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天来到学校里的办公室,旁边就是副校长办公室,此刻邱国庆正埋头苦干,忙关于学生们的事情。

从大学校长变成小学校长,以前面对的是大学生,他们思想逐渐趋于成熟,慢慢独立,拥有自己的想法。

小学生就不一样了,他们正处在成长的关键阶段,需要更多的关注。

小学生们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对世界和知识充满好奇,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教育。

从大学校长到小学校长的转变意味着,要重新调整对待学生的方式和方法,确保他们在这个重要的学习阶段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引导。

“杨兄弟,你来得正好,我有事跟你商量!”邱国庆一抬头就看到杨天从门外走了进来。

杨天在邱国庆对面坐下:“什么事!”

“是这样的,我们不是要和其他学校来一场比赛,以此来检验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嘛,这场比赛对我们至关重要,这是我刚刚整理出来的方案,你看看!”

杨天拿起方案书浏览,邱国庆起身泡了一杯茶放他面前,同时观察他的表情,发现不太妙。

“怎么,是不是存在什么问题?”

杨天放下方案:“邱校长,你的方案很好,如果按照上面的来进行,确实可以让孩子在比赛过程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是……”

“你继续说!”

杨天想了想:“邱校长,你应该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吧?”

“这个自然!”

“奥林匹克精神一直是运动员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上,没有几个人能正确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通过运动和体育,来促进不同阶级,不同民族和不同肤色的交流,其次才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你的方案就像现在的举国运动会,友谊第一口号喊得很漂亮,实际上就是比赛第一。特别是一些小粉小红,一看到自家国家运动员拿了金牌立马高潮,要是只赢得个第三名立马各种吐槽。

咱们天怡小学和其他学校进行比赛,并不是要去争什么东西,而是让我们农村孩子,山区孩子和大城市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借助比赛相互了解。

退一万步讲,就算我们天怡小学的孩子,在这场比赛过程中表现优秀,取得各种奖项那又怎么样?我们不是要证明我们新型教育理念下的孩子,就一定比唯分数论模式下的孩子强,只是让他们有一次可以和大城市孩子接触的机会,重在参与就行了,搞得太重名次和成绩就是在开倒车,有违我们学校的理念!”

邱国庆闻言,顿时觉得惭愧不已,面红耳赤:“杨校长,很抱歉,我还是过去那一套理念。”

“慢慢来,咱们改革教育,其实更多的是自我革命,推翻以前的固有的那一套!”杨天很理解邱国庆的难处,他和其他年轻的老师相比,自我改革起来更为困难,毕竟一把年纪,早已形成固有的模式,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过来的。

邱国庆深吸一口气:“自我革命,这个词说得好,确实是这样,咱们与其他学校的孩子比赛,不是要证明我们的学生比其他学校的孩子强,而是要让他们在比赛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享受快乐,至于成绩好坏并不重要,就像你刚刚说的奥林匹克精神,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中的收获。”

“对,一个国家如果用得到多少金牌,来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强,就曲解了运动会的初衷,更何况拿了竞赛也证明不了什么。

一个国家十几亿人口,肯定能找到不同领域的天才,把这部分人挑选出来,冲着金牌为目标不停的进行各种专业训练。

结果肯定不错,但又怎么样,那么多拿了金牌的运动员退下来后,除了某些明星运动员,其他的还不是要回归生活,回归社会。

其实,咱们天怡小学和其他学校的孩子比赛也是一个道理,必须时刻牢记一点,咱们不是奔着我们比人家强为目的去的。”

邱国庆浑身充满力量,这才是真正的改革:“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方案我会进行调整,比赛内容也会调整更换,等我把调整好新的方案内容后再给你看看!”

“嗯!”杨天起身回到自己办公室,打开办公桌上的电脑,电脑屏幕刚刚亮起就有几则广告弹了出来。

其中有两个消息是关于他的,一个是都市观察报对天怡小学的全面报道,上面不光阐述了学校全部免费的消息,还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有人质疑,也有人表示支持。

杨天点开网页进入留言区看了看,支持的还是绝大部分,毕竟现如今的教育环境大家都有目共睹。

不过,反对的网友也不在少数,虽然这部分人群也表示现在的教育孩子很遭罪,家长也被一块拖下水,可如果没有一个好成绩,就没办法上大学,连敲门砖都没有,那将来如何能找到一份薪资待遇稳定的工作。

所以,这部分人群觉得,天怡小学的教育理念更适合家里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孩子想怎么培养就怎么培养,反正孩子以后不愁吃喝。

嗡!

突然,桌上的手机一阵震动,杨天垂眼一看,是一个来自京都的陌生号码。

“喂,你好,我是杨天,请问你哪位?”

“杨先生,您好,我是cctV《走进乡村》栏目组的负责人,几个月前我们出了一期关于您的专访节目,反响非常好,所以,我们栏目组想再录制一期节目,您看……”

杨天一听走进乡村首先想到的是已经辞职不干的孟导:“很抱歉,我现在没工夫,有机会再说吧,挂了!”

电话挂断没多长时间,来电又响了,杨天一看是孟福军打来的电话,自打孟导辞职不干过后,他就在上杨村定居下来,也和方老干部一样,租了一处老乡的院子,每天和狩猎者们混迹在一起,乐在其中。

“喂,孟导!”

“哈哈,杨兄弟,现在有空不?”

杨天往椅背上一靠:“什么事,你说吧!”

“杨兄弟,你还记得上次《走进乡村》的专访节目吗?刚刚我接到以前同事的电话,他们得知你在村子里搞了一个学校,对此特别关注,想再制作一期节目。”

“这样啊!”

“杨兄弟,你看方不方便,方便的话我让他们联系你,不方便的话就算了!”

“我没问题,电视台的人什么时候来?”

孟福军一笑道:“他们已经到村子了,家伙事什么都准备好了,就看你什么时候方便!”

杨天多聪明,立马听出一点东西,孟福军的电话和上一个电话肯定有关系:“我随时都行!”

“那就现在?我带着他们来找你!”

杨天想了想,天怡学校现在属于起步阶段,因为新的教育理念所以备受关注,网络上质疑的声音很多,要想把教育事业搞下去还得扩大影响力,让大家知道他的想法才行,《走进乡村》栏目组属于央妈,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小,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宣传也是好事。

“可以,你们直接来学校吧,我在校长办公室等你们!”

“好嘞,杨兄弟,太感谢了!”孟福军感激涕零,此刻,他正和电视台以前的同事在一起,打电话之前就跟他们吹嘘自己和杨天关系近,关于节目的问题,一通电话打过去就能成。

当时吹牛的时候很爽,不过,真打电话过去还是有点心虚的,万一他不同意这不打脸了吗?

其实,孟福军是一个比较实在的人,一般不会吹牛,主要是电视台的副总编辑给他打电话求他帮忙。

以前还在电视台的时候,没少受到副总编辑的照顾,基本上都是他求人家,现如今好不容易找到自己,没忍住一下子夸下海口。

孟福军知道这是杨天给他面子,接不接受采访是他的自由,万一不同意谁也没招。

虽然自己离职了,但人脉关系网还在,关系总得维护着说不定哪天还能用到,挂断电话后他对身边几个年轻的面孔说道:“我和杨天说好了,走,我现在就带你们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