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峰干涩的笑笑,不想反驳。

实在是心里头觉得,再怎么反驳也是无力的。

尹菲菲说他是将安晴骗到手的,其实没有说错。

因为有着前世的记忆,在刚刚接触安晴的时候,也的确有着不单纯的心思在里边。

从一开始,安长河才是他要接近的目标,安晴只是接近安长河的工具罢了。

只不过,接触的多了,才对安晴产生感情。

尹菲菲见林峰没有反驳,更是咋呼起来,张牙舞爪的叫唤。

“安晴姐姐,你看看,我说对了把。”

安晴实在有些无奈,拉着尹菲菲的手,\"行了,行了。说说,这次回来探亲放了多少天的假?\"

林峰不理会尹菲菲,顿时也让尹菲菲觉得无趣,瞪了林峰一眼后,回道:“二十天,现在已经过去九天了。”

能看出来,安晴和尹菲菲的关系的确非常好。

自从尹菲菲来了后,林峰就彻底被冷落了。

两个人开始在前面说说笑笑,偶尔安晴也会给尹菲菲买些衣服和吃食,而林峰呢,则成为了跟在后边拎包的工具人。

买了一大堆东西后,才终于出了步行商业街。

尹楠已经开着车在街尾等着,看到一行人,颇有些同情的看了一眼林峰。

说起来,几年前,每到京城相聚的时候,他也会成为尹菲菲和安晴的拎包工具人。

现在则是替换为林峰了。

可能是因为已经接受了事实吧,尹楠并没觉得这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回想一下,从小到大跟安晴和尹菲菲一起玩的时候,安晴的确没有表露出一丝一毫的暧昧情感。

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

如今将感情的事彻底放下,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倒是觉得挺踏实的。

到了吃饭时间,几个人来到安长河家。

尹菲菲来到临江,肯定要拜访安长河和迟静秋的。

迟静秋看到尹菲菲很高兴,这丫头从小跟在安晴屁股后长大,相当于是被迟静秋看着长大的,在很小的时候,还经常住在安晴家里,相当于迟静秋半个女儿了。

吃完饭,三个女人自然要聊一下私房话,话题的中心自然是离不开尹菲菲这两年的军旅生活的。

林峰和尹楠则是陪着安长河说话。

现在,林峰也算是半个安家的人。

所以,沏茶这种活,肯定是林峰来干。

不像以前,来到这里,安长河都会十分客气的给林峰沏茶,亦或者是保姆阿姨来做。

现在,完全没这个待遇了。

不过充当免费劳动力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说,可以趁机搜刮一下安长河书房柜子里的好茶和好烟。

反正,这半年来,林峰就没买过烟,都是从安长河这里拿的。

安长河其实是不收别人东西的,只有跟同级别官员人情走动的时候,才会收一些茶叶或者烟酒。

单纯的人情来往,谁都避免不了。

就算是这样,安长河柜子里的好茶好酒好烟也没断过。

如果不是有林峰帮着他笑话,估计柜子里就摆不下了。

林峰自觉,他这是在帮准岳父排忧解难。

三个大男人在一起聊天,话题自然逃不过事业,尤其三个人还都是体制内的官员。

林峰这才知道,尹楠也要调往省城了,大概也是年后的事。

也终于明白了,帝皇集团中需要纪委处理的案子,为什么大部分都落在了尹楠的肩上。

背靠大树好乘凉,这话是没错的。

而且,人家还真是一丝一毫没有违反程序。

光是尹楠在处理帝皇集团的案子中的表现,就足以调到省城任职。

能力够强,工作够努力,成绩也好看,凭什么不提干?

唯一不同的事,若是没有身后的那一株大树,断然是轮不到尹楠来处理帝皇集团案子的。

临江市纪委有着一大堆四十多岁挂着副处的干部呢,人家同样有能力、够努力,底子同样清清白白,唯一不同的事,这些人没有尹楠这样的参天大树罩着。

对于尹楠年后可能去省里任职,林峰还是很高兴的。

他刚刚转到行政系统这边当干部,没什么朋友,等到去省里,更是两眼一抹黑。

有着尹楠在,也算是有个可以聊天的人。

按照时间推算,尹楠也肯定要比更早的去省里,等到自己过去的时候,说不定尹楠已经蹚出一条路了,保不齐自己还能借借东风呢。

安长河的嘴很严,林峰也没提自己也可能去省里的事。

……

……

一个月后,首长下来视察已经确定。

临江处于紧张的筹备当中。

尤其是林峰,被安长河和叶滔先后拉到办公室,一个劲的嘱咐,这段时间便民中心一定不能出问题。

林峰自然知道轻重,一再保证。

说实在的,林峰还是挺紧张的。

亦如他第一次见管戎民的时候,也同样紧张。

现在来的这位,级别可是要比管戎民高多了。

好在,当天并没有出什么岔子。

首长看过便民中心后,脸上带着笑意,看起来很满意。

等到首长离开,林峰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后没多久,一家央台的栏目组联系到了临江市宣传部,通过临江市宣传部又联系到了林峰,要对林峰进行采访,并且要深入报道便民中心。

林峰知道,自己无意间给安长河提出的一个小建议,在这一年时间,不断生根发芽结果,现在彻底熟透,果实快要落地了。

说实在的,就算林峰是重生者,也没有料到,一个小小的建议,竟然会给自己带来如此巨大的利益。

事后想想,倒是也是应该。

因为便民中心这个单位,必然是要推广至全国的。

送走央台的栏目团队,已经到了年底。

这几天的招待,让栏目组的负责人跟林峰已经非常熟络。

临走时,还跟林峰透露,栏目一定会在过年前播出的,上面要的很急。

林峰也瞬间明白,上边的确下决心推动便民中心模式了。

宣传在前,落实在后,惯用的套路了。

当然,若是宣传后,反响不好,可能也不会落地。

但说实在的,便民中心实实在在的让百姓受益,反响不会差。

至于那些利益受损的其他窗口单位,都是体制内的人,他们可不敢有太多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