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教授在家奋笔疾书三天,拿出一份厚达200页的报告。

“向东啊,你帮我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啊,小宁和余洋也都看看。”

刘教授刚把报告交给李向东,就被刘夫人强押着去卧室补觉。

李向东,余洋和宁若若整整看了两天,才看完整篇报告。

李向东对技术不太懂,不过通篇看下来,对刘教授的苦心孤诣钦佩不已。

这份报告会先寄到燕京,由其他几位专家共同签名,然后通过专有的渠道送到上面。

此间事了,李向东带着一行人逃跑似的,直接包船去了岱山岛。

要说他为什么这么着急?

还不是因为刘教授突发奇想,非得让他参加自己的团队做研究啊!

刘教授说了,“向东你虽然学历不够,可是你头脑聪明,先跟着我吧!至于学历嘛,慢慢考,总会考到的。”

这番优待,要是换个普通人,估计得高兴坏了。

可李向东什么人啊!

他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许多事儿,无非是借了重生的光。

要说起做学问,做研究来,他前后两辈子,也不是做这个的苗子。

李向东非常直接的拒绝了刘教授。

奈何刘教授这个人,和做学问一样,很有些韧劲儿。

李向东无奈,只好连夜打包行李,带着宁若若和弟妹们仓惶跑了。

一直等船到了岱山岛,李向东才松了口气。

李平颇为无语,“哥,你可真行!人家刘教授是一番好意,怎么把你吓的跟见了鬼一样啊!”

李向东没好气的说,“我一念书就头疼,你不知道啊!”

李平偷偷把他拉过来,恨铁不成钢的说,“哥,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若若姐马上就是名牌大学生了!你要是还不上进,怎么配得上人家啊!”

李向东不服,“我怎么就配不上她了……”

说着,他就是一顿,上下狐疑的打量一番李平,“什么配得上配不上的!谁和你说我……你个小丫头不说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是不是学校有人追你?!”

李平让她二哥唬了一大跳,“什么追我啊!根本没有的事儿!”

小丫头气的直跺脚。

李向东将信将疑,“没有就好!”

嘴上这么说着,心里却打算等回了惠川县,必要马上去李平所在的学校打探一番。

李平看他哥的样子,傲娇的哼了一声,“你这是被人说到痛处,就往我身上赖!

哥,你对若若姐的心思,谁看不出来啊!

你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李向东张口结舌,好半天才臊眉搭眼的说,“那,那,你若若姐知道不?”

李平背着手,冷哼一声,“不告诉你!”

说着就蹦蹦跶跶的走了。

旁边的宁若若带着李燕几个人等着,不知道他们哥俩儿说什么呢。

见李平过来,笑着问,“你俩说什么呢?”

李平笑的很有深意,“讲了个司马昭的故事!”

宁若若一时之间不明所以,却看李向东一张脸跟红布一样,也磨磨蹭蹭的走了过来。

“脸怎么这么红?”

李向东抬头一看宁若若灿若明星的美眸关切的望向自己,不觉得脸又烫了几分。

李平回头看她二哥一眼,憋着笑说,“哎,可能是天太热了吧!”

黎金银和黎老爷子已经过来码头这边接他们了。

黎金银似乎比上次见更黑了几个度,他把大行李都接过去,笑着引他们往家走。

黎老爷子打量半天,没见到李国庆,还问哪,“那个小伙子怎么没来啊!”

李向东笑着回答,“他现在可不得了,是我们苗木基地兼外贸公司的总经理啦,那么多工作离不得他啊!”

黎老爷子听的一愣一愣的,“总经理……哦……那得是个老大的官吧……行!行!行!好样的!”

说着又看李向东一眼,不过没好意思把心里的疑问提出来。

那什么,上次见的时候,那个小伙子可是什么都听李向东的。

怎么现在反倒是那个小伙子当上了大官,李向东倒不行了?

哎,不过人生的际遇就是这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有些事儿哪里又能说的清呢!

不过看李向东的精气神和穿着打扮,只有比上次更好的,想来也没受什么委屈。

黎老爷子还念着李向东上次给他留钱的恩惠,黎金银也是用那钱添置了一个小渔船。

家里现在的好日子,李向东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黎老爷子心里怀着一份对李向东的疼惜,那对待起李向东来,那份周到,热情就甭提了。

就连李向东自己都说,“您甭围着我转,我这熟门熟路的。您该忙就忙吧!”

黎金银给李向东端了一盘荔枝来,“来,尝尝荔枝。这树我栽了好几年了,今年第一次开花结果。我还说呢,怎么铁树开花了,现在才知道,原来是为你结的果啊!”

黎金银在旁边抱怨,“我爹天天数树上有几颗荔枝,上次不知道让谁给摘了一颗走,我爹非得赖我嘴馋,拿大木棍抽了我个狠的!”

黎老爷子把他轰走,“还说你不馋!那你总围着荔枝干什么?”

李向东被逗笑,直接剥了一颗荔枝递给黎老爷子,“来,您第一个尝尝自己的劳动果实!”

黎老爷子伸出粗糙的双手,接过白嫩嫩,颤巍巍,晶莹剔透的荔枝,一口放进嘴里。

清甜的汁水瞬间充满口腔,“啊,太好吃了!”

剩下的一盘子荔枝,每个人也就分了两颗就没了。

这刚从树上摘下来的荔枝,确实和冷链物流运输后的荔枝不是一个味儿。

这是树熟果,味道格外鲜甜些。

吃着荔枝,李向东的思绪又开始发散。

苏东坡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虽然李向东觉得,苏东坡要是真的一气儿吃三百颗荔枝,那火气指定能爆炸。

但是,包一片荔枝园,似乎,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