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和姜煜去时,小心些!”唐幼鱼叮嘱道。

如果姜煜和仓羽真的决定探秘皇陵,她也不好阻止。

他们是她的朋友、伙伴,有些事,她可以劝,但不能强行改变他们的决定。

他们肯定有他们做事的理由。

况且照目前来看,云城局势会变得越加复杂,这种情况下多掌握一些信息,对于自保会更加有利。

“放心好了,我们只是去弄清皇陵里的那股气息是怎么回事,不会硬来的。”仓羽保证道。

仓羽在书院住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又飞了出去。

唐幼鱼她们今天正式上课。

丙班一共有学生三十五名,二十名男生,十五名女生,年龄都在十三至十五岁之间。

要么出身权贵,要么亲朋、故旧是权贵。

唐幼鱼觉得自己在这个班有些“高攀”了。

毕竟她只是一介平民,也没什么背景。

黄级班的课程很丰富,除了琴、棋、书、画、文这些基础课程,还有算术、种植、刺绣、武功、制造课程。

当然学的都是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兴趣和发现特长,等到了玄级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或几样进行精进学习。

对学生成绩要求并不高,只要合格即可。

挺适合她这种不上进的学生。

第一天的课很轻松就上完了。

除了秦婉和唐幼鱼,其它同学之间或熟识或认识,很快分成好几个小群体。

放学时,三三两两一起,也有人对她俩进行隐秘的打量,显然对她们的身份好奇。

也有那大胆的,直接问她们是哪家的姑娘。

“玄阴侯府的。”身为八大世家之一的嫡女,秦婉在同学间的身份算高的。

玄阴侯府大小姐回了云城的消息,许多人家也略有耳闻,有同学早就得知了这个消息,现在能有幸结识,自是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因此,许多女同学上前与秦婉凑近乎。

甚至男同学也试图与她说话。

因唐幼鱼与秦婉是一起的,众人对她身份也很好奇。

这个没什么好隐瞒和介意的。

唐幼鱼如实回答她来自唐家。

众人拧眉深思,没听说过什么唐家。

看她与秦婉的关系,估计是玄阴侯府的亲戚吧。

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有时不用过多解释,别人就对她们的关系进行了联想。

毕竟日后要一个班上课,秦婉并不排斥这些人的示好。

只是她始终拽着唐幼鱼的袖子,弄得唐幼鱼也被围在人群当中。

除了秦婉这个秦家嫡女,白家、卢家也有姑娘在这个班里,一个是白家主文信候嫡次子的嫡女白瑾萱,一个是卢家主文阳候庶子的嫡女卢莹莹。

另就是现任胡家主武阳候的小儿子—胡伟琮也与她们同班。

经此,大家算是彼此有了初步认识。

接下来几天,唐幼鱼发现,他们班同学都还不错,至少没有如容芷月那般盛气凌人、以权压人的。

有些人虽为人冷淡,如白家的白瑾萱,也是性格使然,并不惹人讨厌。

一晃八天过去,到了旬休的日子。

被圈了许久的学生如鸟归林,纷纷坐上回家的马车。

张苗驾车,胡天阳随行,来接唐幼鱼。

胡天阳的视线在与他们道别的胡伟琮身上停留了一瞬,很快收回。

还是被敏感的唐幼鱼发现了。

“那是我同学,武阳候的嫡幼子。没想到吧,我现在也结识了不少世家子弟呢。”

“还是姑娘厉害!如此一来,我也不必担心姑娘以后惹出什么处理不了的麻烦了,毕竟您还有这么厉害的同学可以撑腰。”胡天阳调侃道。

“哼,想得美。该你操心的还要操心,你可不能置身事外。”唐幼鱼故意傲娇道。

听到唐幼鱼耍赖的话,胡天阳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

看吧,姑娘还是更信心自己,自己的地位岂是那些同学可比的。

等陈景川主仆出来,上了另一辆马车,一行人才起程回家。

家中也因为唐幼鱼他们的回归打破了原有的静谧,变得热闹起来。

董其、李茧也不知打哪冒了出来。

姜煜和仓羽算到唐幼鱼今天回家,也在傍晚前匆匆从外面回来。

负责厨房的朱婶从早上就在准备,都是唐幼鱼爱吃的大菜,摆了满满一大桌。

唐幼鱼自不会吃独食,将菜分成两桌,从唐家庄过来的人一桌,其余人一桌。

因为不同班,且男女有别,唐幼鱼在书院很少遇到陈景川,即使遇到俩人也只是打个招呼。

现在同桌吃饭,自然会问起他在书院的情况。

考上上京书院的,基本都是家中没有权势,没有能力拿到入学名帖的,像容芷月那样的毕竟是少数。

因为黄级甲乙班的学生大多出身平常,学生间比拼的也只是谁学问更高、谁更努力。

陈景川虽然容易犯浑,但甲乙班进度跟丙丁班不同,对学生要求较高,为了跟上进度,他的精力大多放在学习上,也就少了许多犯浑的机会。

不过,甲乙班的学生也没少闹笑话就是了。

比如有个学生接了种植的任务——给菜地除草,因为接任务时没认真听,误将菜当草给拨了不少,不得以只能自己买菜种补种。

有还有个同学接了喂养奶牛的任务,结果喂错了草,导致奶牛拉肚子,为怕奶牛出问题,在牛棚守了一夜。

大家听得乐呵,唐幼鱼却有所感,这才是真真切切地体验生活!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养活自己,才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体现吧!

甲乙班也有女生,但很少,加起来不超过十人,虽不是来自世家大族,但也具是家学渊源,至少父、兄辈出过读书人,平常女孩哪有机会接触到书本,更何况积累足够的学问考入上京书院。

席间,陈景川还讲了一个小道消息,书院的学生每学期都有实践课,也就是到书院的产业里帮忙干活,虽然没有工钱,但完不成实践课期末考核是绝对通不过的。以往每位学生的实践课为二十天,但这学期增加到了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