自称郑主,坐镇安南国都升龙城,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控净江以北。

广南王阮潢,年85,号称不败将军,坐镇顺化,表面上仍旧奉黎朝为主,但实则自立,自称阮主,掌控净江以南。

郑阮水火不容,迟早必有大战。

我瀛州在郑氏阮氏各设有商馆,因有着朝贡关系,相处尚算融洽,但又有不同。

与郑氏通商者,唯有我一家,且签订了关税协商协议,目前我方正试图同郑氏签订独家贸易协议。

但阮氏大兴海贸,与多国通商,早几年更与倭国交好,容留倭寇。同时,阮氏还与葡人结交,学会铸炮工艺,实与葡人共同对抗郑氏。

我方欲与之签订关税协议,但阮氏以诸多借口搪塞,且暗中与葡商勾结走私。

占婆国,同安南交恶数百年,领土被渐渐蚕食,被迫向安南称藩属,但阮氏显然欲要灭亡占婆,只是北有郑氏威胁,不敢轻易动手而已。

此国也向我朝入贡,我瀛州建立以来,即刻同我方签订免税协议,请注意,是免税协议,去年我方南洋采购之米粮,有半数从占婆购得,是为盟友。

但占婆国国力衰微,不足以同阮氏对抗,而占婆之西,又有国真腊,也对占婆虎视眈眈。

同时,真腊又同暹罗处于战争。

暹罗同真腊与我朝皆是朝贡关系,但暹罗与我方最为交好,许我大明商贾入境交易,关税亦是低于他国,据估算,我国在暹罗有商民超过2万人。

以上为我情报处所掌握之形势。”

汪凌阁重新落座之后,朱常瀛开口说道。

“诸位可以看到,我大明虽有种种弊端,但百姓生于我大明,比之这些国度不知要强国多少倍了。贪婪,使人无一日不在争无一日不在抢,我瀛州也不能例外。”

顿了顿,朱常瀛面色转为肃然。

“占婆,我灜州一定要救,道理不言自明。但怎么救提什么条件?需要大家议一议。

孤要申明,我方只有陆军两个营,海军六艘战舰可以调动,另有商行三艘武装商船可以配合。而阮氏则可调往几万人规模大军,或许还有葡人暗中相助。”

讨论就此展开,朱常瀛静静的听着。

这样的讨论未必能寻找出一个妥善的方案,但却可以锻炼队伍,要习惯于就事论事,而不是胡扯道德。

会议之后,朱常瀛手书一封交给外交司,转交占婆国王。

措辞相当友好,表示一定会力挺占城,但同时,也表示出大明同阮主并无矛盾冲突,师出无名。

然而实际上外交司已经草拟好了一份盟约。

占婆能否签订这份盟约,将是瀛州是否出兵的关键。

而这份条约,很可能将是日后大明对外关系的范本,朱常瀛非常重视,几经斟酌。

第一,宗藩有名,同盟互助,即一方受到第三方攻击,有出兵保护之责任。

第二,占婆同第三方展开外交关系,不能损害大明之利益。

第三,古笪罗外海之竹岛,将赠予大明,方便驻军以协防占婆。同时,大明军舰有权在占婆各港口停留,占婆国官员需配合采办补给。

第四,明商可在占婆各港口自由贸易,并享有关税减免,同时,享有内河航运权。

第五,大明人在占婆领地内的人身财产需收到保护,如犯法,将交由领事以大明律法处置。

好吧,这是一份标准的不平等条约,但如果跳出后世观念而放在当下,又是极为合理的要求,相比于那些要吃了占婆的饿狼,这份条约已是极为良善了。

而只有这份条约生效,瀛州才有正当理由向阮氏提出交涉。

朱常瀛提前把‘瀛王之宝’的大印盖上,交给一名外交司主事,先一步前往占婆商谈。

当天,朱常瀛发布两道命令。

澎湖陆军抽调一营,海军抽调战舰三艘,三日内集结,五日内扬帆出海,赶赴占婆宾童龙商馆待命。

屏东陆军抽调一营,海军抽调战舰三艘,集结待命。

这一次,朱常瀛准备亲自去往中南半岛走一遭,原来同各国签订的商业协议太过粗糙,需要细化。

转回头,朱常瀛接见了一位老朋友,苏禄贵族,阿耶理。

正是因为这厮,瀛州同苏禄才结为同盟关系。现而今,这位是瀛州名下雇佣军统领,率领一支7百人的南洋丛林部队征战瀛州山林。

术业有专攻,瀛州军确实不适应丛林作战。

原本,这支部队是为济州岛准备的,然而传回来的情报迫使朱常瀛不得不放弃早前的想法。

济州岛的防御很扎实,环岛建有烽火台,有官衙有驻军,显然朝鲜也意识到了这座岛的价值,在岛上驯养战马,只骑兵就有2百人。

这些南洋土兵过去,一个冲锋也就散了。

骑兵可不是闹着玩的,在任何一个国度,都是战略力量。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朱常瀛把这支部队留在瀛州,去征服山中的不臣之辈。

这一次,朱常瀛将把这支雇佣军也带上,以弥补自身兵力之不足。

打发走阿耶理,朱常瀛把曹化淳叫了进来,想到济州,北方又发生了一件很令人不爽的事。

“朝鲜同倭国签订的条约具体内容是什么来着?”

“回殿下,此条约朝方称《己酉条约》,朝方开放釜山,允许倭国设立商馆,倭国每年可有20艘商船前来交易。但这种条款如同儿戏,据传回来的消息,倭国商船显然不止20艘。”

不愧自称小中华,动辄闭关锁国,便开海也开的蠢笨。

他就不明白一个道理,海船每多走一里利润就增加一分,去倭国交易不香么。都是地主老爷的做派,坐在家里等人上门收粮。

“货物呢?朝鲜有什么可同倭国交易的?”

曹化淳一脸便秘的说道,“多转口我大明货物,少量有人参兽皮等物。”

这真是能把人气吐血啊,还有什么好说的,朝鲜国商人利用同大明的宗藩关系,想尽办法从大明获取货物而后售往日本套利。

朱常瀛在桌案上翻找,拿出去年同倭国的交易记录。

有记载的,经北塘、澎湖、琉球前往日本贸易船只,高达167船次!

单单生丝交易,就高达3700担,瓷器漆器家具药材象牙香辛料等等不可尽数。由于国内生丝产量有限,商人甚至从暹罗、安南等国搜罗高品质生丝运往日本。

瀛州关税收入中,有1\/4强都是对日贸易贡献的。

但朱常瀛预计,走私数量仍旧十分庞大,比如朝鲜就有这么多二五仔。

而事实上,朱常瀛同老德川的关系已经好到离谱,甚至被邀请前去江户做客,对于瀛州名下商船,老德川甚至亲自发布一则通告,并委托奄美转交朱常瀛,以示交好。

布告全文:

凡瀛州府商船来我日本 ,虽任何郡县岛屿、商主均可随意交易。如奸谋之徒 ,枉行不义 ,可据商主控诉 ,立处斩刑 ,日本人其各周知勿违。

曾经被朱常瀛吊打的萨摩蕃,也放下身段,向大明商船敞开怀抱,在领地发布通告。

布告全文:

如瀛州商船驶来我藩时 ,到处应予保护 ,迅速开入鹿儿岛或者坊津。其一体周知 ,若背此令及行不义 ,可处罪科。其盟之坚者 ,金石胶漆 ,物莫能间。

想不到吧?

朱常瀛初时也想不明白,又咨询了许多海商,才慢慢回过味来。

小日子的白银太多了,不花出去就会贬值,而各大名又要急于从商业交易中套利,关税虽然很低但国内税则高到离谱。即便这样,奢侈之风却仍旧不能满足,大明物产到港即脱销。

这令朱常瀛既兴奋又无奈,同江户签订的协议只生效了一半,那就是瀛州坚决打击走私,但小日子举起双手欢迎大明商人。

在江户看来,来的明商没有一人是走私犯。相反,瀛州还把自己家的走私犯给办了,很开心。

这个逻辑简直了。

朱常瀛也只能跟着开心,平户、长崎已经有了商馆,正琢磨着要不要向老德川提出在江户建立商馆,估计也会同意的。

但日本不同于南洋,朱常瀛还没有自大到在人家的地盘修堡垒,这样爱花钱的主就不要刺激了,商馆只为正经的商业同外交。

都这样做了,还有人在试图挖大明的墙角。

朱常瀛恨恨道,“这釜山,我们也要插一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