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庆斌一脸诧异的盯着林峰。

觉得林峰好像是在开玩笑。

滨市矿业公司即将被振东国矿兼并。

现在林峰竟然想要拉着滨市矿业公司去平溪县投资冶炼厂?

林峰自然察觉的到了徐庆斌的目光,浑然不在意,掏出一份材料,说道:“徐市长,按照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和专家研判,如果在平溪县建设冶炼厂,按照目前铁、锌、锗三种金属在大宗市场上的价格,每年的利润至少能够达到三十亿到五十亿之间,十年内不会有太大的起伏。”

“你说什么?”

徐庆斌愣了一下,有点坐不住了,还有点不相信。

林峰顺势将材料推了过去,继续道:“如果冶炼厂建成,还能拉动平溪矿业的价值,按照平溪矿业目前的产量,大概每年也能产生六亿到十亿的利润。”

还没说完,林峰只是顿了顿。

“冶炼厂加上选矿厂,总共能够解决就业人数大概在三千人左右。”

“按照上述的利润推算,两家企业每年能够纳税差不多四亿至八亿。”

言罢,林峰便看向正在一脸惊愕,正在不断翻着材料的徐庆斌。

徐庆斌翻阅材料的动作很快。

他原本以为林峰在说大话,却发现材料上的确有市国土资源局和知名专家的论证。

足以证明林峰刚刚所言,并非胡说八道。

平溪县原矿发现了含量很高的锌锗。

这件事自己怎么不知道?

要知道,林峰刚刚说的那些,一条条,可都是不菲的政绩。

尤其是能够解决三千多人的就业问题,简直太香了。

翻阅完材料,徐庆斌朝着林峰示意了下,然后拨通了秘书的电话。

让秘书通知市国土资源局的局长过来一趟。

随后,才望向林峰。

“对于矿产行业,我并不是很懂。滨市矿业公司收购案也不是我在主理,你因为这事来找我……”

沉吟了片刻,徐庆斌无奈苦笑摇头。

说实话,他还真舍不得这块巨大的蛋糕。

索性,不再跟林峰打官腔了。

“算了,说点实际的。难道非要开设新的冶炼厂,不能将原矿送到滨市的冶炼厂来?”

林峰心中一喜。

徐庆斌既然问这么实际的问题,就足以说明,这份巨大的利益价值已经让他动心了。

那一条条政绩,已经足以让他承担得罪振东国矿的后果。

要知道,他现在可是滨市的副市长,还是主管工业的副市长。

接下来的路径是市长,然后进入省里工作。

整条升职路径,都是在滨市。

如果能够在滨市完成林峰给他画下的大饼。

至少未来十几年,三任至任的任期内,他都能够从中获得不少的政治筹码。

拯救濒临破产的市属企业,让其扭亏为盈,解决数千人的就业问题,还主持了对贫困县的投资,这些成绩,都会让他受益匪浅。

当然,徐庆斌也知道。

天上不会掉馅饼。

想要做出成绩,就要承担责任。

林峰说的这些,听起来很美好,但需要先期的投资。

所以,他才要问清楚。

林峰早就想到了徐庆斌会这么问。

一五一十的答道:“恐怕不行,目前滨市矿业公司主营的也只是铁矿和其他金属的冶炼,不包含锌锗冶炼,要吃下未来平溪矿业选矿厂的原矿,肯定要上新设备。既然要上新设备,还不如直接在平溪县建设一个新的冶炼厂,距离平溪选矿厂还近。”

徐庆斌听后,微微颔首。

他当然不会只听林峰一面之词,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林峰说的,的确让他动心了。

现在需要确定是,他所说的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行,我知道了。”

林峰轻笑着点头,接着道:“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其他的困难。”

“哦!”徐庆斌轻吟了一声,等待着林峰继续说下去。

“目前,省国土资源局更倾向于将平溪县选矿厂卖给振东国矿。”林峰意味深长的说道,\"其实也理解,毕竟振东国矿的实力更加雄厚。\"

“呵呵!”徐庆斌冷笑一声。

当着林峰的面,他没有多言。

心中,却有些不爽。

按照刚刚材料上写的,平溪县选矿厂的原矿石质量极好,肯定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可能给别人。

市里是嫌税太多嘛?

笑话,总不能什么好东西,都给你振东国矿吧。

这些年,跟振东国矿的数次收购谈判,虽然徐庆斌不是直接参与者,但也听别人汇报过实际情况。

仗着目前的国策方向,以及雄厚的实力,一再压价,甚至还不想承担滨市矿业公司的冗余员工。

如果振东国矿是私企,那无可厚非。

可别忘记了,振东国矿是国企,除了经济利益外,你一个国企,是不是还要考虑一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既然不想承担社会责任,又何必给你一些只有国企才拥有的便利政策。

总之,徐庆斌身为滨市主抓工业的副市长,对于振东国矿,本就有着极大的怨念。

林峰心下一喜。

看来是猜对了,市里的领导果然与振东国矿的关系不怎么和谐。

既如此,他的计划就成功而来一半。

之所以知道这一点,倒不是林峰在省里工作室听说过什么。

而是因为前一世,振东国矿和滨市矿业公司的合作收购,历经五年的谈判,最后还是谈崩了。

滨市矿业公司硬可破产,最后都没有让振东国矿收购。

可见,双方的矛盾是多么深。

再加上,振东国矿试图收购平溪县选矿厂,既绕过了市里又没有直接跟平溪县谈,而是找到了省里。

更可以佐证,振东国矿跟市里的关系不怎么好。

毕竟是大型国企,如何不知道体制内的规矩。

如果不是有矛盾,他们又何必破坏规矩,绕过市里,直接去跟省里去谈呢。

可惜,省里的单位权力更大是不假。

但平溪矿业是县里的资产,直属领导也是市里。

只要市里不答应,省里再施压也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