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王道天下 > 第118章 蔡邕入幽 书院选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段时间赵风也让田丰在占蝉县海边建造了两个船坞,现在寻找的船工也快要到了,赵风还想着早点造出大船后好东渡倭奴岛呢。

赵风在闲来无事之时也会前去拜访几女,主动对几女的拜访赵风抱着的目的自然不纯,与几女的关系随着赵风的拜访自然亲近不少,只是双方一直都是发之于情止乎于理,就等一个契机挑破那层窗户纸而已。

张飞率领的七杀营已经穿过了辽东进入乐浪郡,赵风直接就让张飞带着三千七杀营沿着海边各县城转悠了一圈,然后再直接到提奚城与戏志才跟太史慈汇合。

一来赵风也想彰显一下武力,再威慑一下各县的大小家族,二来赵风也想将提奚城的问题给彻底解决了,现在就是提奚城还在负隅顽抗,至于乐都城的态度倒是模拟两可,赵风打算等张飞将提奚城收服之后,就让他暂时驻扎在提奚城,然后再等时机南下。

此时赵风正在太守府观看荀彧送来的一些竹简,这些全都是朝鲜城大小家族释放奴隶与交接田地的记录,一番查看下来,赵风对于上面记录的东西很是满意,各大家族也都很给面子的将奴隶全部释放,土地也多多少少的都交出一些。

虽然他们也都是慑于赵风现在的兵锋强盛才做出的选择,但是赵风还是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现在赵风的白酒已经酿造出来了,只是产量还跟不上,赵风打算等到后续白酒产量上来之后,将白酒生意的份额让出一些给各大家族去分销。

后续等到精盐出来后,赵风也会优先选择他们作为合作的对象,这样一来也可以缓和一下双方紧张的关系。

就在赵风翻看竹简的时候,下人前来禀报贾诩求见,贾诩得到允许后走了进来,贾诩进来后朝赵风汇报道:

“主公、锦衣卫传来消息,蔡邕已经进入乐浪郡,再有几日时间就能赶到朝鲜城了。”

“哦、这么快就要到了吗!那其他人呢,都到哪里了啊?”

“那将近一百个船工也都进入了辽东郡,同时后续的工匠也都进入了幽州境内。”

得到贾诩的回答后,赵风突然想起了当初锦衣卫特意提到的一人,于是开口问道:

“那个墨家传人马钧呢,现在到哪里了啊?”

“主公、此人刚刚赶到渔阳郡。”

“嗯,吩咐锦衣卫要注意他们路上的安全,可不能出现什么意外。”

“是,主公”

这时赵风想起既然蔡邕都要赶到了,那这学院的事也该要提上日程了,想到这里赵风让人将荀彧找来,准备与荀彧商议一下学院的事。

不多时荀彧就在传话之人的带领下来到太守府,赵风见荀彧赶来,出声朝荀彧说道:

“文若耕地开垦情况如何?”

“主公,荒地的开垦都已经进入了正轨。”

“那就好,文若尽管放开手脚去办就是,如果有什么阻碍文若可自行决断。”

赵风这话基本上就是放权给荀彧了,他也知道大权独揽会让麾下失去自己的活力,但是有些人太过放权却是会让他失去自我,所以赵风也不是每个人都会放权的,接着赵风对荀彧说道:

“我特意将文若寻来还有一事想与文若商议,我苦于我们这里的人才不足,所以我准备效仿颍川书院一样建造一个书院,文若觉得此事如何?”

赵风的话让荀彧很是震惊,要知道这书院可不是说建造就建造的,一来书院需要有名师才能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二来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书籍,如果没有书籍又拿什么来传道授业解惑呢!于是荀彧也将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

“主公,这书院的建造房屋倒是好说,至于名师听说主公已经将蔡邕邀请来乐浪,如果将他留下倒也是可以,只是这最为重要的书籍就不是那么好解决了!一来竹简昂贵,二来各大世家的书籍也不愿轻易外泄,不知主公准备作何打算?”

对于荀彧的质疑,赵风却是神秘一笑说道:

“呵呵、文若等过些时候自然就能知道。”

对于书籍的事赵风准备先卖个关子,一来现在纸张还未造出来,赵风说什么都像是在说大话,二来赵风也想到时给他们一个惊喜。

对于赵风保持神秘,荀彧也是无奈,接着又朝赵风询问道:

“那主公准备从何处招收学子?”

对于首批学子,赵风心中早有计较,开口对荀彧说道:

“到时我将会公开招收,想来有着蔡邕的招牌在,招收弟子应该不难。”

对于赵风的打算,荀彧却是忧心忡忡,这简直就是准备不论出身大肆的招收弟子啊,如果真是这样,最后怕是会人满为患了。

“如果这样、书院最后怕是会人满为患了。”

“哈哈、无妨,我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我的目标就是让天下万民都可以上学。”

虽然赵风的想法很好,但是在荀彧看来却是有点异想天开了,别的不说,就单单书籍的问题就无法解决,如果没有书籍,那何谈让天下万民入学,于是荀彧对赵风说出自己的想法:

“主公的想法虽好,只是想要达到目的却是过于困难了些!”

荀彧虽然觉得不可能,但是也没有说的那么直白,赵风从荀彧的话中也听出了荀彧的质疑,只是赵风暂时没有解释什么,反而对荀彧说道:

“那些一时半会肯定是难以实现,我们就以乐浪郡为起点开始努力吧。”

“文若觉得我们的书院建在哪里合适呢?”

“这……”

对于这事荀彧也是细细思考起来,虽然觉得赵风有些想当然了,但是这是好事,荀彧自然不会出言反对。

只是既然是建造书院,那建在城里就不太合适,主要是没有那么大的地方,那就只有建在城外了,只是建在城外哪里合适呢。

一时间大堂里的三人都是沉默下来,赵风与贾诩对这周围都不是太了解,倒是荀彧最近因为组织百姓开垦荒地的缘故,对朝鲜城周围倒是比较了解,三人沉思了片刻后还是荀彧率先开口说道:

“主公、属下觉得北门三里外的州平山上还不错,州平山地势也不高,周围也清净,书院建在哪里学子们也能静下心来求学。”

对于荀彧说的州平山,赵风脑中还是有些印象,稍微在脑海中思量了一下州平山,赵风觉得书院建在州平山上也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