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 > 第42章 皇帝:就不能让我轻松点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章 皇帝:就不能让我轻松点吗?

在确立了各个头领的职位后。

岳鸣轩又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声称一月内,必然又有人来犯梁山。

众头领对此非常不解。

毕竟之前青州府一役,梁山是真正打出了大的声望。

要论人马和头领强度,也是这齐鲁之路中的翘楚。

哪个不长眼的敢来找麻烦啊?

此刻,岳鸣轩看着这群莽夫和泥腿子是真的感到心累。

“这分钟要是有个军师之类的人物在,该有多好。”

想到这,他捏了捏鼻梁后,解释道。

“这次我们大青州府虽然是有了名望,但是朝廷必然不可能咽下这口气。”

“统兵来攻,是迟早的事情,不如早做准备。”

“而这次,来的人马就不止是万人了。”

听到这话,秦明的脸连着耳根子都红了起来。

似乎想起了什么尴尬的事情。

出身渔民的阮小五倒是耿直,他拍了拍秦明的肩膀笑道。

“秦大哥不必如此!之前是之前,现在是现在嘛!”

最调皮的阮小七说起了玩笑:“秦大哥莫怕!回头小七教你游水便是!”

听到这话,岳鸣轩也笑了起来,众头领亦是如此。

但秦明和黄信并没有生气,因为他们完全体会得到,大家的神态和笑声中完全没有奚落他们师徒的意思。

相反,甚至有一种“不打不相识”和“相见恨晚”的意味。

这种特殊的羁绊感,让众人感觉,仿佛他们上一世就是兄弟。

也就是在这阵阵的爽朗笑声中,秦明和黄信的这份尴尬也从此彻底消失。

见氛围如此,岳鸣轩也就不再担心,接着继续说正事。

“朝廷好歹是朝廷。要是我们打了几个村庄的话,他们还可以无所谓。”

“但是像青州府这样的大城被攻下,他们可就没法再坐得住了。必须要处理这件事,不然皇帝老儿的面子往哪放啊?”

其实这个道理不难理解。

青州府作为北方较为繁荣的城池,好歹也是朝廷的脸面。

加上这次死的还是皇帝的小舅子。

如今被一伙绿林攻入,朝廷难免遭到天下人诟病。

为了稳定人心也好,为了找回场子也罢。

接下来对梁山用兵,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是政治问题,是绝对不可以姑息的。

“大当家说的是,我竟然没有反应过来。”林冲顿时脸一红,觉得自己之前的京城武官真是白当了,连这一层都没有想到。

秦明和花荣还有黄信也说道。

“大哥言之有理,是我等思索欠缺。”

“来就来!我上次还没有杀够那些狗官了!狼牙棒都痒痒了!”

“大哥放心!我即刻点齐快马下山,到济州等地打探官府动向!”

三人不愧是官军出身,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众人散去,连忙开始了自己的忙碌。

接下来的半月内,梁山的陆地和水面上每日都是操练声震天。

黄信和朱贵也带着手下出动打探虚实。

宋万和杜迁不断加固工事。

本事最低微的白日鼠·百胜则整天泡在自己的药局里,希望配置出更厉害的蒙汗药,以备不时之需。

.....

一切也正如岳鸣轩所料。

多日后的汴梁朝堂上,不少大臣都在交头接耳的讨论岳鸣轩大闹青州府的事情。

而坐在龙椅上的皇帝赵佶却显得有些精神不济,时常打盹。

因为近日童贯和高俅分别给他搞来一些稀罕的字帖和美人。

多日沉迷书画美色的皇帝,也早就将梁山之前截获他花石纲的事情忘到了九霄云外。

但最近也不知道是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把这份军报漏到了皇帝的龙案上。

此刻,皇帝赵佶手中拿着这份奏折,一脸的不悦。

随后对着殿下这些大臣,故作严肃的说道。

“青州府是怎么回事?居然让一群土匪给收拾了,王道何在啊?”

其实他生气的原因并不是青州府被闹的事情。

而是在他看来,梁山不过就是一伙绿林匪盗罢了。

这种事情居然都要报给他来做决断,朝堂上这些乌纱帽难道都是吃干饭的不成?

这不是耽误自己玩乐和字画创作吗?

所以,他这话里话外都是在责怪宰相蔡京没把事情管好。

这老头也明白是自己大意了,畏畏缩缩走出来跪下,一举象牙玉牌说道。

“是臣失职!还望陛下降罪!”

作为自己第一宠臣,皇帝也不好罚他什么,毕竟朝里朝外很多事情还要靠他办。

于是皇帝偷偷打了个哈欠后,对蔡京说道。

“好了,山间小匪而已,你也不必过于自责。”

“只是此事有关朝廷脸面,还要速速处理才是。”

听到皇帝没计较,蔡京继续说道:“启禀陛下,此事臣也是刚刚得知。”

“青州府乃是重镇,出了此事,有损朝廷威严和民心。”

“所以,臣认为,梁山贼寇是必定要除掉的!只得派军队征剿!”

高俅本来就恨那伙人,尤其是那个阉了他干儿子的岳鸣轩。

所以立即站出来附和道:“臣附议!愿陛下早降旨意,剿除山贼,以定民心!”

“嗯....”皇帝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那就派出些像样之军,务必一击制敌,好给天下做个表率。”

“只是,此人由谁负责啊?”

就在这时,蔡京突然说道:“陛下!臣推荐高太尉总览此事,他毕竟是武官,而且与梁山有苛子之仇,再合适不过了。”

这话倒也合适,毕竟“太尉”确实属于武职。

但高俅听到蔡京的话后,心中却非常恼火:“这个老狐狸,啥事都往我身上推是吧?我是太尉又如何,又不会打仗!我去不是肉包子打狗吗?”

气归气,但是这些不满没有出现在脸上。

他也有自己应对的方法,于是说道。

“臣!愿意为陛下分忧!择日就选择一良帅,带来大军出征,征剿梁山!”

皇帝衣一拂袖,似乎很满意高俅的态度,反正不要打扰他玩乐就行,于是微微点头道:“嗯...那此事就如此办,去兵部征调军队,一万禁军应当绰绰有余了。”

宋代的禁军其实就是职业军人,倒也不是啥多厉害的存在,大宋各州府都有。

也正因为如此,高俅有些麻爪了。

才允一万人?

之前慕容彦达不正是一万人被打得丢盔弃甲吗?

这人数怕是不够吧?

如何是好啊?

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花石纲又运到了,皇帝似乎非常不耐烦,急着回宫。

所以不等高俅提出想法,他就授意太监散朝了。

回到家中后,高俅是坐立不安。

连忙招来左右亲信问计。

“现在陛下要我拿下梁山,可是只允了一万人,我要如何自处啊?”

高俅本就出生市井一无赖,对军事一窍不通,此刻他虽然表面官威十足,但心中已然是有些烦躁。

这时,他手下的一个武官上前拱手道:“禀太尉!兵战之事,讲究择帅,依属下看,只要选一好的将领,此事就不难!”

“你话说的好听!上次抽掉边军去青州府,不照样是肉包子打狗吗?这汴梁附近还有几人能领军啊?看来,还是要想办法讨更多兵马才稳健!”

这话倒也不假,都说北宋缺将,南宋缺相。

而到了了宋徽宗这一朝,是文武都缺。

汴梁附近能拿出手的将领更少,担任重要武职的,基本都是当朝王侯重臣的子女。

别说打仗了,会不会骑马都是个疑问。

稍微能干点的,几乎在边疆防御。

上次抽调秦明一事已经是犯了忌讳。

要是连续在边疆上动手脚,回头也不好跟皇帝交待。

可那岳鸣轩几次作乱,又甚是骁勇。

敌人如此统兵有方,怕是这些人都不能敌。

一时间,高俅也头疼起来。

但是手下敢这么说,自然是有人选。

于是他马上建议,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人选。

“太尉勿忧!现在边境虽然不好抽调,可是眼下真就有一人可用!”

“噢?”高俅有些疑惑的问道:“何人啊?我竟不知?”

武官抱拳道:“此人正是之前登门赔罪向太尉之人!”

“他乃是三代将门,杨令公之后,能力定然不在这岳鸣轩之下!”

“青面兽,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