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从一人开始下山历练 > 第95章 天人焉有两般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家师赤霄子。”

乔松神色如常地说道,

“只可惜如今我与家师相隔两界,却是无法为北冥大师引荐。”

无需特意伪装,因为事实如此,北冥子将这个名字在脑海中细细搜寻了一番,终究没有找到任何信息。

既然如此,北冥子也不多做挂怀,他只是好奇这位高人而不是怀疑这位高人,毕竟气运的变化不会骗人。

“确实有些可惜……如今你离开稷下,可有什么安排?”

“哦?”

乔松给自己又添了一杯茶水,

“北冥大师可有见教?”

“谈不上见教,只是一份邀请罢了。”

北冥子摇了摇头,

“既然你是道家之人,如果你愿意,可以去太乙山看看。”

说到这,北冥子半开玩笑地说道:

“方才我那一手如何?你如果想学,也能在太乙山学到。”

脑中闪过刚才北冥子的状态,乔松有些感慨。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传说中的玄同之境,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确实是在道法上走得极远才能达到的状态。

只可惜,这是天宗的道,不是适合他的道。

“如果只是去太乙山游览,那我当然不胜欢喜,但若是去加入太乙宫,那还是算了吧。”

北冥子闻言白眉一耸:

“哦?你对太乙宫有意见吗?”

“意见倒算不上,只是太乙宫不太适合我。”

乔松微微一笑,反抛出一个问题: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太乙宫如今天人两宗分立,北冥大师更认可哪一方呢?”

天宗与人宗的分裂由对道的理解不同而起,天宗认为大道无情,追求大道应当忘情、无我,而人宗则认为大道无情但人有情,应当悲天悯人。

北冥子先是将乔松的前半句话回味了下,才说道:

“你既然知道我是天宗的前任掌门,我自然是更认可天宗。”

“那么北冥大师认为,人宗的道理是错的咯?”

“……”

北冥子微微皱起眉,手指轻点膝盖。

到了他如今的境界,当然不会单纯因为立场而决定自己对道的坚持,认可天宗而不认可人宗,是因为人宗的道理不符合他对道的认知。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人宗的道理并非错误,但却是贵德之学,难成大道。”

“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乔松没有立刻对北冥子的回答做出回复,而是同样引用了一句《道德经》中的内容,

“方才论述天人的两句是一位前辈所作,其实也不是在说天人两宗,而是单纯的在论述天人……北冥大师要听听后半段吗?”

“愿闻其详。”

纵然那半段话不是在说天人两宗,但也确实贴切,北冥子不由得对后面一半起了兴趣。

从乔松所引用的话,北冥子就大概知道了乔松的立场,但天人之论几乎背道而驰,他想不通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存的可能。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道不虚行……只在人?”

北冥子喃喃地重复了一句。

“写下这些话的人是位精研道学的前辈,我不敢说能够体悟其中真意,只说说我个人的浅见。”

“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大道就只是大道,是万物运行的道理,要想深入地体悟,确实要抛开情感因素,认知到生死、悲喜都如春秋寒暑一般,只是大道运行中再普通不过的一环,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望向北冥子,乔松双眸明亮,如日月高悬,但却不包含丝毫的情感,如同真正的日月一般高高在上地俯瞰着世间万物的变化。

“但那是对于天地、对于大道而言的,我终究是人。”

说话间,乔松的双眸不再明亮到令人感到刺眼,属于人的情感重新浮现,

“作为人,我有悲喜,有情感,有追求,这是人之天性,同样是大道的一部分。”

“体悟大道,认知自身,并将收获加以运用,这才是我理解的,作为人,追求道的意义。”

听乔松说完,北冥子的心情也已经平复下来,他说:

“既然如此又如何解释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大道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无处不在,万事万物的发展所遵循的本就是大道。”

“人又当如何?”

“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不妄为也,既然感悟大道,当知大道不可逆改,无不为者,顺应大道,欲为之事自然无不顺遂。”

“……你说服了老夫,看来天宗与人宗,确实各走歧途了。”

北冥子叹了口气。

“我可没这个本事,是北冥大师自己说服了自己。”

乔松谦虚道。

本来道家也没什么天人两宗的分别,硬要说的话,天宗与人宗大抵是老庄与黄老思想的某种极端,与道家尊道贵德、效法自然的思想都有差别。

也不知道为什么,明明《道德经》就在那里,除了半首《观易吟》乔松引用的几乎都是《道德经》的原话,都能够说服北冥子,可这个世界的道家还是分裂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虽说道家和道教并不相同,但毕竟道教是道家思想和理论下建立起来的,也算有一份香火情,连气运都认可乔松属于道家,乔松也不介意帮道家的合并推一把手。

一来并不用他去费多大功夫,在接触到真正的道家思想后天人两宗真正对道有追求的人自己就会去促成两宗合并,比如如今的北冥子显然就动了念头。

二来则是,道家的实力在百家中名列前茅,在乔松的计划当中属于值得争取且争取成功率不小的势力。

随后又是一番长谈,北冥子对乔松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同时也对不能与赤霄子一晤深表遗憾。

乔松也有些意犹未尽,只是道教终究与道家有诸多不同,很多东西他都只能浅述一二,再多说下去就开始往宗教方向跑了。

仔细想想看,他的计划也不算万无一失,虽然有自信嬴政会愿意和他合作,但之后的秦二世乔松就没有这么大的自信了,况且嬴政也不一定百分百会同意他的计划。

实在不行,乔松到时候搞个道教出来似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毕竟始皇帝嬴政也就算了,要辅佐其他人比如刘邦或者项羽什么的,乔松都不如自己上手。

什么“大楚兴,陈胜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不知阁下可有听过“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