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86章 大秦女帝(八十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大秦女帝(八十六)

“既是父王的意思,曼哪有不从。”

“恰好如今咸阳城内天降瑞雪,实乃吉兆,此时祭天,来年我大秦定能风调雨顺,粮食满仓。”

“大秦万年………。”

听到之玉的话,众人连忙高呼道。

太女府。

把这段时间太女府的事情汇报后,吕雉并没有急着退下,而是站在原地,有些欲言又止的看着之玉。

之玉见此有些好笑的合上自己手中的折子,笑道:“月恒可是有什么要说的?”

见之玉察觉到她的心思,吕雉也不扭捏了,当即跪下道:“太女,月恒想求太女一个恩典。”

见吕雉跪下,之玉起身亲自把她扶起 含笑道:“有什么事月恒直说便可,何必行此大礼。”

见之玉认真的看着她,吕雉叹了口气,略带担忧的道:“太女,如今秦楚交战激烈,月恒实在担心家中父母兄妹,不知可否求太女一个恩典,把家中之人接来秦。”

之玉闻言自然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要知道吕雉的兄长在历史上那也是打仗的一把好手,还有她的妹夫樊哙…………。

这么多人才,她哪有不要的道理,之玉当即大手一挥,爽快的道:“待过了年关,我让赵风亲自去接你父母亲人。”

闻言吕雉连忙摇头,“太女,只是去沛地接人而已,哪里能劳烦赵风公子前去。”

赵风是秦国的宗室子弟,当初她知道赵风的身份后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秦国的宗室公子竟被太女派去沛地接她…………。

之玉无所谓的摆了摆手,“赵风那小子心性不稳,自当让他多磨练磨练,不然如何能成大才。”

“如今秦楚交战激烈,他的身份在其中也好周旋一些。”

闻言吕雉沉思了片刻便没有再说话,如今两国交战,赵风的宗室身份在楚国的确好周旋一些。

“多谢太女。”

之玉含笑摇了摇头,拉着吕雉笑道,“本宫走的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吕雉抿唇摇头,“太女在前线抵御匈奴才是辛苦,月恒在府中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哪里配谈辛苦二字。”

闻言之玉轻笑出声,抬手捏了捏吕雉故作成熟的嫩滑脸蛋笑道:“从前看月恒一丝不苟一派大家风范,没想到如今竟也会说好话哄主公了。”

看着眼前笑靥如花绝代风华的红衣女子,吕雉摇头淡淡一笑回应道:“太女身边的官员太多,若月恒不多拍拍马屁,怕是哪天太女就把月恒忘了,有升官发财的机会也想不到月恒。”

听到吕雉的话,之玉哈哈一笑,当即笑说道要给吕雉升官。

吕雉在太女府中干了几个月,的确差不多可以入朝了。

之玉一开始的目的,就是想让女子入朝为官,在这个男权社会下逐步把女子的地位提起来,如今吕雉差不多也熟悉了大秦的事务 ,正是让她入朝的好时机……………。

翌日。

大秦百官身穿祭服,簇拥着之玉走向咸阳城郊的祭天台。

祭天乃华夏民族最隆重,最庄严的祭祀仪式,从上古时期一直流传至今。

古时靠天吃饭,人们试图通过祭天来表达对天哺育万物的感恩之情,并祈求上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满仓。

周时,祭天是周天子才有的权利,后来周室衰微,政由方伯,这祭天,便不再是周天子独有的权利。

祭台上的青铜鼎中熊火烈烈,与周遭白茫茫的一片显得格外不同。

之玉一身黑色祭服立于百步台阶之下,她的身后,身着白色祭服的文武百官早已站成一片。

之玉回头,便见祭台四周士兵严守之外的地方皆站满了黔首。

隗状上前几步,站在之玉面前,眼神欣慰的盯着之玉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才拿起他身旁侍从端着的冕旒,对之玉郑重的道:

“本来这冕旒该是大王亲自给太女戴的,可如今大王远在战场,老臣托大,便自请给太女冠上这冕旒,还望太女莫怪。”

之玉含笑摇头,“隗相德高望重,便是父王在隗相你面前也是小辈,能得隗相亲自冠冕旒是曼的福气。”

闻言隗状淡淡一笑,亲自给之玉冠上了储君之制的冕旒,对之玉小声嘱咐道:

“既带此冠,必承其重,望太女今后,莫忘本初。”

之玉郑重其事的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保证道:“还请隗相放心,曼,定不负大秦。”

随着之玉的话音落下,台阶之上响起了庄重典雅的号角声和鼓声。

“吉时到,请太女上祭台。”

随着祭台之上王绾的声音响起,隗状一脸欣慰慈爱的对之玉笑道:“太女,上去吧。”

之玉点头,抬脚迈上了阶梯。

看着不紧不慢向祭台高处走去的黑色身影,隗状眼中闪过一丝怅然。

太女圣贤,文能安天下,武能驱匈奴。将来,大秦在她的带领下,定能开创出一片盛世…………。

只可惜他年老,怕是看不到盛世的到来了…………。

之玉从容淡定的踏上一步又步台阶,在她身体的晃动中,头上的冕旒珠子前后摇动,仿佛在提醒它的主人要随时记得自己身上的责任。

“祭天大典开始。”

“跪…………。”

之玉站在祭台上后,王绾高呼道。

随着王绾的声音落下,祭台下方的人全部笔直的跪下。

异口同声的高呼道:

“大秦万年………。”

“大秦万年………。”

“大秦万年………。”

之玉在众人的声音中转身跪在祭台中央。

“上香。”

王绾见之玉跪下,紧随其后高呼道。

不一会,一根堪比婴儿手臂粗的香递到了之玉的手中,之玉拿着香诚恳一拜,最后起身亲自把香插在祭天的青铜中。

“祭酒。”

“奏乐。”

“烟祀。”

“占卜。”

随着王绾一道道声音落下,庄严肃穆的祭天仪式进入了尾声。

待占卜之人退下后,一身黑色祭袍的之玉站在祭台的顶端,俯视着下面跪满的人,双臂微张,气势磅礴道:

“天地之道,无穷无尽;日月星辰,风雨无疆;苍莽者天,下泽万民;恩威浩荡,披于四方;众神祈佑,国泰民安,山河永固,千秋永恒。”

之玉说完祝文,下面便传来了百官和民众的高呼声。

“太女千岁。”

“太女千岁。”

“太女千岁。”

连说三遍后,下面高呼的声音这才停了下来。

“赐胙。”

随着王绾声音再次响起,便有人把用来祭祀的羊抬来。

之玉拔出腰间的匕首,在羊身上用力一划,最后叉起一块肉放入盘中,亲自把盘子递给了第一个上高台来领胙的隗状。

隗状接过之玉递来的盘子,感激涕零的道:“谢太女赏。”

自古分胙都是从宗室王族先分,太女今日特别吩咐让他先上来,这是太女对他的尊敬,亦是大秦对他这个年迈老臣的认可,他又岂能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