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修路法子是姜榆想的,各位夫人也是姜榆请来的,大家抢着认领,乐意出资修路扩路,有自己的私心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看在镇北王王府的面子上。

现在姜榆把这重要的事情交给她,这对彭家来说就是现成的功劳。

所以这一礼意义不同。

姜榆看了银珠一眼,银珠会意,过去扶起了彭夫人。

彭夫人接下了修路的任务,其实最后落实还得靠彭大人。

姜榆只提了两个意见,就是修路的账目要透明,修路时最好请附近村子里的汉子来做工,工钱每十日一发。

彼时有人仆妇来报,说燕忱回府了。

姜榆又跟大家寒暄了几句,这才回了主院。

客人由汪氏这个儿媳照应,大家也不会挑理。

各位官眷认领一条路的消息很快传开。

彭大人更是大赞,觉得这种以功代赈的法子妙极了。

连夜给京中写了奏折,他觉得这个法子可以在大安朝全面推广。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三月初。

姜榆看着京城再一次给她送来的奖赏,心里莫名的有一股火气。

她家大暑还是代替她去京城。

她觉得皇家吃相很难看,让人恶心。

一个月前,燕忱和大暑都知道了她预备生完孩子就回京城的决定。

燕忱知道她不意外,回府后自己也坦白了。

而大暑是收到了霍景湛的来信,才明白他娘为何突然就反常了。

大暑郑重的来到主院,把他要代替姜榆去京城的决定说了。

姜榆当然不同意。

别说姜榆了,就是燕忱也强烈反对。

而大暑的一番铿锵沉稳的结论让两个人不得不无奈改变决定。

“父亲,娘,我自拜入蒋先生门下学习了很多,蒋先生的博学儿子能得万分之一已是荣幸,接下来儿子打算去京城最有名的嵩山书院求学,咱大安朝一半的状元榜眼都出自那里,蒋先生也和我说过,在嵩山书院求学的都是些才华斐然的俊才,因此儿子也想去试试,或许能提高儿子的认知,对儿子有帮助。”

夫妻两人对他的这个决定都很意外,因为大暑和蒋先生约好了,等姜榆生完孩子后,他就会去京城找蒋先生会合,两人下一步准备去巴蜀。

这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大暑目光清澈的看向姜榆,“娘,儿子的分量虽然不如您跟肚子里弟弟或妹妹重,但想必也能勉强让皇上短时间内打消对燕家的顾虑,所以儿子一个人进京即可,您安心留在燕州和父亲再一起。”

当时姜榆惊的差点没早产。

姜忱更是自责,他还是要连累姜榆和她最为在乎的孩子们。

是他让姜榆和她的孩子为燕家殚精竭虑了。

那一刻他也恨,燕家几代人马革裹尸也换不来皇室的信任。

大暑见两人脸色都变了急忙宽慰,“父亲,娘,儿子去京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求学,若是如此还能起到别的作用,这也算咱们赚了,儿子虽不懂医,但也知道娘在这岁数生下孩子,身体肯定会有亏损,需得好好养着,还有娘肚子里的小家伙,若是刚满月就长途跋涉的赶路,这么点奶娃娃怎能吃得消......”

大暑走了,从与夫妻两人贪完话的第二日,就背着行囊顶着严寒去了上京。

姜榆最后也没能拦住,她也没再强留,她知道,大暑的心里一直有根刺。

这根刺是当初姜榆决定再嫁时扎上的,不管她是嫁给当年的顾秀才,还是后来的燕忱,在大暑看来,这都是因为他,因为他要科考,必须得有父族宗祠认可。

所以在大暑看来,不管姜榆嫁给谁,婚后所受的一丁点委屈都是因为他。

要拔了大暑心上的这根刺,就不能阻止他进京。

不然这小少年内疚感更甚。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姜榆都会偷偷抹泪,皇权至上的现实让她很无助,很气愤。

这次皇上又派人大老远的送来了赏赐,说是因为她想出的“认领一条路,流芳百世名”的点子极好,各部门大臣讨论后都觉得可以推广,这才又对她赏赐了一番。

而让姜榆更无语的是,京城来人好像并不着急回去复命,而是住在了驿站,时时注意这镇北王府的情况。

气的姜榆在心里骂娘。

姜榆决定出口气,不然闷气生多了对身体不好。

扶着肚子,坐到了小书房的太师椅上,提笔给京中写信。

燕州内部的道路已经开始动工,从燕州通往外界的官道呢?

这个找谁认领去,外部的道路不通,她作坊里生产的东西难道要自产自销吗?

那不是对燕州的经济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白忙活过一场。

本来是想另外想办法的,比如找燕州城的商会集资,或者是再拍卖些御赐之物。

现在她改变了想法。

不是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吗?

这天下是你韩家的,路自然也是你韩家的。

老娘我想方设法的带动燕州经济,还不是为了让燕州的百姓日子好过些,燕州百姓难道不是你大安朝子民?

姜榆一气呵成,把燕州百姓的诉求给写完了,希望皇上能给拨些款项,把燕州通往外界的路也一并修了。

“阿榆,你怎又从榻上下来了,是不是娘说啥都不管用了!”郭氏从外面进来,看到姜榆从床上下来了,不由嗔怪。

“娘,我今日没有不舒服,林大夫说能下榻活动活动,不碍事的。”

马上到预产期,肚子太大顶得慌,他老是觉得胸闷气短,晚上没睡过一个踏实觉,最近这几日下肢也开始浮肿,看着让人心疼。

郭氏收到大暑的信就收拾东西来了燕州,已经在燕州陪了姜榆半个多月了。

“按说怀孕之人多活动活动没坏处,当初我生你弟弟时候上午还下地除草去了呢,到了晚上就生了,可我当时双脚也没肿成你这样啊,这马上就要到日子了,活动不活动的也不差这两日,快去躺着。”

看到姜榆这样,郭氏的心每天都揪着,每日菩萨佛祖的要祈祷好多遍。

“娘,我外婆说的对,您就听她的吧。”青娘端了托盘也从外面进来。

青娘和郭氏一块来的燕州,也一直在陪着姜榆,姜榆让她先回去,她也没依,执意等姜榆生产完再回去。

“你端的啥啊!”姜榆笑着问道。

“我给娘个弟妹煲的汤,您快尝尝。”

姜榆扶着肚子,由郭氏和银朱扶着,刚坐下想去接青娘递过来的瓷碗,突然肚子紧缩,疼的她嘶呼出声来。

敌人底细到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