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清穿,我在后宫混日子 > 第402章 万琉哈氏1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养孩子的后宫哪里有精神宫斗?

基本人手一娃,甚至有那身子好的,手里两三个娃都是常态。

虽然跟着伺候的人不少,但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岂有不疼的道理。

再加上如今孩子确实太多,宫里合适有经验的嬷嬷就不太够分,一个娘娘手里约莫着也就两个得用的,其余的大宫女等都是未生养过的,难免有些手忙脚乱。

在这样的情况下,娘娘们不得不亲身上阵,除了不用喂奶和晚上起夜,白天里孩子们都是在自家额娘眼皮子底下玩的。

看一天的孩子,哪里还有精神伺候皇上。

后宫人如今都巴不得禾卿可以留住康熙呢。

曾经最讨厌盛宠的孝庄也是这么想的。

禾卿得宠这么多年,才开怀,可见不是什么适合怀孕的体质,多陪陪孙子也好,后宫可真的是住不下了。

不过,她们想歇着,禾卿难道就不想了吗?

康熙有多精力旺盛大家都是知道的,即便是她怀孕了,康熙每每也要闹上一阵子,虽然她也是舒坦的,但孕妇脾气多变,如今有些不耐烦了。

正巧系统四处乱窜,得知太皇太后孝庄如今在为养重孙发愁。

禾卿看着脚下的羊绒毯,笑了起来。

如今虽然是年下,忙碌之余康熙总不忘来永寿宫看一看。便是什么都不做,看着禾卿在一旁闲适的身影就觉得安心。

“玄烨你瞧 这毯子,是不是柔软舒适。”

自从禾卿有孕后,一应物件都是最好的。就连这进贡的绒毯,都是除了太皇太后和太后处,便也只有禾卿这里有。

康熙随手摸了一把:“是不错,卿卿皮肤娇嫩,朕觉的这毯子还是有些粗糙了。”

“可惜这样保暖的东西是个毯子,为何没人想办法在把他做的精细些,弄成衣服呢?咱们大清难道还缺手巧的工人了?再不济,有工具也好。”

经过这么多世界的历练,禾卿已经成功的从自己研究挣功劳,变成了动动嘴提供思路挣功劳了。

主打一个活儿一点不能多干。

禾卿的话给了康熙很大的启示。这羊毛在草原是最不值钱也是最多的东西。

说做就做,康熙亲了禾卿两口,就赶到了慈宁宫。

此时,太皇太后正坐在软垫上跟太后说近来的开支越发大的问题。

太后哪里懂这些,她自进宫后就没得过宠,也没接手过宫务。一直都在孝庄的庇佑下老老实实,好吃好喝的闲散着过日子。

如今乍一听开支变大,太后的内心想法并不是发愁,而是在想:不会要克扣她的伙食吧?

这两人的思维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但驴唇不对马嘴的,也是聊了半个时辰。

康熙的到来让太后松了口气,刚才顾左右而言他的,不就是为了不降低伙食标准吗?

好在便宜儿子来了。这儿子虽然不是亲的,但要面子的紧,一定不会苛待了她这个老太太的。

看着两个人像是有话要说,太后连忙就跑了。

康熙甚至都阻止不及,其实,太后也是可以给出一些意见的。

“算了,琪琪格也没甚这些心思,随她去吧。”

孝庄有些好笑的看着不顾形象跑的飞快的太后,卸下了精神靠在了软枕上。

“玄烨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现在差不多已经是平常太皇太后休息的时间了。

“玛嬷,今儿孙儿在锦嫔那里有了一些想法,不知是不是能得用,便来跟玛嬷商量一番。”

康熙端起杯子抿了一口,已经被禾卿养的越发刁钻的口味让他又放了回去。

这茶太浓了,不适合养生。

想着卿卿的嘱咐,他选择暂时渴着。

“哦?说来听听?”

孝庄有了些兴趣,对于这位即使盛宠也有分寸的锦嫔,她还是不反感的。

“是羊绒。玛嬷,羊绒毯保暖又舒适若是可以制成衣服,岂不是方便的多?”

孝庄拨弄着怀里的玉如意的手顿了一下。

“咦?其实和皮子是差不多的道理,只是咱们从来没用过单纯的羊毛做衣服。”

她觉得可行,便立刻执笔写信回去。

康熙也开始四处寻找有巧思有能力的绣娘,拿了宫中暂有的羊毛,做起了实验。

这个年康熙和孝庄过的稀碎,不仅是正经事,还有宫里的阿哥公主们,小金库都快被赏光了。

这一年到头,俩人攒的那些好玩意儿,一个年里又花出去了。

这让两位巨头十分的心疼。

虽然祭祀时看着乌央央跪一片的孩子十分的自得,可宫宴上挨个讨赏的时候,就觉得也没那么可爱了。

眼下不仅后宫和平,前朝更是和平。

主要是皇上的孩子太多了,大臣们是又参政又经商,皇上那边催的也急,大臣们经商的赋税又高。

实在是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三个用,连自家府里的美娇娘都顾不得了,哪里有空跟别人斗智斗勇。

大臣们经商合法化后,禾卿悄摸摸传信给家里,叫人往海外发展发展。

尤其是去广东等地,高价收购那些流入大清的阿芙蓉制成的膏品。

找能工巧匠用随处可见的烂木头拾掇拾掇,刻上上帝等西洋教会的图案。再弄的神圣一些,直接又出口给了洋人。

你还别说,这法子成本低廉不说,又因着盒子上的图案,十分受欢迎。

尤其是禾卿还叫人在这一批盒子,一百个里面,有一个隐藏款。

那边是膏体被吸食干净后,有一个西方传统的神像。

只不过是残缺的。

工人们把这神像分成了十份,只是永远少了一个胳膊,因为禾卿特意吩咐,不要刻这个。

就叫他们集,又永远集不齐。

集不齐,那就是心不诚,得不到上帝的庇佑。那就是买的不够多,吸的不够多,得不到神的认可。

这一想法也被康熙学了去,再给臣子的赏赐,也用了这一方法。

集齐十二星宫,能找皇上兑换一份大礼。

但是皇上发的小奖励,都是随机的。

为着那块大礼的“饼”,这些大臣也是卯足了劲儿的努力。

禾卿得到了康熙和孝庄的一大波赏赐,为了她这个聪明的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