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144章 乱世争霸郭圣通(二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4章 乱世争霸郭圣通(二十五)

把真定内政丢给郭竟后,之玉带着两万女兵往肥累而去,同时传信给郭匡,让他带着四万大军联手真定的五万大军一同对抗王郎的人。

两万女兵经过上一场战役的胜利,此时士气正盛,去支援肥累后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让王郎大军望而生畏,举旗投降。

战后清点完人马,之玉愉快的派人接管了肥累的铁矿,刘杨的人她信不过,自然不会用。

肥累大战赢了后,郭匡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王景带兵暗中出城,与真定大军左右夹击,大败王朗的人。

两地的战争平息了之后,之玉带着手中的人马与郭匡在稿城会合,真定国四县中,稿城在最南方,是此次唯一没有被战火波及到的地方。

“臣郭匡。”

“臣王景。”

“见过主公 。”

稿城县城门外,之玉亲自出城迎接得胜归来的大军。

郭匡和王景见此赶紧下马,对着之玉拱手道。

之玉含笑上前扶起两人,“二位,辛苦了。”

就在君臣一片祥和之时,一道情绪复杂的声音从郭匡王景身后响起。

“阿栀。”

之玉闻声抬头看去,便见一个饱经风霜的中年人正眼神复杂的看着自己。

之玉微微颔首,笑道:“二舅父。”

刘让神情复杂的看着眼前的红衣女子,实在是想破脑袋他也没想到,自己端庄淑仪的外甥女竟早就在暗地里招兵买马………

王郎派二十万大军前来攻真定时,他便知道真定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没想到半路竟杀出一个阿栀,这实在让人惊讶。

更让他心中难受的是,刘家的真定,以后怕是要姓郭了…………

他虽然不是真定王,但也是真定王的亲弟弟,这些年来享受了不少好处,可如今真定姓郭,他能不能活命都是两说,更别说什么荣华富贵了。

见刘让一直盯着之玉看不说话,郭匡无奈只能出来活跃气氛,“主公,我们一路舟车劳顿,就等着到稿城了饱餐一顿呢,不知主公可有备宴。”

闻言之玉含笑点了点头,“我真定的英雄得胜归来,怎会无席?”

“我早已在城中设宴,诸位随我进城吧。”

郭竟王景闻言这才带着大军浩浩荡荡的进了城。

庆功宴上,之玉对众人有功行赏,此次大战立功之人,全被之玉赏了个遍,便是主动投降的王郎大将张参,也被之玉封了个将军。

宴会结束后,王景和郭匡被之玉叫去了书房。

王景此时心情大好,“哈哈哈,主公,细算下来,如今我们手中竟有三十万人马了。”

“此次大战,得利者是咱们啊。”

他们原只有六万兵马,谁知刘林派来的兵马溃不成军,直接让他们捡了四万多人,真定大军和王郎那边投降的人加起来差不多有二十万左右,一场战役就让他们拥有三十万人马,这怎么不让人欣喜呢。

看到王景如此高兴,之玉含笑道:“先生往后可就是掌管三十万大军的大司马了,不知心中可激动?”

闻言王景有些不可置信的看向之玉,“大司马?”

之玉含笑点头,“如今我手中有三十万兵马,虽不称帝,却也能称王,既是称王,自然该有完整的官员体系。”

“当初先生投靠我时,我就说了,若先生愿投跟我,往后我手中的兵马皆给先生管,如今大司马这个位置,除了先生谁能做?”

闻言王景满脸的感动,当即跪下拱手道:“谢主公信任,王景此生追随主公,生死无憾。”

之玉含笑把人扶起来,“先生先起来吧,如今咱们军队里面,王郎的人是最多的,还要劳烦先生多用心,把这些人都训成自己人。”

王景点点头保证道:“主公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主公,如今我们手中有三十万兵马,是要趁机对外发兵扩大领土,还是先休养生息?”

郭匡盯着书房中的舆图看了半晌后,忍不住问道。

闻言王景也看向之玉,如今他们手中有三十万大军,且士气正盛,若是此时对外扩张,定能打下不少疆土。

之玉起身,拔出腰间佩剑直指一地,笑道:“如今我们手中有三十万大军,四个县城的领地的确太少,刘林既然带人攻真定,那我们就攻他老家赵县。”

王景看着舆图上之玉佩剑所指的地方,了然的笑道:“难怪主公传信让我们来稿城会合,原是早就对赵县有想法了。”

郭匡微微挑眉,“就只攻赵县?”

之玉摇头,提起案桌上的笔在舆图上画了个圈,对两人道:“赵县、关县、封斯、栾城、石邑、元氏,这几个县靠着稿城,得全部都攻下。”

郭匡闻言点了点头:“这几个地方若能顺利拿下,我们就掌握了常山郡一半的疆土,短时间内养三十万大军足矣。”

闻言王景当即起身领命道:“主公放心,我定把这些地方全部攻下。”

之玉微笑着颔首,“先练兵吧,练好了再发兵,咱们手中的人杂,不练你用着也不顺手。”

闻言王景自是点头称是,如今他手里的兵有王郎的有刘林的有真定的还有他们自己的,不练上一两月用着的确不顺手。

“主公既要称王,不知王都是要设在稿城,还是在真定?”

郭匡看着舆图中被圈起来的地方,有些疑惑的对之玉问道。

之玉看向郭匡,“不知二堂兄可有何建议?”

郭匡摇了摇头,很客观的分析道:“真定王府在真定县执政这么多年,无论是经济还是人口,真定县都远超稿城,所以光从发展前景来看,王都设在真定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是……。”

郭匡话风一转,笑道:“我们毕竟不是刘氏政权,真定县的官员错综复杂,并不适合我们。若要建立属于我们自己的势力,定都稿城倒也还不错。”

听到郭匡这么说,之玉点了点头道:“二堂兄分析得有理。”

郭匡淡然一笑,“所以,不知主公是要选繁荣一些的真定,还是穷困一些的稿城。”

见郭匡一脸在等答案的样子,之玉淡淡一笑,意有所指的道:“如今我能走到这一步,也算是白手起家。”

闻言郭匡了然:“主公选得没错,既是白手起家,那便彻底一些。”

“以你与刘氏的关系,若选真定,算是欠刘氏一个人情。若选稿城,虽初期艰难一些,但自己建立的势力,用着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