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从一人开始下山历练 > 第160章 祖龙盛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了那么多年的茅山掌门,乔松对于茅山嫡传的黄庭经虽然没有直接修炼,但也烂熟于心。

甚至于他早已将核心的性命修炼之法融合进了自身的功法当中,所以传授甘罗当然是没有丝毫问题。

现在甘罗施展的就是黄庭经的核心——身神!

至道不烦诀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人身共有一共三部八景二十四神,结合魂魄与肉身,将身体各个部位的身神修炼出来的过程就是逐渐掌控自身、令性命蜕变的过程。

大致可以类比成龙虎山金光咒修炼出的金光。

此时甘罗已经修炼出上景八神,对肉身战斗力的增幅有限,但对一门术法的效果有非常显着的增幅效果,那就是神打!

之前甘罗就是施展神打,借助了乔松的力量才把眼前这一群平均年龄比他高一辈的高手按着锤,如今借助上景八神接收了更多来自乔松的力量,场面顿时变成了一边倒。

“东皇大人不会额——”

月神仍然维持着难以置信的表情,光芒在她的眼中渐渐熄灭。

松开手里被掐断的脖颈把月神丢到一边,甘罗看了眼满地的尸体松了口气:

“都完成了,这神打的压力还真不小,师父到底到什么境界了?”

解除神打,沉重的疲惫感和虚弱感袭来,甘罗呼吸了几下平复下心情之后才适应。

疲惫是因为乔松的力量对他而言有些过于庞大了,而且他这次维持神打的时间比较久,而虚弱感则是因为脱离了刚才“强大”的状态。

不过甘罗深知那只是虚假的强大,真正的强大只能靠自己的修炼。

“你那边如何了?”

“应该一切顺利吧。”

“应该?你是在那边结束之前把大公子丢下然后来这边找我的?”

甘罗皱起眉:

“那边并不算防备完全,小圣贤庄内更有反秦势力的影子,你现在过来……哪怕大公子安然无恙,师父恐怕也会怪你的。”

“不会的。”

甘锦笃定地摇了摇头,

“因为……”

“因为是为师让她来这边的。”

甘罗惊讶地转头:

“师父?您那边也……”

“东皇太一已死。”

乔松笑着朝两人点了点头:

“原本是担心东皇太一没死的时候,阴阳家这边会有他留下的后手,才让你姐姐来帮你,没想到意外突破,东皇太一比预料中死得早了许多。”

“所以……这就结束了?抗秦势力都被消灭了?”

甘罗还是有些不敢相信,抗秦势力这么多年一直东躲西藏,分布各地,令人头疼,没想到这次居然能一股脑全钓出来。

“都被消灭不太可能,但有些许起色的确实都被消灭了。”

太岁长生功不但能体察气机消长,寻找破绽,还能利用劫气给对手创造破绽,更不用说他在墨家和农家都埋了棋子,兜这么一大圈终于把所有对抗秦有意的家伙钓出来。

这段时间忙活起来的可远不止桑海这边,各地试图与墨家等人暗通款曲的势力被一个个摸过去,远在咸阳的嬴政几乎天天都有新进账。

“至于剩下的,哪怕有想法也只是埋在心里,不可能因此而判他们有罪,只能交给时间了。”

就比如张良。

乔松可以确定张良是有这样的想法的,但他始终也没做任何帮助抗秦势力的事情,为墨家众人打的掩护也是一名小圣贤庄内的儒家弟子负责,事后查出他其实是墨家弟子。

至于小圣贤庄的三当家,他只是在一些时刻恰巧路过而已,除非上獬豸否则根本无法判张良有罪。

但只要有嫌疑就上獬豸那就太可怕了,谁敢保证自己没有动过一点大不敬的念头?乔松主张修《始皇律》就是为了避免这种人人自危的事情发生。

“且让他在小圣贤庄念书好了。”

嬴政听完之后大度地说道。

荀况非常识相地进入大秦官学养老,这位曾在稷下学宫三任祭酒的学宗的加入让大秦官学增色不少,嬴政也乐于给他这个面子。

只是死罪可免,该有的惩罚还是不能少。

“张家五世相韩,那就让他之下五代不得出仕。”

说了让他去念书,那就老老实实念书吧。

“陛下,要下旨吗?”

“不必,和冢宰说一声便可。”

刚刚升官的李斯看了眼赵高,这种暗中交易是能直接宣扬出去的吗?

况且要是知道张良的后代铁定不能当官,张良之后能不能传五代都不好说了。

随着大秦至少在明面上没有了敌人,这片大地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渐渐步入正轨。

倭岛开采的第一批白银运回咸阳的那一天,整个朝堂都沸腾了,那个鸟不拉屎谁都不想去的地方一下子成了香饽饽,但蛋糕早就在最初就分好了,无人看好时依旧坚定不移地支持陛下与国师的王、蒙两家笑到了最后。

为了拓展对海外资源的探索,陛下下令大力发展水师的装备和训练,增设水军的官职,王离蒙恬一下子成了与他们父辈平级的将领。

次年,陛下突然向让天下各郡县推行名为玉米、红薯与土豆的作物,强令各郡县留出至少一成的耕地种植。

各郡县的长官原以为这种强制行为会激起民怨,没想到许多农民似乎早有准备,上面发下来的种苗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哄抢一空,不到一年丰收的喜讯就从四面八方发往咸阳,天下皆称祥瑞。

两年后,第一批初步训练完成的水师带着探索与贸易的任务出海远航,大秦内部掀起了鼓励发展技术与手工业的风潮。

一位名为“班”的老者发明的水力纺织机得到了陛下的封赏,随着水力纺织机的推广,棉麻类布料的价格一跌再跌,只有几亩薄田的人家也能给自己添几件新衣。

又过两年,水师回朝,带回了大量的香料、宝石、黄金,以及国师特意要求的来自婆罗洲的一种奇怪植物的种子。

水师听不懂那边的土话,但国师管它叫做棉花,这东西开出的花奇奇怪怪的,却有出乎意料的保暖效果,大秦的宜居地范围得以往北又推进了许多。

同年,大秦迎来了一波新生儿高峰,放眼望去几乎家家有喜,大秦在籍人口破亿,陛下下令普天同庆,减税一年。

同样是同年,第二批水师出海,带着打开商路的任务前往那些被探明的国家,船上是满满的织物、肥皂、茶叶、瓷器等货品以及辎重机关。

其中还有工部新研发的火铳和火炮,那威力看得蒙武王贲两位老将军口水直流,但陛下优先划给了水师使用。

一切都在变得更好,然而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一个在大秦的崛起过程中存在感极强的人渐渐淡出了大家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