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我于历史中证道长生 > 第321章 下定决心,收下上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1章 下定决心,收下上党

赵王赵丹此时心中充满忧虑,距离大秦发兵攻韩已有半月之久。而这半个月的时间。朝堂之上,自然纷纷扰扰,群情激愤。赵国图谋上党之地,并非临时起意,而是早有打算。

马服君赵奢在时,便曾数次进言,说及此事,言称秦朝必有,一战不可,避免,而上党则为两家必争之地,谁得上党,便能占据主动。

赵丹虽然年轻,但在国事上却极有决断,一早便想着夺取上党,为赵国谋求利好。只是后来因为诸多原因,拖延到了今日,派遣到韩国的细作使臣百般努力也未见成果,阻挠重重,绝非易事。

其实他也知道赵国想要谋划上党,难度要比大秦更高,倒也不是说以赵国的兵力强攻上党,拿不下来,而是因为赵国的立场,就注定赵国不能强行出兵。

如果赵国出兵攻韩,那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国与秦国便没有的区别,一旦赵国势弱,想要联合他国抗秦,便成了笑话,一个会主动出兵吞并他国土地的国家,如何能够获取盟友的信任?只怕都会将他当做另一个大秦。

这种立场上的被动让赵国所剩下的选择其实并不多,只能通过战争以外的方式谋求此地。其实他倒也不是非要占据这块地方,他甚至想过只要韩国答应与赵国结盟,并且允许赵国在上党驻兵,就已经达成了目标,也能完成自己的战略,但显然即便是这样,韩国也并没有松口。

上党这地方,多山地,地形崎岖,无沃土,得之亦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除了战略位置的需求,赵国还真不怎么看得上此地。

而且他们之前的想法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瓦解秦韩两国之间的结盟。秦国已经足够强大了,再加上一个韩国,哪怕韩国非常孱弱,但也依旧不是赵国想看到的局面。

只是,韩王惧秦胜过惧赵,根本不愿意答应。其实也可以理解,地处秦赵之间,大国博弈,而小国只能艰难求存,若是易地而处,只怕他也会做出与韩王相同的决定。

阏与之战,赵国击败大秦,歼灭十数万秦卒,这使得大秦东进步伐受到阻碍,短暂地挫败了大秦的锋芒,也为赵国争取了一段喘息的时间。记住这段时间。赵国的权力交接十分平稳和顺利,没有引发什么太大的危机。若非如此,赵丹即位之时,只怕大秦你一定会发兵来攻,不求能够取得多大的战果,但一定会搅得赵国不得安宁。内忧外患之下,只怕赵国根本无法达到如今的高度。

赵国最为强大之时,当属赵武灵王时期,胡服骑射,数次击败外敌,扩大疆域,增强了赵国的底蕴。而后略显衰落,但这段时间的平稳,使得国力稍显恢复,距离曾经的巅峰也相差不远。

国力想要提升和恢复,便不得有内乱,不得有外患,战争能将一个大国拖垮,即便是秦赵这样的国家也不例外。

赵国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想要从韩国手中换取上党之地,然后扼住大秦东进的脚步。但谁也没想到,大秦与韩国突然反目,起四十万大军分两路攻韩,而目的正是赵国心心念念的上党。

在赵国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赵王赵丹便立刻下令整顿军备,随时准备出兵,他们是不可能坐视大秦取得上党之地的。

可形势变化的太快了,韩国在大秦面前毫无招架之力,这才半月不到,野王失守,上党之地与韩国新郑彻底隔绝,成为孤地。一片孤地是支撑不了太久的,哪怕上党易守难攻,占据着地利优势,没有了后勤辎重,没有了援兵,上党最终也将任人宰割。

而在今日,赵国得到了一个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那便是韩王同意将上党割让给大秦。这可能是他们最为担心的事情,韩国抵挡不了大秦的兵锋,想要保全自己,那便只剩下一个办法,割地求和。

若是让大秦兵不血刃,将上党收入囊中,那赵国将彻底陷入被动。

就在赵丹还在纠结之时,平原君赵胜突然到访,赵丹能够坐稳王位。自然避免不了平原君赵胜的扶持,其实平原君赵胜,在赵国的威望还在赵丹之上,若是当初先王逝去之时,此人生出异心,想要染指王位,只怕还会生出许多变故。

但最后平原君赵胜终究还是没有这般做,他信守了自己对于先王的承诺,尽心扶持新王赵丹,选择以大局为重。因为他很清楚,赵国经不起波折,赵国的国力本就不及大秦,若是再生出太多变故,只会越加羸弱。强求那尊王位,说不定会为赵国招来灭顶之灾。

“叔父,可是有什么变故?”赵王赵丹见到平原君,赵胜急匆匆进来,心中一惊。这几日得到的坏消息太多了。他感觉自己已经有些支撑不住了。莫非是上党之地已经易手,若是如此,那他们之前所做的谋划和准备便彻底成了无用功。

平原君赵胜却是摇了摇头,甚至面上还带有一丝喜色,“王上,不是,臣此来是有一个好消息!”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赵丹心是一愣,他实在想不出这种时候能有什么好消息。莫非是大秦退兵了,放弃了上党之地?但这不可能,韩王已经决定割让上党了,他们怎么可能,将已经到嘴的肥肉吐出来,又或者是秦王嬴稷薨了?但他听闻那秦王嬴稷正值壮年,且早已入一品之境,哪里有那么容易死?便是果真有人想行刺,他也没那么容易出事。只有做到这个位置,才会明白,想要刺王杀驾到底有多困难。

“上党郡太守冯亭派遣使者至邯郸,他想要献上党于我赵国!”平原君赵胜语气轻快。当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来全不费工夫,他们之前百般谋划万种算计,想要取得上党,但最后都是尽数落空。而后大秦发兵攻韩,想要夺取上党,而韩王愿意割地求和,这让他们以为再也没有办法取得上党之地了,可现在上党郡太守冯亭,竟然愿意献上党于赵,这是他们谁也没有想过的。

“当真?平原君所言当真?”赵王赵丹豁然起身,不怪他如此激动,此事对于赵国而言,无异于天上掉馅饼。

“自然当真,那使臣正在臣府上,被我严密看管,未敢泄露出半点风声。”平原君赵胜点了点头,表示赵王未曾听错。

“召廉颇将军,蔺相如入宫!”赵丹立刻开口,此等大事,必须告知这两人,共同商讨才行。这两人乃是赵国如今的中流砥柱,不可轻慢。

赵胜自然不会反对,其实原本还应该有一个马服君赵奢的,他们四人向来同进退,为了赵国多有交集,可是马服君寿终,使得四人如今只剩下三人,也是一件天大的憾事。

不多时,蔺相如及上将军廉颇赶到此处,他们接到急诏,以为战事有变,哪里敢耽搁分毫。

但很快他们便同样被赵胜带来的消息震惊了。

“几位如何看?”赵王等几人将这个消息消化一番后,才出声询问。此时的他已经稍稍冷静了下来,这种事绝非小事。而且真实性也值得考究,韩王已经明确愿意割让上党之地,向大秦求和,那太守冯亭又怎会派遣使臣跑到赵国来献上上党呢?

“按理说韩王已经下令割地,那上党郡太守自当遵从才是,毕竟一个是君一个是臣,但如今这局面却是有意思,冯亭竟是想要违背王令?”廉颇皱着眉头,总觉得这消息有些假。

倒是蔺相如思索良久之后道:“臣或许猜到的原因!”

“卿但说无妨!”赵王赵丹其实也很好奇原因,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未曾想通其中的关窍,因为在他看来,冯亭的举动完全是费力不讨好,不仅得罪了大秦,也得罪了韩王,完全将自己陷入了不忠不义之境。谁会干这种事情?莫非是与大秦串通好了,想要来戏耍赵国,或是布下什么陷阱和谋算。

“冯亭的目的很简单,不过驱虎吞狼而已!冯亭知晓我赵国对上党之地同样垂涎已久,上党成为秦朝两国必争之地,而他若是将上党献于我赵国,秦国岂能罢休,而我赵国想要将上党收入囊中,就不得不出兵,抵挡大秦的攻伐!”蔺相如娓娓道来。

这种情况下,赵国不可能不动干戈,便将上党拿下,就算是拿下了,也不一定能够保住,而想要保住已经到手的东西,便必须发兵,与大秦较量一番。只有胜的人才能获得此地。

这是阳谋,只要赵国想要上党,那便必须如此,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何况是上党这种要地,只要任何一方没有放弃。秦赵两国之间的大战,便不可避免。

大殿之上,陷入沉寂,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眉头不由自主的微微皱起,都在想着其中的利弊。蔺相如所言没错。即便是冯亭愿意献出上党,但这块地不是那么好拿的,想要守住这片地方必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也就是说,当赵国接手上党,便要直面大秦兵锋。而大秦发兵四十万,赵国想要挡住,那便同样需要数十万士卒,这与秦赵决战何异?

可是赵国真的做好了这种准备吗?虽然这些年来赵国一直厉兵秣马,增强着军备训练,士卒储备着粮草。但一想到要与大秦决战,也忍不住迟疑起来。为了上党付出这样的代价究竟值不值得?这都是他们需要考虑的,但若是丢弃上党。赵国将要面临的局面,同样也非常险峻,两种选择,两个结果,无论是哪一种,代价都不会小。

“那我们该如何做,上党之地收还是不收?”赵王赵丹面色冷峻,此事已经不是单单一个上党的问题,而是事关国运,一旦此时与大秦开战,后果很难预料,谁也不敢保证双方最后会及时收手,而将战争规模压缩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一定要拿下!哪怕明知道这样会让我赵国直面大秦兵锋,也要拿下,上党之地太重要了,我们不能让,一旦让了,我们即便暂时避免了与大秦的硬碰硬,但我们反而会处于绝对的弱势!上党就是一道天然的藩篱,谁能掌握,谁就有了日后的主动权,大秦已经足够强大了,万不能再继续让他如此膨胀了!”平原君赵胜言语铿锵,语气坚决。

他看得很清楚,其实赵国没有选择,大秦没有拿到上党,可能也就是延缓了东出的进度和脚步,大不了改变一个位置,稳扎稳打,同样也能达到目的。

可是赵国不行,上党之地掌握在赵国手中,那他就是一块厚实的坚盾,而要是落在大秦手中,那就是一柄锋锐的利刃,那利刃已经对准了赵国的咽喉,此时后退只会更惨。

而蔺相如,廉颇同样点头附和,相比于赵胜这种具有战略性质的眼光,廉颇的理由更加务实和质朴。

“我赵国本就是大秦东出的阻碍,我们拿不拿上党之地其实都无法改变这个事实,我赵国实力不如大秦,且这种差距正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所以此时开战又有什么不可?赵国可能会元气大伤,但大秦就能毫发无伤吗?再者,我们即便出兵起初征战,兴许付出惨重代价,花费海量资源与时间,也不一定能够取得一城一地,可现在我们明明可以兵不血刃将整个上党收入囊中,王上为何还要迟疑?难道是嫌弃上党之地太过贫瘠?”

廉颇虽是武夫,但他此时说的话,却远比赵胜等人所言,更加有说服力,因为他所言皆是能够被验证的东西,也是赵国最为实际的状况。

赵王点了点头,“诸位所言有理,上党之地,我赵国要了!廉颇将军,立刻整备兵马,想要打消大秦对上党的念想,终究还是要落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