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之王道天下 > 第257章 筹备烈士陵园 清君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57章 筹备烈士陵园 清君侧

曹操跟孙坚能够回来吊唁袁逢,这让袁绍跟袁术兄弟二人十分的感动。

曹操跟孙坚二人一直在袁府待了一个多时辰,然后才一同离开。

而赵风一行人在回到蓟县之后,赵风将在蓟县的众人全部都召集了起来,等到人来齐之后,赵风看着下方众人说道:

“现在战事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此战我们的伤亡极大。”

卢植在听到赵风这话之后,脸上就是一阵汗颜,毕竟他们这次不算上并州伤亡的兵马,也就只伤亡了几千人。

反观鲜卑那边,来时的十万兵马,最后回去的也就堪堪两万残兵败将,其他的全部被留在了那里。

双方这样的伤亡比,赵风还说伤亡极大,这让卢植都有一点羞于见人。

赵风没管卢植的汗颜,又继续说道:

“我们为了驱逐幽州周边的异族,前前后后战死了大量的士兵,虽然我们的死亡抚恤都发了下去,但是战死将士的英灵还未得到安放。”

“所以我准备在幽州规划一片土地,专门用来安葬我们战死的将士英灵,用来供后人进行祭拜跟瞻仰。”

“虽然他们已经战死,但是他们奉献的精神还在,后人决不能将他们给忘记,毕竟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安定祥和。”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能够更好的凝聚我们的军心,让我们的士兵知道是为什么而战,所以我将它命名为烈士陵园。”

在座的都是心思灵敏之辈,赵风说完之后,他们就已经了解了这样做的利弊,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幽州现在的大小事务都是荀彧在处理,赵风说完之后,他沉思了片刻就朝赵风问道:

“主公、那你准备将烈士陵园选择建立在哪里?”

这个赵风之前就有考虑,他觉得还是将这烈士陵园放在蓟县好一些,毕竟这里算是幽州的政治中心。

将烈士陵园放在这里,意义更重要一些,赵风当即就说道:

“我准备将这烈士陵园就放在蓟县,你们看看将它放在蓟县哪里合适,最好离城池别太远,这样也方便百姓前去祭拜。”

赵风在将基调定下来之后,众人也是开始想蓟县周边哪里合适。

众人沉思片刻之后,坐在赵风旁边的卢植出声说道:

“子虎此举倒是能够极大的凝聚军心,我看不妨就将它放在城东十里的安阳山上。”

赵风听到卢植说的地方后,稍微想了一下就觉得哪里不太合适,当即就直言不讳的说道:

“安阳山的山势太过陡峭,不太适宜放置战死将士的英灵,这烈士陵园的选址,山势不宜太高或是太过陡峭。”

听到赵风这么说,众人继续开始沉思起来,看看周围到底还有哪里合适。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之际,荀彧适时的出声说道:

“主公、这样来看城西五里外的玉泉山倒是极为合适,主要是玉泉山山势平缓,而且山体也极大,足够安置战死将士的英灵。”

听到荀彧说的地方之后,赵风在脑海中回想了一下这个玉泉山,最后点点头表示认可。

这玉泉山正像荀彧说的那样,山势平缓而且山体极大,作为烈士陵园的选址倒是极为合适。

赵风既然已经认可,也不准备再继续浪费众人的脑细胞,当即就直接拍板说道:

“我看这玉泉山就极好,那我们就将这烈士陵园选择建立在这里,此事我就全权交给文若来负责,你安排人先清理出一片区域来。”

“诺”

随后赵风又说了洛阳跟南匈奴发生的事,最后经过众人商议之后,一致决定暂时先观望一下。

幽州能有现在的这番安定祥和,众人可都是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所以都不想这份安宁被随意打破。

随后荀彧就开始安排人清理玉泉山,赵风在实地勘测之后,示意荀彧找人在一个极为显眼的地方立一块烈士陵园的丰碑。

幽州因为烈士陵园的事忙得热火朝天,洛阳却因为袁逢的死变得风声鹤唳。

自从刘宏身死之后,袁家拥立新皇刘放登基,原本就抱着不纯的目的。

因为刘放年幼,所以袁逢跟袁隗兄弟二人就开始摄政,他们开始摄政之后,就极力的为世家大族谋划利益,但是朝中的大臣也不全是跟他们沆瀣一气,还是有着清流名士。

他们自然看不惯袁家兄弟的所作所为,之前只是因为袁家势大,他们不敢有什么动作。

现在袁逢突然病逝,袁家势力遭受到打击,这些清流名士自认这是一个扳倒袁家的绝佳机会。

其中弘农杨家被众多清流名士推举出来,毕竟杨家虽然也是世家大族一列,但是他们三代都是以忠直而闻名。

再加上弘农杨家是当世唯一一个能够跟袁家齐平的家族,所以众多清流名士才愿意推举杨家出来,毕竟也只有杨家能够抵御住袁家的威望攻势。

当初袁家为了暂时稳住杨家,杨赐的太尉一职袁家并没有动,但是袁逢却是当上了大将军,这就让杨赐的太尉形同虚设。

本来杨赐现在都已经七八十岁,自然不愿意趟这趟浑水,但是奈何他现在也卧病在床,杨家的话事人暂时就落在杨赐独子杨彪身上。

自从杨赐病重之后,杨彪作为杨赐的独子,自然承接了杨家的政治资源,故而他直接辞去颍川太守之位,回到洛阳侍奉老父亲。

杨彪现在虽然也有四十多岁,但是他在看到袁家的风光无限之后,并不甘愿像现在这样,毕竟杨家可是唯一一个能跟袁家平起平坐的世家。

所以在清流名士的吹捧下,杨彪答应了诸多清流名士的请求,他们准备谋划一次行动,来一场清君侧计划。

毕竟袁家拉拢的北军五校,现在也远在西凉,而护卫洛阳的兵马,也并不全是袁家一系,其他林林总总都占了一些,所以他们还是有机会的。

最后众多清流名士在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在袁逢出殡那天,施行清君侧计划。

而袁家选择的出殡日期,是在一个月之后,所以众人还有一个月的准备时间。

而且众人为了不引起袁家的注意,还得秘密进行,毕竟他们现在还不想跟袁家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