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医家念端……”

第二天早上,看着眼前弟子递来的请帖,乔松眉头一挑。

他能想到治好君王后会给他带来影响,却没想到最先找来的是医家的人。

也是,正因为是专业人士,所以他治好君王后这个消息所带来的冲击力对于医家的人而言才是最大的吧?

话说战国时期就已经有纸了吗?

“如果念端大师到时候依旧愿意请我吃饭,我会应约前往的。”

收下请帖,乔松微微一笑:

“等今天采买一番,稍作安顿,明日我便会前往稷下学宫,到时候恐怕还要请念端大师多多关照。”

“他果然会来稷下。”

收到弟子回复的念端点头。

“太好了,到时候雄辩台上见真章!”

一名弟子依旧不相信乔松治好了君王后。

“胡闹。”

念端瞥了眼那名弟子:

“医家探讨医案,怎可以辩论处置?辩论的输赢能治好病患吗?”

“乔松神医之名最初由农家刘方传出,此人我也有所了解,并非空口夸大之人,况且以乔松一路行来的事迹,也不似坑蒙拐骗之辈。”

“纵然我先前认定患者药石无医,但那只是出于我个人的能力判断,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焉知旁人就一定无法救治?”

“明日我与乔松之对谈,只是交流医案,你们也不许借此生事!”

“是……”

虽然有些可惜看不到热闹了,但众弟子还是老实行礼应下。

第二日天色朦胧之时,乔松就已经来到了稷下。

“乔松先生,请这边走。”

稷下学宫的侍者对乔松非常恭敬,哪怕乔松拒绝了上卿之位,以乔松目前受齐王重视的程度和乔松的能力,以稷下先生的身份取得上大夫之位也是指日可待。

“这就是稷下学宫……还真是玄机暗藏啊。”

选址、朝向、陈设,处处暗合天地自然,廊回路转,移步换景,一路行来,每一处景致都令人心旷神怡。

除此之外,有些地方隐藏的机关也让乔松有些在意,不知是否是出自哪家工匠的巧手。

‘墨家机关术、霸道机关术……乃至于兵魔神,也不知道究竟是如何打造,这些技术与神机百炼结合又能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乔松想起这方世界那完全不科学的机关,难免一阵好奇。

除了玄武勉强能解释一下的水动力之外,其他机关兽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在带路的过程中,侍者为乔松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以及如今使用这座建筑的主要是哪家学派。

让乔松稍稍意外的是,此时稷下学宫居然有不少墨家弟子,但想想看墨家与儒家并称两大显学,现在嬴政尚未一统六国,墨家还没有变成剧情中的抗秦势力,在稷下学宫弟子众多也属正常。

但稷下学宫此时还有公输家的人……两家人真的不会打起来吗?

乔松跟着侍者来到稷下学宫中心的雄辩台时,侍者更是整个人都激动了起来。

孟子、邹子、尹文子、慎子……一位位百家诸子在雄辩台上留下的事迹被他以一种与有荣焉的语气道出。

“百年光阴,天下第一学府,果然令人大开眼界。”

乔松抚掌赞叹,随后又在侍者自豪的笑容中话锋一转:

“只可惜稷下的其他故事恐怕要等下次再听了,我尚且要赴一场约。”

侍者顺着乔松的目光看去,念端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来的,此时正站在远处。

“既然先生与念端大师有约,小人就不打扰了。”

侍者行过礼便匆匆离开,念端此时才走到乔松近前:

“乔松先生,久仰大名。”

“我久居山野,却是对天下名人少有耳闻,念端大师勿怪。”

听到乔松直白的回答,念端略感意外,随即点头:

“这是自然。”

难怪过去从来没听说过乔松此人,乔松治疗太后的方式也是在没有与主流医家沟通交流的情况下自出机杼发展出来的吗?

话语顿了顿,念端忍不住直接进入正题:

“关于太后的病……”

“念端大师,此处恐怕不是适合谈话的地方吧?”

乔松忍不住打断念端的话,虽然现在时间还很早,周围没多少人,但也不是没有。

确定要在这里谈吗?

“啊,抱歉……请随我来吧。”

念端带着乔松前往了医家在稷下学宫的聚集地。

“此处无酒,不过我自制的药茶味道也不错,请用一些吧。”

给乔松倒了杯有些凉了的药茶走完客套的流程,念端又进入了医学探讨模式:

“关于太后的病症,请问乔松先生是如何辨症,又是如何治疗的?”

看得出来乔松能治好太后真的对她冲击力很大了。

无奈之下,乔松把准备好的关于双全手的说辞解释给念端听。

双全手的效果是不可能告诉念端的,作为专业人士念端一听就会知道双全手能做到什么程度的事情,于是只能将双全手的红手打个折再模糊点告诉念端。

纵然如此,也足够让念端震惊了。

“无需药石,直接作用于人体生机,使人恢复健康,这……”

简直是医家梦寐以求的能力啊!

在医家的认知中,可以将人的状态类比成一个坐标系,病人比作一个点,这个点在原点的时候即为“正”,也就是健康状态,坐标系的各端分别是阴阳、寒热、虚实……一旦偏离了“正”,即为“偏”。

分辨清楚患者的“偏性”是往哪个方向,偏了多少,就是医家辨明病症的过程。

用药物的偏性纠正人体的“偏”,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好像是一个个向量,通过君臣佐使的配伍来获得一个能让人的状态回到原点、回到“正”的向量,这就是医家医家开药治病的过程。

因此哪怕是大毒的药材,也只是较长的向量,只要用配伍得当也能成为治病的良药,而甘草这样通常无害的药材虽然向量长度较短,在一定情况下也能致命。

同样是因为这个原因,可以说是无药不偏。

医者中很少有能够精准把握病人状态和药物药性的圣手,故而所配出的药方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多多少少会有点没有抵消的偏性,才会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

而乔松所说的能力,在医家认知中就是无视了患者往哪边偏,直接简单粗暴地从四面八方把患者这个点往原点推,也不用担心会推过头。

此等手段,对于医家而言无异于降维打击,过去医家的一切努力和积累在这样的能力面前都是那么的脆弱和可笑。

一时间,念端甚至有种世界观崩塌了的感觉:

“医家……要不复存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