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青州雪 > 第114章 疑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骁舟闻言,也不与他客气,飞快站直了身体,朗声道:“多谢皇叔。”

明砚舟隐隐勾起唇角又放下,只垂下眼,安静地站在身后。

荣成帝见到他似十分高兴,快步走下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不逾如今可是大好了?”

“回陛下的话,虽未痊愈,但比从前已好上许多。”明砚舟言语之中恭敬之意明显。

“好啊!”荣成帝慈爱地看着他,笑道:“子谦该骂,你在清河郡遭了难倒是记得上折子求朕替你查,不逾醒来如此重要之事,为何不上折子告知于朕?”

明骁舟吊儿郎当地作了一揖:“皇叔,我想着不逾回来,亲自站在您面前,会让您更为高兴!”

荣成帝朗声一笑:“这倒是被你小子说中了!”

他似想起什么,又道:“清河郡那伙贼人,可有查到什么线索?”

明骁舟闻言顿时垮了脸,他语气抱怨:“皇叔,我哪有这个能耐……”

荣成帝闻言,作势摇了摇头:“你啊,整日留恋烟花柳巷,成何体统!让你做官,你也不肯,真是拿你没办法!”

却丝毫不提明砚舟官职之事。

他慢慢踱回桌案之后,话锋一转:“不逾,你昨日怎会在城门处遇见索绰罗衍的?”

明砚舟闻言,不紧不慢地拜倒:“回陛下,彼时我正从清河郡回到汴京,在城门外等待查验路引通行。恰逢突厥使臣与我大胤的几位大人起了冲突,言语之间多有侮辱。我虽沉疴在身,却也不能眼睁睁瞧着他们如此折辱我大胤朝臣与百姓,是以冲动之下,便与使臣大人交了手!”

他面上似带着无限愧疚:“陛下,此事是我未曾深思熟虑,得罪了索绰罗衍大人,兄长已告知我其中的利害关系。”

“哦?那你可觉得自己做错了?”

明砚舟抬起头,眉眼凛凛:“未曾!”

荣成帝听到此处,只觉得他愚忠又莽撞,笑道:“你倒是硬气。”

“陛下,我不觉得自己做错,但又不愿耽误两国邦交,是以这罪,我认!”

荣成帝见他神情不似作伪,面上笑意渐深:“你又何罪之有?”

明砚舟闻言,猝然抬头,眼中满含诧异之色,明骁舟余光中望见,不由勾起一丝笑意。

荣成帝见他如此,心下更是满意:“城门外的事,朕俱已听闻。若彼时你未曾出头,那我大胤这脸面,算是丢尽了!”

他笑起来:“是以,不逾啊,你非但无罪,反而有功!”

一旁的明骁舟此刻似乎才清醒,他喜不自胜:“皇叔,您方才说得可是真的?”

“朕金口玉言,怎会有假?”荣成帝朗声一笑,转身面向明砚舟:“不逾,你可有想要的东西?”

明砚舟看着他,面上神情隐隐动容,他又俯身拜倒:“陛下不怪罪我,已是我天大的福分,再不敢奢求其他!”

荣成帝闻言极为开怀,他颔首道:“好啊好啊,兄长得子如此,是他的福气,也是我大胤的福气!”

说完,他又道:“不过,这奖赏还是要给的,你如今若是一时不知想要什么,那便留着,想起要什么赏赐之时,再来同朕说!”

“多谢陛下。”

三人寒暄至此,荣成帝便请陈让替二人看了座。

养心殿中炭火足,明砚舟便解了氅衣交给一旁的内侍,随后在荣成帝下首落座。

他面色因敷了粉,显得苍白许多。

荣成帝见状,关心道:“不逾,朕观你面色,似是这病症仍然沉重,还是让御医来替你瞧一瞧吧。”

明砚舟颔首应好,随后余光中便瞧见有内侍推门而去。

他心中冷笑,这荣成帝面上一派舐犊情深,实则疑心甚重!

明砚舟垂下眼,端起茶盏,看似抿了口茶,实际却丝毫未动。

荣成帝看着他,身形消瘦不似作假,面色也稍有苍白,眸色渐深。

片刻之后,便有御医跟着内侍而来。

明砚舟本就不欲躲,他身体至今仍未完全恢复此乃实情。

御医仔细替他把了脉之后,才起身道:“殿下目前气血仍亏,还需静养。”

荣成帝一脸关怀之色:“有何良药可医?”

“微臣知晓一方子,可供殿下调养之用。”

“那还等什么,快快开来交给不逾,病症在身,只会越拖越重,莫要再耽搁了!”

“是。”那御医领命而去。

荣成帝这才放下心,他神情殷切:“不逾啊,以后凡事多顾虑些自己的身体,此次比试未曾受伤还好,若受了伤,朕如何向你父亲交代!以后莫要让朕担心,明白吗?”

明砚舟忙起身应“是”。

二人又恭敬地听着荣成帝嘱咐了几句,这才起身,告辞离去。

“明日朕在宫中设宴招待突厥使臣,替你二人留了位置,可莫要忘了。”荣成帝温声道,见二人颔首,才笑着让他们退下。

见二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荣成帝收回目光。

古齐月端着茶盏上前来,置于桌案一角。

茶香扑鼻。

荣成帝执起笔,笑道:“你如今这茶倒是沏得越来越好。”

“陛下谬赞。”古齐月微微俯身,面上全然是恭敬之意。

“朕夸你,你便受着,何以如此谦虚?”

古齐月见他面色愉悦,笑道:“陛下金口玉言,想来奴婢这茶,定然是合您口味的。”

荣成帝抬起手,朝他点了点:“你啊,同谁学的如此油嘴滑舌?”

说完也不等他回答,便笑起来:“你瞧不逾,如今可还信得过?”

古齐月沉默半晌,才开口道:“陛下,奴婢觉得殿下既能在城门处为维护大胤的颜面,而与突厥使臣比试,瞧着似乎并不像坊间传言一般。”

“你也作如此想?”

“当年之事,奴婢知之甚少。是以这话仅是奴婢的愚蠢之言,当不得真的。”

荣成帝见他如此,不由嗤笑:“你如今在朕面前倒是圆滑起来了?”

古齐月忙拜倒:“陛下恕罪。”

“起来,朕又未曾怪罪于你。”荣成帝笑道:“只是你方才所言,甚是有理。”

古齐月站在一旁替他研墨。

荣成帝执起笔,蘸了蘸墨,却久久不落,古齐月也不说话。

耳边只有墨锭研磨的沙沙之声。

荣成帝叹了口气:“这天降大雪,金矿已在路上耽搁了许久,可知何时会到?”

“想来也快了,这几日冰雪消融,奴婢再派人去送个信儿,让那些士兵抓紧些。”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