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蜀汉军师,长坂坡七进七出 > 第235章 封赏群臣,好为人师蒯异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封赏群臣,好为人师蒯异度

“你想做阿斗老师?”

又是一声询问。

蒯越抚须强作镇定解释:

“老夫微末之才,岂敢做少主之师,只是看少主喜好书卷,一时情难自禁,想将所学悉数传授。

远离官场喧嚣,方能精心教学,老夫正好无官无职,做个教书先生倒也合适。”

满座宾客哗然。

抛开品行不谈,以蒯越的才学,足够称一声“儒学大家”。

受“独尊儒术”影响。

大汉世家以及寒门子弟,皆以能成为大儒弟子为荣。

荆州有大儒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前者隐居下落不明,后者被曹操招揽到北方,生死犹未可知。

只要此二人不出,蒯越真就是最适合当阿斗老师的人选。

为此,蒯越自绝于官场。

展露出的决心与诚意,刘备为人主、为人父,都不好直接拒绝。

诸葛亮摇扇笑而不语。

目光接触到徐庶。

二人隔空对视良久,心有灵犀般望向一袭黑袍的身影。

“铮”的一声剑吟。

一道青芒掠过蒯越耳畔。

青釭剑正中竹简。

竹简顷刻一分为二。

阿斗小手一抖,小眼睛盯着青釭剑眨了眨,莫名感到亲切。

于是爬了起来。

双手抱住青釭剑剑柄。

秦操漫步走来,淡淡道:“男儿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阿斗是玄德公之子,应当提剑驭书卷。”

担心剑刃伤到阿斗,秦操收剑归鞘,连剑带鞘让阿斗抱着。

奈何剑太重。

阿斗被压得起不来。

急得四肢扑腾。

三叔张飞不厚道大笑,“大侄儿还没剑高,可别压坏他。”

其他人却是笑不出来。

说者有心,听者更有心。

剑乃百兵之君,象征着王权;书卷更好理解,唯有世家能掌控书籍。

一剑刺穿竹简。

以王权驾驭世家,对世家而言,总归不是什么好事。

场面瞬间冷清下来。

“主公。”

诸葛亮察言观色,持扇拱手道贺:“阿斗抓到青釭剑,继承主公剑开太平之志,恭喜主公。”

“贺喜主公。”

徐庶紧随其后道贺。

刘备心领神会,面上透露出欣喜之色,“孔明言之有理,阿斗能学到军师三分才能,备死亦能瞑目也。”

说到这,仿佛才想起来。

欣喜转变成惭愧,“备早已请军师为阿斗之师,未能提前言明,有负异度的心意,备自罚三杯谢罪。”

荆襄群臣心思各异。

惊叹有之,艳羡有之,幸灾乐祸亦有之。

前者对秦操,后者对蒯越。

蒯越脸上云淡风轻,浅酌一杯尽显风度。

心中却冷笑连连。

一个不满十七的小儿,也能做老师了?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可惜时机不合适。

否则必喷得他狗血淋头。

……

少顷。

刘备三杯酒罢。

大手一挥宣布:“今荆州平定,诸位功不可没,值此喜庆时分,当论功行赏。”

群臣振奋精神。

一听马上就有封赏,谁还关心蒯越那点破事。

诸葛亮捧着木盘上前。

拿起最上面一卷竹简,平静念出第一道封赏:“草拟关羽为荡寇将军,领江夏太守,赏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三百万,锦千匹。”

草拟即非正式文书。

还需刘备首肯。

“准!”刘备欣然应允。

“谢大哥赏赐。”关羽闻声出列,宠辱不惊抱拳谢恩。

张飞道贺,“恭喜二哥。”

“祝贺兄长。”这是赵云。

“关云长美名天下闻,有此殊荣实至名归,某甘兴霸服。”

这是甘宁。

而后群臣陆续敬酒。

关羽来者不拒,一句“换大盏”将宴会推向新的高潮。

“关将军,老夫敬你……”

“汝是何人?”

关羽丹凤眼微眯,斜眼打量蒯越,轻蔑之意溢于言表。

“哈~哈~”

蒯越讪笑两声。

好在诸葛亮“解围”。

“拟定张飞为征虏将军,暂领零陵太守;甘宁为平虏将军,总督夏口水师。赏金三百斤,银千斤……”

赏赐于关羽等同。

意味着三人功劳并列。

“准。”刘备点头。

张飞豹眼一瞪,“某张翼德英雄人物,岂能与锦帆儿并列?”

“呸~”

甘宁鼻孔朝天,冷笑,“小爷纵横长江无敌手,与你并列有辱小爷名声。”

“砰~”

只听一声闷响。

两人额头顶额头。

互相瞪着对方,炙热的鼻息喷在对方脸上。

看到这一幕,诸葛亮轻笑,“军中封赏出自子御之手,二位对赏赐有不满之处,可与子御当面对质。”

“二位有意见?”秦操正拿着小刀割鹿肉,听到动静抬眉扫来。

张飞大眼珠子一转。

立马搂住甘宁肩膀,“小秦先生公平公正,某没有意见。”

“是啊,是啊。”甘宁反搂住张飞肩膀,笑容似菊花绽放。

两人勾肩搭背走下去。

你一句“翼德兄”,我一句“兴霸贤弟”,比亲兄弟还亲热。

封赏继续。

“拟定赵云为安远将军,领桂阳都尉一职,总管桂阳兵马,赏金两百斤,银千斤,钱两百万。”

“准。”

“谢主公赏赐。”

赵云沉声谢恩。

至此,第一等军功封赏结束。

合上手中竹简,诸葛亮拿起一卷,宣读第二等军功。

“拟定魏延为建威将军,于禁为建武将军,黄忠为扬威将军,文聘为扬武将军,赏金一百,银……”

这四个人都不在,无需当场谢恩,封赏将直接送到手中。

然后是第三等军功。

关平、寇封等人皆有封赏。

刘备化身无情点头机器,全程只回一个字——“准”!

一刻钟后。

军功封赏结束。

在场将领群情激奋。

推杯换盏,笑声如雷震,全然不顾文臣还没封赏。

“咳咳~”

诸葛亮清清嗓子,展开新的一卷,“拟定蒯祺为别驾从事。”

蒯祺闻言微微一怔。

惊喜来得太突然,蒯氏失而复得别驾从事一职。

“还不谢恩?”

蒯越小声提醒。

在家族利益面前,自己受得那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蒯祺急忙拱手谢恩:“臣蒯祺谢主公赏赐,定不负主公所托。”

刘备微微一笑,“有先生在旁相助,备可高枕无忧矣。”

“主公谬赞。”蒯祺谦虚回应。

一番寒暄后。

诸葛亮继续宣读封赏。

“拟定糜竺为治中从事,入左将军府为长史,可参政议事。”

闻言,刘备眼睛微微一眯。

随即吐出一字:“准。”

治中从事主管文书,长史主管将军府内务,内外都是糜竺管。

可以说位高权重。

糜竺叹了口气。

心知是那声“少主”的补偿。

今日的周岁宴,从举起阿斗,到封赏群臣,一环扣一环。

先让他们兄弟二人表态。

而今糜夫人尚在,又不能让兄弟二人太难看,于是给出封赏补偿。

望着台阶上黑袍少年,以及捧着竹简笑吟吟的诸葛亮。

糜竺心服口服,“臣谢主公恩赐。”

“子仲不必多礼,请坐。”刘备笑着邀请糜竺落座。

接下来都是小官职。

诸葛亮一口气宣读完。

宾客几乎都有封赏,一时兴致高昂,加入推杯换盏的行列。

唯有一人形单影只。

一个人自斟自饮。

见此,秦操双眸微眯,随手将刀插在肉上,擦了擦手道:

“在下向玄德公求一人。”

刘备大方摆手,“军师但说无妨,备自无不允。”

“新野将办新学,缺一位好为人师的大儒坐镇。”秦操轻声说道。

喧闹声戛然而止。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蒯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