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222章 三国:相父,跟着我混如何(1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2章 三国:相父,跟着我混如何(19)

之玉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看着诸葛亮,接下来就是周瑜和诸葛亮之间的谈判了,她一个小孩,凑什么热闹呢?

万一被误伤,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文若先生,我看这周围景色不错,你陪我去船口看看。”

说完之玉不管原地脸色难看的二人,笑眯眯的把荀彧叫走。

荀彧面露同情的看了诸葛亮和周瑜一眼,起身跟着之玉去了船口。

他原是不想去的,但周瑜脸色太过难看,他怕被误伤。

之玉和荀彧走后,周瑜面色阴郁的盯着诸葛亮,咬牙切齿的道:“孔明兄真是好算计。”

“想我周瑜自诩聪明,没想到却被你摆了这么一道。”

诸葛亮闻言苦笑连连,“公瑾兄,此事,我真不知情。”

“呵呵。”

“孔明兄觉得,如今我还会信吗?”

诸葛亮无奈的叹了口气,眼中满是惆怅之色,主公的名声,今日后怕是要被女公子败完了…………

见诸葛亮不说话,周瑜眼神冷郁的看着他,“荆州,刘备休想独占,我这就去信给我主公,让他派兵来拿荆州。”

“唉。”

诸葛亮长长的叹息一声,向来光明磊落的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利用却不得不背锅的憋屈感。

他想说,女公子占荆州五郡,真的不关他主公的事, 他也毫不知情。

但女公子是他主公的女儿,无论女公子派兵攻打荆州五郡是不是他主公的意思,天下人都会把这笔账算到他主公头上。

届时,他主公怕是要成为人人诟病的小人了。

“公瑾兄,你先冷静冷静,此事,我们还是邀女公子来议吧。”

周瑜此时对诸葛亮的信任度为零,听到诸葛亮的话,他半分面子不给,当即吩咐道:“把船靠岸。 ”

随着周瑜话音落下,船只开始往孙刘驻军之地驶去,站在船口的之玉见此,朝荀彧笑道:“看来他们这是谈崩了。”

荀彧:“…………”

他们为什么谈崩你心里没点数吗?

之玉抬眼看向四周,目之所及全是被烧焦的悬崖断壁。

“先生,你看这战场残局,心中可有何想法?”

闻言荀彧默然垂头,“女公子是想提醒我,我主公败了?”

之玉摇头,怅然道:“这里原是生机勃勃的一片,可因为战争,这里变成了黑漆漆的一片。”

“一场大火,烧死的不只是曹操的士兵,还有成千上万百姓赖以生存的生活物资。”

“这里的百姓,本就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一场战乱,一场大火,他们靠山的吃不成山,靠水的吃不成水。想要生存,只能背井离乡………”

“你看那座山,那里原本该是郁郁葱葱的,可一场大火,就变成了如今这样,这座山想要恢复到原本的样子,也不知得要多少年。”

荀彧顺着之玉指的方向看去,待看到不远处乌漆麻黑的空山后,心中一时有些沉重。

半晌,荀彧这才怅然道:“这是战争。”

这是战争,所以注定会有东西牺牲………

之玉眼神悲悯的看着四周,声音有些悲切:“ 是啊,这是战争,所以难免牺牲。”

看着突然变伤感的之玉,荀彧有些意外,“女公子这是在为此次战乱伤感?”

之玉摇头,“没有,我只是觉得,上位者的利益争夺,受伤的好像只有百姓。”

闻言荀彧默然,“弱肉强食,这是没办法的事。”

之玉闻言怅然一笑,“怪不得有人说,宁做盛世狗,不为乱世人。”

“这乱世,人命……就如草芥啊”

荀彧闻言似是想到了什么,眼中满是恍然,“宁做盛世狗,不为乱世人吗?”

之玉点头,“天下兴亡,百姓皆苦,谁又想做乱世之中随时会丧命的人呢?

闻言荀彧陷入了沉思之中,天下兴亡,百姓皆苦,还真是这么个道理。

自黄巾起义后,这天下百姓,过了多少年的苦日子了………

“先生,我欲得天下,不为个人,只为百姓。”

“不知先生可愿助我?”

之玉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荀彧,目光中满是野心和期许。

对上之玉极为认真的神色,荀彧心中乱成一团。他知道,他原本坚定的心,此时已慢慢动摇了……

他一生之志,是匡扶汉室,是造福百姓。是施展自己的才能,让王朝因他而更加鼎盛。

可他心中明白,汉室大厦将倾,他之志,恐成终身之憾。

跟着之玉的这段时间,沉着冷静一心为民的之玉被他默默看在眼里。

如此优秀的人,让荀彧忽略了她的年龄,忽略了她的性别,他心中觉得,天下若有此主,是天下百姓的福气…………

每当午夜梦回时,他总在想,为何……,为何如此优秀的麒麟儿,偏偏不生在皇室,若她生在皇室,若是当今有她一半的能力,那该有多好…………

“我竟不知,女公子有如此大志。”

就在荀彧心乱如麻之时,两人身后传来了一道清风朗月的声音。

之玉转头看去,只见诸葛亮不知何时出现在他们身后,正一脸复杂的看着她。

之玉抿唇一笑:“那先生此时知道了,可要弃我父而奔我呢?”

诸葛亮但笑不语,“女公子,船快到岸了。”

闻言之玉微微颔首,把目光从诸葛亮身上收了回来,转而看着荀彧认真的道:“先生,不知你意下如何? ”

荀彧没有急着回答之玉,而是问了一个毫不相干的问题:“我很好奇,若女公子事成,将来会用何字做国号呢?”

之玉闻言沉思片刻,认真的回复道:“不瞒先生,我原觉得, 从和帝至今,天下百姓遭受的苦难皆来自于汉庭。”

“所以若有朝一日我成事,定然不再用汉之一字,因为此字,于天下百姓来说,实在算不上什么好字。”

“黄巾起义至今几十年,天下百姓一直不得安宁,若我事成,恐会用安字吧,安宁的安,安定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