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雷娃子看着远去的那些宋人,不禁轻哼一声:“这么急的河水,人还想着活?你们去了下游也是捞尸体。”

转念间又想起那些逃走的矿工,心中不由一股冷意袭来,自己这次回去,该如何向二老爷和干爹交代啊。

无奈之下,也只能将怒火发泄在界河上的那条绳索之上。当即令人砍断绳索,随即愤愤然的带着残存的手下向着矿山方向走去。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也从东边的山顶上升了起来。

炙热的阳光倾洒在孟州的身上,却感觉不到一丝的暖意。

整整两个时辰过去了,他们这些人足足沿河寻找了五六里的路程,都没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孟虞侯,您看这……。”身边的一名小校看着周围疲惫不堪的一众军士,不禁想出言劝说几句。

谁知,孟州闻言猛然转头,瞪着通红的双眼质问对方:“你说什么?是不是忘了张郎君是怎么掩护咱们,逃到这边的?还是说,你根本就是个没心没肺的东西。去你么的!”

他说的心头火气,抬腿就是一脚,直踹的那名小校连退了数步,最终站立不稳“噗通”一声坐在地上。

旁边几人见孟州还要冲上前去,立即从后面拦腰抱住对方,不让其再向前一步。

“孟虞侯,冷静,孟虞侯,冷静啊!”

“孟虞侯,这位兄弟也是担心您的身体,绝无其他的意思。”

孟州挣扎了几次,都没能挣脱几人的纠缠,也只能恨恨的“呸”了一声,转身继续向下游找去。

与此同时,就在孟州身后的山坳里,正有一支商队沿着山间小路向北前行。

颠簸的车厢内,一个十二三岁左右的半大小子,正眉头紧蹙的看着昏迷不醒的张义,而一旁一位面色和善的中年人,正从小瓶子拿出一颗药丸。

“小豹子,把他扶起来。”

小豹子倒也乖巧,让张义斜躺在自己怀里,中年人这才将药丸塞进张义的嘴里。又在两颊一通揉捏,眼看着药丸被吞了下去。这才说道:“行了,让他躺下吧。”

等小豹子把张义放平,这才转头对中年人说道:“赤骨叔,这就算保住性命了吧?”

赤骨看了看张义那苍白的面色,摇了摇头:“说不准啊,看他自己的运道吧。”

小豹子还想说些什么,赤骨摆了摆手:“行了,我还要看着商队呢,你留下来照顾他吧。”

说完,就掀开帘子跳了下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张义悠悠转醒,还没等他看清周遭环境,就见一个半大小子将脑袋凑了过来。

“唉,你醒了啊!”

张义虚弱的点了点头:“这,这是哪里啊?”

“咱们刚过了顺安州,前面就是安德州境了。”

安德州,安德州?怎么这么熟悉啊?张义心里如是想着。

终究没有头绪,这才问道:“那咱们距离凭祥关有远啊?”

“早就过了,凭祥关在南边呢,咱们都走出很远了,现在车队正往北走。”

张义只能无奈点头,也不知道孟州那些人见不到自己,会急成什么样子。还有远在邕州的曹宇婷……,哎!

“你怎么称呼?”

“我叫韦豹,人家都叫我小豹子。你呢?你叫什么?”

张义在自报了姓名后,才问起自己怎么会在这里。

经过韦豹的讲述这才知道,这个商队本是去安德州送货的,刚才在界河岸边取水的时候,恰巧发现被河水冲上河滩的张义。韦豹见人还活着,就把他背了回来,请商队的东家赤骨救治。

张义这才想起自己身上的装备,尤其是李显龙的人头,自己还打算送到官家那里换赏赐呢。

韦豹看张义左右寻找,就从身后拿出一个行囊。

“你是在找这个吧?”

张义眼睛一亮,就点了点头。

只听韦豹继续说道:“李显龙的人头是你砍下来的吗?”

终究不知道对方底细,张义只能随意说道:“是我在逃跑的路上捡到的。”

韦豹又继续追问:“那你知道是谁杀了李显龙吗?”

见张义摇头,韦豹这才面露失望之色:“好吧。”

说完,对方就不再言语,靠在车厢上想着心事。

张义也借此机会,筹谋怎么离开这里。如今廖翔那些人还在凭祥关等着自己,还有曹宇婷在邕州也不知道事情做的如何了。

“韦豹兄弟,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凭祥关?”

韦豹摇了摇头:“不知道呢,这要问赤骨叔,他是商队的东家,去哪儿都是他说了算。”

闻言,张义伸开双手,就打算坐起来。只是身体刚支撑到一半,就无力的倒了下去。

韦豹见此,忙按住他的肩膀:“唉,你现在可不能动,刚才赤骨叔还说了呢,你这条命算是保住了,只是要想痊愈,至少还要半个月的时间。”

这番话,听到张义的耳朵里,不禁一个劲的咧嘴,半个月?要是等上半个月,那黄花菜都凉了。

这时,车厢的门帘被人掀开,就见一位面貌和善的中年人,正看向自己。

“呦,醒了啊。”

听韦豹叫了一声赤骨叔,张义忙向赤骨点了下头:“多谢大叔救命之恩。”

等赤骨钻进了车厢,这才摆了摆手:“举手之劳而已。”

随即又指着装着李显龙人头的包裹说道:“小伙子,前面就是安德州了,虽然算是咱们大宋的国土,却受交趾管辖,所以这颗交趾将军的人头,却是留不得的。”

张义闻言,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只是心中好奇,这两位怎么都认识李显龙?

虽然有些不舍,但还是点头说道:“全凭赤骨叔处置就是。”

得了张义的允许,赤骨才从包裹里掏出那颗头颅,又欣赏了一下,这才掀开门帘扔进路边的草丛里。

此时,张义突然想起了什么,安德州?交趾人管辖?咔!侬智高!

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他慌忙问道:“赤骨叔,安德州是不是有位侬知州啊?”

说起侬知州这个称呼,还有一段故事。

在侬智高还小的时候,侬家已经是这一带最大的势力,其父侬存福更是野心膨胀,在此地建立了“长生国”。可是没有多长时间,就被交趾派兵剿灭了。侬存福也被抓到升龙城砍首示众。

随着侬智高的长大,家族的势力也在不断扩大。见时机成熟,他就当众说出了为父报仇与交趾不共在天的誓言。随后,他一边率兵攻打交趾,这边又派人去联合大宋。只可惜,当时大宋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北方,对西南一地的土王完全没有兴趣。在屡次碰壁后,侬智高干脆举起大旗,建立了所谓的大历国。

没多少日子,消息就传到了交趾国内。

作为实际管辖这片土地的交趾国,自然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就派出大军将这个大历国剿灭了,侬智高本人也被押到升龙城受审。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侬智高会像其父侬存福那样,被拉到城外砍首示众的时候,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居然被交趾国主李德政放了回来。

不仅如此,还授以侬智高广源州知州,划雷、火、戚、婆四洞及思琅州归其管理。

所以,张义问出刚才这句话的意思,不仅是要确认是不是那个侬智高,还有试探赤骨叔立场的意思在里面。

果不其然,赤骨叔脸色立即阴沉了下来。

“你这年轻人,好不会说话。什么侬知州?那是交趾国主硬塞给侬首领的。我们却是不认的。”

张义见对方的表情不似作假,这才一脸歉意的说道:“是小子失礼了,还请赤骨叔莫要恼怒。”

赤骨也懒得跟张义计较,又检查了一下他的身体,便点了点头:“还行,在修养些日子,你就能够康复了。”

随即就问起了张义的身世来历。

张义知道自己的口音骗不了人,就推说自己是北方学子,受了先生指派来广南西路游历。没想到却被交趾人抓去了矿山挖矿,幸好遇到宋军过境营救,这才得以从矿场跑了出来,又在过河的时候,掉进了水里。

赤骨叔若有所思的点了下头:“你既然是北方的,等养好了伤,就回去吧。咱们这块地方不太平,不是你一个书生能久待的。”

见赤骨要转身下车,张义忙开口询问:“赤骨叔,咱们什么时候能去凭祥关或者邕州啊。”

“凭祥关?你去那里做什么?”赤骨实在不太理解,一个书生总想着往边关跑什么。

张义几乎是张口就来:“那里有我的救命恩人呢,小子想着去感谢一番。”

赤骨摇了摇头:“近期都不会路过凭祥关了,邕州却是要去的,半个月后吧。”

说完,就不再搭理张义,转身跳下了车厢。

凭祥关,军营。

等孟州带人回来,已经是夕阳西下了。

他刚走进军营,留守的廖翔梁丰就迎了出来,在人群中寻找了半天,也没看见张义的影子。

“还没找到?”

孟州颓废的摇了摇头:“属下顺着界河一路找到了永平寨,都没发现郎君的影子。”

闻言,廖翔不禁仰天长叹,随即就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可如何是好啊。回到了京城,又该如何向官家交代啊。”

梁丰更是心中大急,他是在庄子里住过些日子的,对张义那些隐秘的事情,也知道的更多。由此,比旁人更知道张义对于官家甚至大宋意味着什么。

恨恨的跺了一脚:“我再去找找,堂堂的大活人,没道理说没就没了啊。”

不等他走出几步,廖翔就在其身后大喊一声:“梁丰,你给本官回来!”

梁丰不忿的转头回望,大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架势。

廖翔这才轻声安抚:“你自己去又有什么用,万一郎君飘到了河对岸呢,你只能看着干着急。”

说完,就把几人带进大帐,指着地图上的界河:“我给你们三十人,分为五队,每队再带上一名郎中,以便发现郎君能及时施救。你们各队负责一段河道,带齐了绳索武器就出发。”

只过了一盏茶的时间,五个负责搜寻的小队就组建完毕。

看着众人离开军营的背影,廖翔在心中默默祈祷:郎君,你可千万别有什么闪失啊。

与此同时,张义这边的商队,也进入了一座县城内。

听着外面来自赤骨的吆喝声,韦豹兴奋的对张义说道:“张大哥,安德州到了。”

随即就搀扶着张义下了牛车。

等双脚落了地,张义才转头四望,尽管已经时至傍晚,街上依旧是人流如织的场景,从路人在行走间有说有笑的样子,能看出侬智高这个首领治理地方,还是有些本事的。

稍后,他就被韦豹领进了一间客栈。考虑到张义的身体,那位面善心更热的赤骨叔,特意在一楼给他安排了一个房间。

“多谢赤骨叔了,多谢韦兄弟。”这句话张义倒是发自肺腑,如果不是这两位的搭救,自己恐怕早就被林间的野兽啃食成一堆白骨。

那位赤骨叔丝毫没有居功的意思,随意的摆了摆手:“也是举手之劳而已,算不得什么。”

随后,交代了几句,说是晚上会让人送来吃食,就走出房间去后院安排货物去了。

等饭的当口,张义就问起了韦豹的身世。

原来韦豹的父母家人,在交趾军进寨子劫掠的时候,都被杀害了。同一个寨子的赤骨叔见他可怜,就把他留在了身边。这一晃七八年就过去了,待这个孩子如同己出。

听了对方的身世,张义也是一阵的唏嘘感叹。随后就看着韦豹问道:“那你现在也是商队的一员,不用去后面帮着理货吗?”

闻言,韦豹就撅起了嘴:“赤骨叔说了,我岁数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只让我跟着到处跑,赶车搬货的差事,却是不让做的。”

张义看着对方仿佛受了很大委屈的样子,不禁会心一笑,想起了以前老人说的一句话:年轻人总怕别人说他小,可等到老了,又怕人家说他老。

也不知韦豹又想起了什么,看向张义好奇的问道:“张大哥,学问好学吗?”

“学问?”张义一时没明白对方的意思。

韦豹连忙用手比划:“就是写个字啊,算个账的那些学问。”

临了还怕张义不明白,就解释道:“赤骨叔每天都要忙到很晚呢,写写画画还要记账,要是俺学会了,就能给他分担一些。”

张义想了想,自己那几笔如同狗啃的字,就别拿出来显眼了。倒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可以教给对方。想必在这个小小的商队里,也足够用了。

随即,就说出了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