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段凯停下脚步,重新坐在位置上,这几天时间里他不止一次的思考过这个问题,杨家不缺钱,按道理不应该会死揪着不放。

想过很多种可能始终没有想通,他眼神萎靡的看着杨天,从喉咙里挤出沙哑的声音问道:“为什么?”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因为你卖东西不讲诚信,缺斤短两,昧着良心赚钱!”杨天用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他,真是头蠢猪,这种智商居然能做生意,这点都想不到。

段凯的脸色一阵变换,双手撑起上半身,恶狠狠的盯着他看:“就这?就因为这个?”

杨天冷冷的看着他,段凯感觉到一股可怕的气息扑面而来,快速恢复理智:“看样子,你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啊!”

“呵呵!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错了?真的是我错吗?”杨天的话刺激到了段凯内心深处未曾泯灭的良知,他扯开喉咙大声道:“全国各地有多少缺斤少两的,有多少昧着良心做生意的,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吗?”

“别的地方我不管,但在上杨村,我就要一管到底,绝对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段凯一阵大笑,笑声里充满了讽刺和嘲笑:“你以为你是谁啊,救世主吗,上面都不管,你管个Jb毛线。你以为我不想脚踏实地的做生意,你以为我不想足斤足称吗,你知道什么叫做劣币逐良币吗?大家都这么做,我不这么做,我就要赔钱,我也是逼不得已啊!”

杨天起身长叹了口气,他知道段凯的话半真半假,弄虚作假的一种风气,从上到下都是这样,这可能就是一种文化。

因为虚伪,劣质品的东西太多了,所以真诚就显得难能可贵,所以,淄博烧烤出现的时候,迅速引起了一股风暴席卷全国,无数人对子博烧烤趋之若鹜,火爆的那段时间里,无数人不惜乘坐上千公里的车,就为了一顿烧烤?

真的就是图一顿烧烤吗?

子博的烧烤就真的好吃到不行吗?

当然不是,还不是因为在那里可以体会到真挚的人文,感受到地方对游客们的尊重和关切。

在那样的环境下,买卖都以诚信为本,顾客不会担心上当受骗,就算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也会有地方给予出头,利益得到维护。

杨天刚返回上杨村的时候,和村长书记们讨论研究了很长一段时间,可以说,上杨村能够一直火爆到现在,一半以上的原因都是复制了‘淄博烧烤’的人文。

全国接近七百个城市,十几亿人口,当弄虚作假,八两秤成为一种潜规则的时候,一个人力量无论在强大都改变不了什么,这是一种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段凯说得没错,别人八两秤,他足斤足两,自然会竞争不过人家,可一旦这种道德底线被不断突破践踏,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不会存在信任了。

杨天立志把上杨村打造成净土,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东西存在,必须用一切手段将其消灭。

“好一个逼不得已,说的比唱的好听!”段凯确实是真情流露,换做一般人肯定会被打动,但杨天不一样,他有时会感性,但很多时候是理智的,仙尊的修为境界可不是白来的。

“在我们巧宁县,有一条蓝屏街,有一位83岁老人,她蔡瑞云,从八十年代退休起,便和丈夫一起在路边开理发店。

起初理发一次5毛钱,低廉的价位、干净的环境吸引了众多顾客。直到2000年,蔡瑞云才将理发收费涨到2元钱,一直坚持到今天。

十年前蔡瑞云老伴去世后,蔡老太独自支撑理发店。

近些年,尽管房租涨了又涨,但蔡老太2元的理发收费标准从没变过。

还有,在一中学校门口附近,有一位卖早餐的老人,每一样东西都只卖五毛钱,近30年来她坚持每天凌晨一两点钟起床,在昏黄灯光里磨豆浆,做粿,蹬车去小学校门口支起煤炉和锅出摊一趟,辛苦6个多小时净赚三十几块,每个月还倒贴三四百块……”

“这样的事情全国各地有不少,我相信,你的条件要比这些人好上百倍千倍,他们都没有逼不得已,你还有另外那些一丘之貉有什么资格说什么逼不得已?”

段凯也并不是大奸大恶之辈,只是时代潮流下随大溜一类人群,内心并不坏,只是社会是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少之又少。

听了杨天的话,他羞愧得垂下脑袋,眼睛看着地面,胸口一阵起伏。

“所以,你口中的逼不得已,不过是给自己赚昧良心钱找个台阶下,自我安慰罢了!”

段凯被掀开这一层良心的遮羞布后,内心很受震动,整个人变得十分烦躁,起身径直朝门口快速走去:“不要再说了!”

等段凯一走,杨秋月和梅福雪从隔壁的座位冒了出来,分别坐在了杨天对面。

一开始梅福雪还觉得杨天过分,敲诈勒索别人感觉比人家卖东西缺斤短两还要可恶,只是碍于对方是自己老板这一层关系不好说得太直白。

杨天刚刚的话,她和杨秋月都听得一清二楚,终于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顿时觉得他好伟大,再仔细去看杨天的时候,觉得他真的好帅,一双眼睛深邃无比,仿佛隐藏了很多故事。

杨秋月的手在她眼前晃了晃:“喂喂喂,梅医生,你看什么呢,这么出神?”

“啊,没,没什么。”梅福雪快速恢复过来。

“那你脸红什么,该不会是喜欢上我们家杨天了吧?”

梅福雪臭着脸,对着杨秋月一阵凑:“胡说八道,谁喜欢他了,我早就有男朋友了!”

“你有男朋友,我怎么不知道,该不会是在说谎吧!”

“我骗你干什么,他在国外忙,年底就回来了!”梅福雪一脸憧憬男朋友回来过后两人幸福的时光。

杨秋月抓起段凯留下的银行卡,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钱来的太容易了:“五百万哎,杨天,这钱我们怎么花?”

“你想怎么花?”杨天看着二姐。

家里不愁钱花,日常开销都由郭亮负责,自己做自媒体写文章,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收入。

房子车子也都用不着,吃的喝的就更不用说了,村子里要什么有什么,这笔钱拿着还真找不到地方花。

杨秋月把银行卡扔给杨天:“我哪里知道!”

“要不把这些钱捐出去,山凉地区还有很多家庭连饭都吃不起,这些钱可以改善很多家庭的生活状况!”梅福雪建议道。

“嗯,这个好,反正我待在家里也没事,倒不如把钱给我,让我来做好人好事,混一个杨大善人的称号。”这几天爸妈回来了,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催婚,杨秋月受不了,一直琢磨出去待一段时间,落得个清净。

杨天摇头:“二姐,梅医生,你们帮我走一趟,把这钱好好处理一下。”

梅福雪和杨秋月对视一眼,像小迷妹一样,用崇拜的眼光看着杨天:“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你们去找一找段凯,把这些钱还给他。”

杨秋月以为是听错了,比划了一个‘暂停’的动作,她用小指头挖了挖耳朵:“你重新说一遍。”

“我说,这钱哪里来的,送到哪里去。”

梅福雪蒙圈了:“还回去?”

杨秋月气炸了:“杨天,你到底想干嘛啊,还回去,那不意味着我们两个辛辛苦苦陪你演戏折腾一大圈,白忙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