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为女帝 > 第322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26)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2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26)

谏言的大臣被拖出去后,整个朝廷瞬间噤若寒蝉。

嬴政沉着脸看着这些文武大臣,心中满是无语,想当年他封玉儿为太女时,都没这么多人反对,这时代,还真是越来越封建.......

只是监国而已,这些人至于闹这么大动静吗?

“朕意义已决,朕出去巡游期间,由护国公主监国,你们谁还有意见,一并站出来就是。”

听到嬴政丝毫没有温度的话,大臣们面面相觑了半晌,最终默契的低下了头。

护国公主能力出众,陛下想让她监国便让吧,左右她如今也到了待嫁年华,过两年待她嫁人了,她自会远离朝堂........

见朝中没有人站出来反对了,嬴政满意的点头,“既然没人反对,此事就这么定了。 ”

说着他大手一挥,霸气的宣布道:“把刚刚拖出去的那几个人送去北方,加固我大隋的长城。”

“既然他们在朝堂上毫无建树,那就去修我大隋的长城,如此才不浪费朝廷每月给他们发的俸禄。”

听到嬴政对这些官员的安排,之玉嘴角憋笑。

老祖宗确定是来洗白的吗?他这么一搞,民间骂他的人不得越来越多?

大隋的科举还没实行几年,朝中官员,大部分都是出身世家的。

老祖宗今天把他们送去俢长城,明日大隋上下定然有人骂他是昏君。

看来老祖宗洗刷冤屈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十日后,嬴政带着他亲自挑选的队伍,浩浩荡荡的离开了洛阳。

临走之前,之玉带着大隋百官前去送别。

洛阳城下,之玉眼巴巴的看着嬴政,意有所指的道:“父皇 ,你可不能出去以后,就不回来了啊。”

嬴政拍了拍之玉的肩膀,眼底是毫不掩饰的欣慰与慈爱 。

“有玉儿坐镇朝中,朕就是不回来也行。”

之玉闻言小脸一垮,“父皇,儿臣不得不提醒你,你才是大隋的君王。”

嬴政点头,“玉儿不必提醒,朕是皇帝,这是毋庸置疑的。”

“正是因为这样,朕才该四处巡游,一览大好山河,体察民间疾苦。”

之玉叹了口气,不舍的情绪溢出眼底,“父皇,咱们父女团聚还没多久呢。你又要出去了。”

“遥想当年,你出去后,可就叫都叫不回来了.........”

嬴政慈爱的拍了拍之玉肩,含笑道:“如今朝中的洪水猛兽不少,朕能让你一人独自面对不成?”

“朕出去一段时间后,自会回来的。”

说完嬴政摇了摇头,眼底的遗憾一闪而过,前世他忙着四处征战,无暇饱览大好山河,如今终于有空了,他得把自己的足迹布满整个华夏.......

想来三年的时间,也够他把华夏一一游遍了。

至于三年之后.........

嬴政轻笑,他女儿说大隋要休战三年,三年之后,他自然要重披战甲,征服四方。

“玉儿,说书先生不错,你找个时间把他们安排在我大隋各处。”

“如今我大隋,正需要他们这样的人才。 ”

之玉颔首,“好,过段时间科举后,儿臣这就让人安排。”

嬴政放心的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朕走了。”

“玉儿,朝中一切,父皇就交给你了。”

之玉点了点头,“父皇,保重。”

嬴政点头,看向了不远处的苏威,“苏大人,往后公主监国,便劳烦你在一旁辅佐了。”

“若有意见相左之事,不用写信问朕的意见,一切以公主的提议为首。”

听到嬴政的话,苏威心头一颤,陛下对公主,竟这般信任吗......

“是,陛下。”

苏威垂眸,掩下眼中的震惊,对嬴政拱手一拜道。

嬴政见该交代的都交代了,大手一挥,带着队伍缓缓离开了洛阳。

嬴政离开后,之玉带着百官回到朝堂,开启了她的监国日常。

之玉叹息,她果真是劳碌命,无论是白手起家,还是有皇位要继承,她始终都是最苦的一个。

老祖宗甩手掌柜当得舒服,可怜了她,得勤勤恳恳的打工 。

现在她无比怀念上个小世界的大臣,她的丞相荀彧,她的义父诸葛亮,还有她的贴心小棉袄贾诩和程昱.......

可惜了,她现在啥也没有,就算有几个心腹大臣,有朝中的人盯着,她也不可能把政务交给这些人处理。

思来想去,之玉觉得自己不能太辛苦,所以嬴政离开的第二日,护国公主府便传出消息,说之玉准备广纳贤才。

消息传出后,世家之人嗤之以鼻。他们还没落魄到与女子为伍的地步。

世家之人不稀罕进护国公主府,但民间的人稀罕啊。

所以没过几日,护国公主府的大门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面对如此情况,已经成为紫玉亲卫的罗羽叫苦连天,“公主,人太多了,咱公主府容不下这么多人。”

闻言之玉微微挑眉,从书桌上抽出了一张纸递给罗羽。

“工部那边传来消息,说活字印刷术差不多成熟了。你把这个拿去给他们,让他们印个三百份回来。”

“吩咐下去,想要进我护国公主府者,必须经过考试。 ”

“考试明日午时开始,想要进我护国公主府者,明日自行来府上。”

罗羽接过之玉递来的纸,心中舒了口气,“是,公主。”

罗羽下去后,之玉头都不抬,朝外面吩咐道:“来人,去唐国公府,把他家的二公子请来。”

“就说本宫有要事找他。 ”

“是,公主。”

“臣李世民,拜见护国公主。”

一个时辰后,一身华服,意气风发的少年李世民出现在书房中。

听到李世民的声音,之玉把头从奏中抬起,眼神略带怪异的打量了李世民一眼。

以前虽然见过李世民几面,但从未仔细打量过他,如今看来,啧啧啧,不愧是二凤,这气运........ 比之刘秀也丝毫不差嘛。

想到刘秀,之玉不免想到了她风调雨顺,粮食丰收的大宁。

也不知把二凤派去司农,会不会有同样的效果.......

想到此处,之玉只觉眼前一亮,李世民,李世民......,他这名字里面都带民。

农民和什么打交道,那自然是土地,自然是粮食。

把他派去司农,定然不会出错。

也许是之玉的眼神太过于炙热,李世民被她这么盯着,下意识的往后退了几步。

公主的这眼神,看着咋有点怪呢?

系统:“之玉,你以为李世民有刘秀好忽悠?”

“人家刘秀愿意司农,是因为他本身就是农民,对种地有莫名的热爱。”

“李世民出身陇西贵族,是唐国公的儿子,怕是稻谷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你让他家去种地,想想都不可能的好吗?”

之玉肆意一笑,“不试一试,你怎么知道不行呢?”

“万一李世民就喜欢种地呢?”

系统:“.............”

“之玉,祝你好运。”

在脑中与系统断了对话后,之玉笑意盈盈的看向李世民。

“你来了。”

李世民有些紧张的点头,“听闻公主有要事吩咐臣?”

之玉颔首,“是有事情要吩咐你。”

“本宫匆匆把你招来,没打扰到你学习吧?”

李世民摇头,尚且稚嫩的脸上满是认真之色,“臣的先生有事休假了,这几日臣都是闲赋在家的。”

之玉点头,“如此便好。”

“本宫府中近日事情有点多,手下的人忙不过来,所以思来想去,便派人去国公府把你叫来帮忙了。”

李世民拱手,一脸恭敬的道:“但凭公主吩咐。”

听到李世民的话,之玉淡淡一笑,抬手轻轻拍了拍。

不一会,几个丫鬟端着一件粗布衣服鱼贯而入。

李世民有些不明所以,一脸懵的看向之玉。

之玉招手,让丫鬟把衣服递给李世民。这才解释道:“近日本宫招贤纳才,府中来了不少人。”

“本宫政务繁忙,无法考察这些人的人品和学识如何,所以.....,此事就麻烦你了。”

说着之玉看向李世民手中的粗布麻衣,“这些人大多出身贫寒,你要考察他们,就不能穿得太过于招摇。”

李世民点头,看着手中的衣服道:“公主是想让我加入他们,让他们在我面前暴露本性。”

之玉点头,“正是如此。”

“如今我执掌政务,手下的人,不但学识要好,人品也要贵重才行。”

“不然岂不误国误民?”

听到之玉的话,李世民瞬间觉得自己任务重大,他抓紧手中的衣服,对之玉拱手保证道:

“公主放心,臣定会潜藏在人群中,考察清楚这些人的品性。”

之玉颔首,“好,那就多谢了。”

“你几日你就留在公主府,与考试的人才同吃同睡吧。”

“唐国公那边,我派人去说。”

觉得自己被委以重任的李世民点了点头, 双眼亮晶晶的道:“是,公主。”

之玉欣慰的点头:“那你先下去换衣服吧。“

”记住,从现在开始,你只是一个出生民间的百姓,不是什么唐国公府的二公子,也不认识本宫。“

李世民点头,眼里满是激动:公主放心,世民定会与他们打成一团,替公主挑选人才。”

李世民说到做到,当天晚上,他就住进护国公主府准备的地方,与那些前来投奔的人才打成一片。

看到突然出现的李世民,众人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便移开了视线,把目光放到了手中的书本上。

李世民见众人不理会他也不气馁,找了一个隔他相近的人便打开了话匣子。

“这位仁兄,你这是在看什么书?”

男子眼神都没给李世民一个:“公主府的人说了,明天要考试,考过了才能留在公主府。”

闻言李世民了然的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仁兄,你在看什么书,能给弟弟推荐些吗吗?”

许是嫌李世民话太多,男子把书合上,露出了书的封面,“小兄弟,我只是随便看看,公主府的人并没说要考什么。”

李世民放眼看去,便见书的右边写了《春秋》二字。

李世民淡淡一笑:”原来仁兄在看《春秋》。\"

男子点头:”听说前几年的科举有考《春秋》的内容,所以我随便看看。“

说完男子看了一眼手中空空如也的李世民,略带疑惑的道:”贤弟,你怎么没带书来?你没收到公主府的通知吗?“

李世民苦笑,装出了一脸无奈的样子:”仁兄,愚弟家贫,买不起书。“

”愚弟一般都是去书局租书看,没能力把书带回家。“

听到李世民的话,房间中的众人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这年头,能识得几个字已是不易,谁家又买得起几本书呢?

八人的房间里,唯有一人略带怀疑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并不怎么相信他的话。

这新来的小伙子,虽说穿了一身粗布衣服,但他那通身的气质,一看就是大家族培养出来的。

贫苦人家,可养不出如此有灵气的人。

同时此人心中有些纳闷,眼前之人既然是富家公子,为何要做贫苦打扮呢?

公主府招纳贤才,并没有门第要求,这就说明,眼前的人,完全不用打扮成现在这个样子才对。

与众人聊了一会,李世民俨然发现了一个问题,大家此时都忙着看书,并不是很想理他。

见此他尴尬的笑了笑,借口要出去透气 ,便离开了房间。

大家没把李世民的离开当回事,他走后,几人继续低下,争分夺秒的温习书本上的知识。

李世民离开房间后,来到了庭院中,此时整个庭院灯火通明,每个房间的窗户都是亮着的。

在无人处,他叹了口气,他懂出身贫寒的人,对出人头地的执着。也懂他们的无奈,所以他不愿打扰他们。

公主让他考察这些人的人品,他觉得,还是考试结束后他再观察吧,这一夜的时间,他要留给这些努力奋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