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125章 万般罪业,吾一力担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5章 万般罪业,吾一力担之

张鲁被痛揍一顿,连樊城都不敢要了,退缩新野、上庸。

不久后。

曹操大败消息传来。

张鲁贼心再起。

又从汉中调兵运粮。

汉中距新野一千多里,且山道难行,兵粮一时难以运到。

刘璋则踌躇不决。

得知曹操退兵,也准备退兵。

手下文臣武将陈明利害,表示襄阳唾手可得。

得襄阳便能夺荆州。

刘璋被说动,再次增兵前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兵和粮想运到耗时良久。

在双方忙着备战时。

江夏郡,夏口。

水寨港口人山人海。

诸葛亮手执黑羽扇,翘首凝望远方水天一线。

身后,魏延、糜竺等江夏文武分列两侧。

再往后是海量平民百姓。

所有人静默无言,面带期盼之色。

场面安静和谐。

少顷。

视线中出现一道帆影。

紧接着,帆影绰绰,无数蒙冲、走舸映入眼帘。

为首的是一艘斗舰。

斗舰顺流而来,缓缓停靠在港口。

“玄德公回来了!”

“欢迎秦先生凯旋!”

“……”

港口立时沸腾。

百姓欢呼雀跃,高举双手呼喊。

船首,秦操、刘备并肩而立。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刘备手按剑柄难掩喜色。

此乃民心所向!

“玄德公,请。”

秦操落后半步,示意刘备先行。

“不可。”

刘备不假思索拒绝,拉着秦操的胳膊就走,“军师与备同行。”

两人并肩下船。

“参见主公。”

“拜见军师。”

在诸葛亮带领下,江夏文武躬身行礼。

刘备扶起诸葛亮,“有劳孔明回江夏坐镇,辛苦。”

在刘备带人放火,漫山遍野寻找秦操踪迹时,诸葛亮默默回江夏,以防张鲁突然偷袭。

“非也,”诸葛亮轻轻摇头,“此战子御全功,亮谈何辛苦。”

说着望向秦操。

两人无声对视良久。

心中万千语言,都付一笑中。

一切尽在不言中。

诸葛亮羽扇一指百姓,“江夏百姓听闻主公、子御凯旋,扶老携幼不辞劳苦赶来相迎。”

百姓欢呼声愈发热烈。

一些人挤出队伍。

或是手捧盛着米饭的陶碗,或是举起装着清水的水壶。

看到这一幕,刘备眼眶微微一红。

《孟子·梁惠王上》所言,“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大抵就是如此。

秦操轻推刘备,说道:“玄德公,别让百姓久等。”

“对,对。”

刘备连忙迎上去。

将士们陆续下船,列队从百姓中走过。

百姓箪食壶浆,喜迎将士。

秦操、诸葛亮站在一旁,不忍打扰这份和谐美好。

诸葛亮轻摇羽扇,赞叹道:

“此谓之民心所向,能有今日之气象,子御功不可没。”

秦操挑眉,“何出此言?”

“子御是当局者迷,”诸葛亮呵呵一笑,“这段日子,开垦兵团夜以继日开荒、耕田、播种。

多余田地分百姓。

所剩粮种借给百姓。

百姓有良田,有粮种,来年便能种出粮食,足以活命。

活命之恩不重乎?”

真相就是如此简单。

这个时代,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世家手中。

开垦兵团“开垦”二字,即开辟荒地为可耕种土地之意。

开垦兵团人数有限。

开垦的地太多,避免重新荒废,分给百姓种合情合理。

百姓虽没有曲辕犁,却有更多的土地,亩产不足,总数来凑。

如此,总能养家糊口。

久而久之,百姓更愿种开垦兵团分的地,不愿种世家的地。

此消彼长。

世家很难用粮食制衡刘备。

所以诸葛亮当初才说,秦操在动“某些人”根基。

“某些人”便是世家。

“唉~”

秦操叹了口气,“可惜,粮食还做不到自给自足,必须尽早借到《泛胜之》十八篇。”

对这份农学经典,他一直念念不忘。

诸葛亮好奇,“此为何书?”

秦操没有隐瞒,将与罗范的谈话娓娓道来。

然后……多了个人叹息。

“唉~”

诸葛亮叹息,“可惜,三将军未能入南昌城。”

不远处,孙尚香隐约听到两人的交流,远山眉微微蹙起。

“阿嚏——”

突然响起清亮喷嚏声。

“哪个混蛋骂我。”

张飞骂骂咧咧路过。

秦操、诸葛亮相视一笑。

笑罢,诸葛亮眉间浮现忧色,语气低沉:“自先秦起,直至今日,世家根深蒂固,子御此举恐怕……”

言尽于此,相信以子御之能,定能明白惨痛后果。

毕竟天下乃世家之天下。

天子亦是世家一员。

天下诸侯,除了自家主公,也都是世家之子。

所有上至天子,下至诸侯,最多削弱世家,绝不会与世家对立。

哪有人与“自己”作对的?

秦操面色平静,淡淡道:

“我并未断其根,无非让他们让出些许利益。

给百姓留条活路。

若他们真的吝啬至此,唯有一剑斩之,杀出个朗朗乾坤。”

“铮”的一声,青釭剑出鞘寸许。

阳光下闪着青芒。

闻言,诸葛亮有些恼火,“子御三番两次不顾性命,可曾想过关心汝之人?汝真想粉骨碎身嘛!”

此次,诸葛亮动了真火。

没控制住情绪,几乎是吼出来。

吼声引来众人注视。

“呵~”

一声轻笑回应诸葛亮。

秦操扶剑望着人群,似是呢喃:

“南昌一战,吾烧死近二十万曹军,或许心怀仁慈者会说,此举有伤天和,吾必折损阳寿。

吾一笑了之。

动某些人的蝇头小利,孔明说吾必粉身碎骨?

粉骨碎身又如何!”

呢喃声越来越清晰。

秦操目光如锐利如剑,一字一句道:

“拦在吾面前者,吾必一剑斩之。

纵使粉身碎骨,万般罪业加诸吾身,又何惧哉?

吾一力担之!”

声音虽不大,落在诸葛亮耳中,如洪钟大吕,震得心神动荡。

“子御,你……”

诸葛亮脸色时红时白。

握着羽扇的手发抖不止,爬满血丝的眼睛瞪着秦操。

“从未见过如此性倔之人!”

咬牙挤出一句话,诸葛亮摇头恼状不已,“罢了,亮识人不淑,上了子御贼船,悔之晚矣啊。”

末了,又是叹息。

带着一脸“懊恼”表情,诸葛亮转身离去。

岸边只剩秦操一人。

少年一袭白衣猎猎,微风拂起额前龙须发,模糊了视线。

少女擦身而过。

“虽不知先生敌人是谁,但我欠先生一条命,先生想要的东西,我会帮你弄来,有缘再相逢。”

一阵香风拂过。

似风在轻吟。

少女乘一叶扁舟,顺流而去。

女卫随行护送。

少年驻足江边,目送扁舟渐行渐远。

“小秦先生,开宴会啦!”

“来了。”

听到声音,少年嘴角微微上扬,向水寨方向走去。

“秦先生来了!”

一双双炙热的目光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