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夏侯弃子 > 第246章 他怎么敢如此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侯信带着人查看了一遍营地,此刻虽然已经不用做活,但是依旧忙碌,忙着准备过冬的柴火,如果柴火不足,那接下来的冬天也不会好过。还要借着黄土建造土房子,至少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不然这寒冬腊月的,也会冻死不少的人。

见到了夏侯信和曹叡到来,这些民夫认出来的纷纷跪倒磕头,嘴里说着“多谢大人。”

但身躯依旧是瑟瑟发抖,昨日的杀戮才刚刚过去,那一幕幕血腥的场面还极为鲜活。

“你们就是这么建房子的?”夏侯信带着众人下马步行,看着已经造好的简易棚屋。

“怎么?回话啊?”边上一直在监管的人厉声呵斥。

“是,是,大人,时间来不及了,就,就只能是这样了。”这人似乎是这里临时选出来的头头,只是面对夏侯信,心中极为的恐惧。

“去军营那边看看,能调集多少的帐篷过来,有了帐篷总比没有好,原先一个帐篷挤十个人,那么现在就让他们挤二十个,甚至三十个,塞满为止。”

“另外,组织人手挖洞,找这些能够挖窑洞的,挖的深一点,大一点,尽可能的多塞一些人进去,这样篝火点起来,可以省下更多的柴火,还有,注意弄个通风的烟道,免得这些人到时候被憋死了。”

“还有,粮食上面,节约着点,这个冬天大家都会很难熬,等到开了春,地里的野菜都长出来了,还可以拿着野菜混合着煮一下。”

是不愿意让他们吃饱么?实在是手中的粮食并不多,只能尽可能的吊着他们的性命。

“另外,严禁他们吃人肉,死了的人,一律掩埋,也不要污染水源,若是等到开春,天气变暖,说不得就会腐烂,水源一旦污染,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倒下。”

夏侯信一件件的交代着事情,让这边负责的人一一记下。

“记住了,现在这个营地里面还有三万两千多人,这个冬天,你要想办法让他们活下去,钱粮就这么多,不够的,你得自己想办法,我允许你死人,如果过了这个冬天,这些人能够活下来三万以上,我就为你们记一功,直接官升三级,活下来两万七以上,官升一级,如果活下来两万五都不到,斩首。其余人等有功,各升一级,做不到,一样全部斩首。”

夏侯信说完了这话,就离开了营地,继续回去筹备其他的事情。

“姑父,这个冬天,他们能够活下两万人就已经不错了,为何还要如此苛刻?”远离了营地,曹叡有些不解。

“如果他想要升官,那么一定会活下来三万人,而且是刚刚好三万多一点。”这中间的事情,夏侯信不想过多解释。

这样的乱世,人命算是什么?这些人家中的仆童和隐户不知道有多少,如果能够凭借这一次的机会直接官升三级,那无异于质的飞跃,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确保这些冥府的整体数量不低于三万。

此刻的邺城,刚刚坐上了魏王的曹操并不在自己的府邸里面,寒冷和炎热往往对身体虚弱的人太不友好了。

“恭贺明公,进位为王。”郭嘉此刻已经气若游丝,两个眼眶已经深深的凹陷下去。

“奉孝啊,孤有的这一切,都离不开你的筹谋之功,若不是你,我还下不了这样的决定。”曹操看着已经不行了的郭嘉。

“明公身后之事,还当仔细思量,我知明公偏爱子建公子才华,子建公子也确实文采风流,但,文采并不代表着他能够承继明公的大业和志向,也不能证明能够制衡如今北方各部的势力。”

这一点,曹操一直都知道,但被郭嘉点名之后就已经无法再回避了,尤其是如今的郭嘉的情况,不由得曹操不重视。

“可子文偏爱武事,对于为政一窍不通,又性格莽撞,可以为将,却不能继承我的衣钵。”

郭嘉自然明白,曹彰就是个武夫,对于人后的那点弯弯绕绕自然是不擅长的。

“说起子桓,论文采,他不如子建,论兵事,他不如子文,实在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曹操已经陷入了当初袁绍的那种情况,自己手下的诸人也在私底下选择了阵营,最明显的就是司马懿和杨修。

“明公何不反过来看?论兵事,他胜过了子建公子,论文事,他胜过了子文子文。何况子桓公子做事兢兢业业,即便不能成为承继大业的开拓之主,可也能做到守成。”

“子建公子仗着自己的文采,傲气太甚,又好酒成性,酒后更是放浪形骸,日后必然会被酒所害。”

“那奉孝你的意思是,让我选择子桓?”

曹操有些不甘心,如果当初曹昂没死,或者挡下那一箭的是自己,眼下就没必要纠结这些事情了。

“立嫡立长,乃是老成谋国之道,大汉之所以到了如今的地步,和少帝登基脱不开关系,年幼之时成为了太后和外戚的傀儡,长大了之后又利用宦官夺回权力,大汉的元气就在这样不断的争权夺利之中被消磨,直到黄巾之乱,直到董卓乱政。”

“孤知道,若不是这些事,孤也没有机会位极人臣。”

“报大人,有最新的情况传来。”郭嘉的门外响起了通报的声音。

“滚,都不知道你家大人已经成了什么样子,居然还敢来打扰,你们就不会自己处置么?”曹操此刻的心情极度不好,若不是碍于郭嘉的面,恐怕已经提着剑出门去砍了这人了。

“进来吧。”郭嘉让曹操不必在意,只是让门外的人进来。

“你把情报给我,我自己看。”郭嘉支起了身体,接过了装着情报的火漆信封。

颤抖的双手打开了情报,然后快速的看完,之后便笑了起来。等到笑的差不多了,又将写着情报的纸张递给了曹操。

“明公,想不到他最后还是入局了。”

“他,他怎么敢?他拿叡儿当什么?那可是子修唯一的儿子!”

“他这是拿叡儿当棋子么?当初子修还救过他的命!”

看完了书信的曹操陷入了暴怒。

“来人,来人,许褚呢?让许褚来见我!”

屋外响起来一阵的骚乱,不多时,就听到了一个沉重的脚步声。

“明公,不必如此,他未尝不是为了叡公子好。”此刻的郭嘉比曹操要清醒,一直以来,他都关注着陇西那边的情报,无论是对抗马超,还是算计陇西豪强,郭嘉都要第一时间掌握,眼下送到的就是夏侯信处置民夫暴乱的全过程。

“奉孝你还要为他说话?当初你不是说过,他所图甚大么?”

“之前我看不懂夏侯信,他也和司马懿一样,始终在尽力的掩藏着什么,他比司马懿好的地方就是一直在为明公的大业努力,可也有着他自己的心思。”

“可是如今明公再仔细看看,他明明可以尽收这三万人的民心,却在最后时刻将这份民望送给了叡公子,可见他是真心的在为叡公子着想和谋算。”

“原本明公对于继承人并无太多的选择,立嫡立长,自然是要立长,不然国政又会陷入外戚和宦官相互之间争斗的局面,这天下也会再次混乱、”

“明公,立嫡,还是立长,明公当好好思量了。若能够得一忠臣辅佐,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就看他愿不愿意做周公了。”

“元让、子孝、子廉他们仍在,何时轮到小儿辈做主了。”

“他们与我等一样,终究会老,会死,那之后呢?若是没有宗室人才接上,明公又要如何颍川氏族和司隶,河北那些人呢?”郭嘉反问了曹操一句。

“哈哈哈,奉孝放心,只要孤还在一天,他们就蹦哒不出什么花样,你还是好好养身体。”对于局面的把控,曹操还是很有自信的。

“可是明公死后呢?”郭嘉拿出了藏在自己枕头底下的东西。

“如果他不入局,那这一切都会随我而去,可是他既然入局了,明公自然就多了一个选择。明公还是看看这份东西再说吧。”

“什么东西?”曹操接过了郭嘉递过来的小包袱,打开之后发现里面是一沓纸,匆匆的看完了之后,曹操整个人都有些摇晃站不住。

“这,都是真的?他怎么敢如此做?”曹操依旧有些不敢相信。

“校事府做事,从来都讲求事实,这件事我原本已经放弃了,但是有人却一直在查,所以我就顺带手,再要了一份记录,我知道明公心中难以相信,若是他不入局,子桓公子确实是承继明公大业的不二人选。”

“想不到,你我都看走眼了。不过你又打算瞒我到什么时候?”曹操还是稳住了心神。

“若是他不入局,这些东西我会安排人销毁,也就免去了明公的苦恼。”

“还望明公为天下计,为大局计,早做安排。”

“孤自然会安排,可是那个人呢?又在哪里?孤,想要亲自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