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谁像我爱你 > 第131章 暑假前的二三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当时说让你全权负责校外的业务,自然也包括人手方面的。既然预料到了订单量会暴涨,为什么不招多几个人呢?”

“这不是……我想着大不了我也去帮忙配货,三个人总归是干得完的,还节省了一个人的工资。”

“你这想法逆大天了,你知道不?”张煜无语,他想了想,突然问道:“你知道什么叫人才储备吗?”

“人才储备?”李建民喃喃道,只看这四个字的话,倒是能大概理解它的意思。

“对,人才储备。”张煜弹弹手指上的烟灰:“打个比方,他们兄弟俩每天配五十单,平均一天一百单,你要配几个人?”

李建民愣了一下:“不算我的话,他们兄弟俩就够了啊,刚好一百单。”

“错了,理想状态是三到四个人。”张煜正经道:“多出来的这一到两人,就是我说的人才储备。他们的作用就是在突发情况下能无缝衔接溢出的工作量的,包括有人辞职、工作量骤增等特殊情况。”

“一个成熟且健康的企业,人才储备是作为正常运转的一环的。而且不是出现突发情况才去进行储备,人才储备的意义在于它的前瞻性和及时性,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无论出现何种变故都能确保运营。”

张煜伸手拍了拍旁边恍然大悟的李建民,语重心长地说:“李哥,这句话我第三次说了,校外的业务我全权交给你。该增加人手就增加人手,该租仓库租仓库,不需要你操心成本的事情。说句难听点的,哪怕当天的营收的赤字都没关系,但我们不能让米团网的运行出现瘫痪,这对我们的口碑是很大的打击。”

他这话其实半真半假,但唬一唬李建民这样老实的大哥哥确实够用了,因为他没有那么多心眼子。张煜的话里说得很明白了,话里话外对他的信任也让他在感动的同时又有些羞愧。李建民有些哽咽,只能红着眼点了点头。

接下来张煜又花了一些时间,给李建民讲了一些提高效率的方法,看着他们这样一单一单的配货,他感觉自己都要犯痔疮了。比如专人专地,招了人后每人负责一块地区,后台把各个地区的订单筛选归类好,再让商家配合,按照不同地区的订单分类放好,各人只需要取自己负责地区的货物再进行配送就行。

当然就目前而言这种方法还够用,因为米团网的覆盖面还没有很大。如果说以后覆盖到整个省城,哪怕半个,到时候张煜自然有其他方式解决配送问题。

李建民一边听一边点头,只觉得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已然让他受益匪浅。张煜的一些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止一次让他大开眼界,端的是又快又准。

离开出租屋的时候,张煜的心情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李建民受限于时代的眼光和接触面,即便他有着不错的商业头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完全展现出来。张煜既然承诺了校外的业务由他全权负责,自然也会给他试错的空间,这点气量他还是有的。

就当是阵痛的,干事业哪有一帆顺风的,何况这也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

左右无事,难得出来了,张煜自然要带着自己的小媳妇到处逛一逛的。市中心有个庞大的正佳广场,占地有40万左右平方米,更是深入到地下三层,是一座不折不扣的巨型商城,张煜的目标正是那里。

正佳广场位处粤城市中心,人流量自然是不可小觑的。同时由于地段好,知名度高,能在这里开店的普遍租金都不会太便宜,自然商品的价格也会跟着上涨。之前米团网还在发展阶段时,团购业务的主要目标群体大部分以学生为主,他们自然是没有这个消费能力的,所以张煜的主意并没有打到这里来。

现如今米团网的业务能力已经完全成熟,且有了教育局和电视上的宣传,那自然就该考虑以校外用户作为主体了,那么引进一些高品质、高单价的商户也要纳入接下来的计划之中了。

张煜一边带着余子瑶逛街,一边观察着各个门店的人流量和价格,特别是同类型的店铺之间的对比。尽管如此,他今天的重心还是放在陪余子瑶逛街上,小妮子难得和他单独相处,自然是情绪高涨的,张煜不想影响她的心情,因此也只是略微了解,然后默默记在心里。

“夫君,这个好吃,我喜欢这个。”

“这个啊,叫做圣代,其实就是另类的冰淇淋。”张煜轻轻擦掉她嘴角的奶油,举止温柔。

余子瑶眯着小眼睛,像弯弯的月牙儿。

两人边走边吃边逛,余子瑶很少走出校门,偶尔的几次也顶多在学校附近的几条街道逛一逛,自然很多没见过的食物和事物都能引起她的兴趣。毕竟她性子再是恬淡,终归和女孩子一样对新奇的事物总是好奇的。反而是张煜见多识广,几乎什么东西他都多少知道一些,讲解的时候总能收获几个崇拜的眼神。

一路走走逛逛时间倒也过得蛮快,也庆幸正价广场属实够大。一圈下来太阳都已经西沉了,饶是以张煜的体格也是累得够呛。再看余子瑶一脸的满足,一点不见疲惫的模样,张煜只能感慨女生在逛街这个事情上确实有着无限的体力。

走在回去的路上,余子瑶兴奋之情未减,不停地拉着张煜说些她认为有趣的见闻。张煜也强撑精神附和,这种少女姿态的余子瑶进了校门就很难再见到了,自然乐得让她肆意发挥。

进入到五月份之后,米团网再次迎来一次膨胀式的发展,而一切的源头都始于四月底的那次采访报道。首先,更多的商户开始主动寻求合作,以往市场部那种到处奔波的时光已经荡然无存;其次,中大和交大开始消除赤字,仅靠订单的利润已经能实现自给自足。同时,科技大和农大两家分部在市场部两小只的协助下也开始步入正轨,因为有前面报道的缘故,只是稍加宣传就已经得到了巨大的反响。按照两小只的预估,五月中旬基本就能开始运营;最后则是让张煜略有些意外的消息:距离较远的女子大学和在另一个辖区的师范大学,也通过叶泽筠的渠道,表达了希望米团网入驻的意愿。

这对张煜来说绝对是他近期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之一。粤城在2007年总共有二十所大学,如果全部普及到的话,那几乎整个粤城的学生市场都掌握在米团网手中。张煜心里是有一个宏伟的构图的,以华理工为点,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目前正是在第二个阶段当中。把所有大学纳入掌握这件事情张煜不是没有想过,而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这几天张煜显然心情极佳,对待下属和蔼可亲不说,犯点什么小差错他也不介意,而且逮到余子瑶就是一顿猛亲,别说把程晓云等人都整懵了,就连余子瑶都有些疑惑。但是没人能理解他这种快乐的心情从何而来,他自然也没必要去详细解释。

到了五月中旬,科技大和农大的米团网分部正式上线,两小只回来汇报了一下进展,同时张煜从她们口中了解到,这俩所学校的负责人都很配合,而且在构建过程中也没有出现比如抢夺指挥权、培养小团体之类让张煜比较担心的事情,顶多是对部分不理解的决定提出建议或者疑惑,经过两小只的解释后也就接受了。

对此张煜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可是她们的举动和行为又都是张煜乐意见到的。左右挑不出毛病,只能让两小只以刚开始运营保险起见的理由再观察几天,实在没问题就放权让她们自己管理。反正现在张煜家大业大的,哪怕真出了什么差池,他也不介意那点损失。

校外方面,李建民经过张煜提醒,也招募了足够的人手,并且咬咬牙在住房附近租了一小间铺面,用于每日的订单分配和接送货物。对此张煜给他的要求只有两个:第一,不要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管理得有管理的姿态,合理安排好工作就可以;第二,抽时间寻找其他辖区可靠的代理点,为后续米团网经营区域的扩张做准备。

目前连同华理工在内已经正式运营的五所高校都是集中在一个辖区的,而且互相之间的距离也不远,两两之间都在半小时左右,最长也不会超过一小时。所以关于所有校外订单都是集中在李建民这个据点中的,虽说订单量还在持续上升中,但扩招人手后倒也不至于忙不过来。不过后面如果其他辖区或者偏远地方的高校也铺开的话,仅靠李建民这边是无法承受的,单单动辄两个小时的路程就已经是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了。

有些事情必须要提前筹划和准备,无论是李建民还是程晓云,他们都还没有成长到能够自主思考这些问题的程度,所以很多事情张煜可以不用动手做,但是脑子却不能停下来。

五月下旬,别的地方还在享受春天最后的温暖时,粤城的夏天已经猛如虎了。和炎热的太阳一起炙烤着学生们的,还有即将到来的期末考,以及长达两个月的暑假。

张纪凯这个学期忙得像头牛一样,他身为米团网交大分部的负责人,上要对接校领导,下要指派员工,同时功课也不敢落下。愁得他头发是一把一把地掉,原来不抽烟的他也开始学会烦躁压抑的时候抽根烟舒缓一下心情了。他性格偏软,但好在员工们都知道他背后还有个孙雨涵。而且俩人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

孙雨涵那性子可就强硬多了,她在协助期间只要抱着熊站在那里不苟言笑的,就连张纪凯自己都大气不敢喘。加上她又是大老板的直属下级,即便在正常运营之后她出现的频率已经低了很多,但余威犹在,倒也没什么不长眼的敢真的和张纪凯对着干。

陈蕊那边就更不用说了,人长得漂亮,手腕也有,而且她充分发挥了女生的优势,组了一支娘子军团,俨然有振臂一呼揭竿而起的气势了。别说员工了,就连部分校领导见着她心里都不免抽搐一下。

张纪凯、陈蕊再加上一个何琳,三人不约而同表达了暑假不回家的想法。前两天都想在暑假期间做好网站维护,虽说放假了学校里没什么学生,订单量肯定也会骤降,不过张煜也理解他们的想法。第一次创业嘛,都是有这种兴奋劲的,哪怕不赚钱,看着它在那里运转也是开心的。

何琳倒是显得有些诡异,也没说理由,张煜还是从余子瑶嘴里听说的。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很多学生第一次到省城来,寒假时间短加上有个春节,想在暑假的时候多玩玩也很正常。

张煜是肯定要回去的,家里老张的棍子估计已经饥渴难耐了。越到放假时间专门打过来骂他的电话就越是频繁,估计老俩口在家里也是被亲戚朋友们问烦了。余子瑶则是张煜去哪她去哪,放她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张煜也是一百个不放心,所以这个夏天就只有小俩口待在一起了。

在愈发炎热的天气中,暑假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