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乾第一才女 > 第150章 情况特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大伯依然没有客气

“真的吗?你也支持我出去寻找粮种吗?到时候你真的派人跟我同前去?那这下好了你大娘应该就不会再拦着我了”

秦瑜肯定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大伯,我什么时候说话不算数过?是不是每件事我都说到做到了?你就放心吧!也让大娘放心,只要你出去我一定派10名部曲跟着你帮你打下手,并且所有开销都都由我来承担。”

秦瑜并没说让村里或者县里承担开销,因为她觉得一个古人,能不畏生死,一心为百姓能吃饱而努力,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她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来为这位古人保驾护航,让他没有任何顾虑和忧愁,轻轻松松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赵大伯连忙出声:“不不不,小瑜,我自己出去我自己承担花费就可以了,不用你承担的”

宋明远此刻也开口了

“老赵!你就听瑜丫头的吧!出门在外花销大,你这份开销也不让瑜丫头一个人承担了,就让我和瑜丫头一起承担吧!你到时可要记住安全第一,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赵大伯见宋明远也这么说了,也就不再推辞

“那就多谢两位了”

宋明远哈哈大笑:“咱们都是打小一块长大的那么客气做甚?”

几人一阵欢笑后,在部曲们的护卫下,来到了坪西河坝上游,这里聚集了2000多号人,有逃荒过来的百姓,也有坪西村四周的村民,他们都在按秦瑜说的扩宽加深河床。

没错秦瑜也把以工代赈落实到了这些灾民和四周村子百姓的人头上,每天他们在这里修建河坝不但可以拿到银钱,还包一餐午饭另外还送会发放一斤粗粮。

秦瑜他们走过来,众人纷纷朝他们行礼,大声道谢,秦瑜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每次来他们都会这样,开始的时候秦瑜还会说让他们不要这么客气,时间久了也就不说了。

“大家都辛苦了,要是累了就休息一会,可别累着了”

这些人每天是有吃有喝,自己的家人也得到了照顾,所以干起活来一个个都是非常的卖力气。

有个老汉灰头土脸的走到秦瑜和宋明远跟前,刚想要跪下就被秦瑜身前的部曲拦住了。

这里的难民实在太多,宋明远和秦瑜他们每次过来都被部曲们围在中间,不允许这些难民靠近,所以秦瑜想要上去扶老汉,是做不到的。

“老伯,你这是为何?是被人欺负了吗?还是家里有什么难处?你尽管说出来即可,不用下跪的,我们坪西村不喜这一套!”

老汉擦了擦头上的汗,他今天也是鼓足了勇气才走出来的,所以此刻有些紧张,他摆着手结结巴巴的说道

“秦姑娘,宋爵爷,我们一家是从豫州逃荒过来的,路上我爹我娘以及我兄弟都没有挺过来,我家老婆子也是得你们搭救才活过来,我想问问我能不能带着我家老婆子还有我兄弟家的孩子,一共6口人在你们这边落户?”

老汉这话一说出来,所有人干活的人都看了过来,都在等待这秦瑜或者宋明远回话,他们很多人和老汉的想法一样,来了坪西村这边安置下来后,也不想走了。

秦瑜笑了笑,看了看场中的所有人,然后问道

“我想很多人都像这位大伯有一样的想法吧?”

见秦瑜问出来了,这里很多人也就不掖着藏着的都站了出来回答是

秦瑜点了点头继续说:“可以是可以,你们有些人是未经过官府分发就到了我们这边来的,村里也都为你们登记上报给了官府,你们要是想在这边落户啊!一会就找你们的班头登记,回头我们再统一上报给官府,由他们统一分发看把你们落户在何处。”

秦瑜话一说完就有人问了:“能不能直接给官府说直接落户在坪西村”

秦瑜摇头:“这个我们村里是做不了主的,不过大家可以放心,不管是我们安南县的县令,还是安南城的知府都是一心为民的清官,他们一定会妥善安排你们的,相信他在他们治理下,安南一定会很快恢复生机,大家都能安居乐业。”

有些人听秦瑜说不能直接做主落户在坪西村,也就失去了兴趣,他们有的来了一个月,有的来了几天,就是来几天的人也都知道能住进坪西村的好处,所以很多人做梦都想落户坪西村。

之前出来问话的老汉可能是真的想落户这边,听到秦瑜说他们可以落户就感谢道

“谢谢秦姑娘,只要能让我们落户在这边,不用我在带着孩子们四处奔波,安置在那个村都行”

秦瑜点了点头:“放心的老伯,官府一定会妥善安顿好你们的”

这只是一个插曲,秦瑜和宋明远继续围着修建的河坝行走,负责监工修建河坝的人,也紧跟着秦瑜他们,随时记录着他们所说的这个地方该挖多深,那个地方该挖多宽,挖出来的土又该运往何处等等。

坪西村这边河坝如火如荼的修建着,安南全县可以说是安南城下辖的20个县,随处都可以看到修路的,修河渠的,修河坝的,开荒的等等这都是以工代赈的结果。

这些人全都是逃荒过来的流民以及当地的灾民,如果不是见到地里的庄稼都死了,谁会相信这是大灾之年的景象?

这样的和谐景象并非只存在于安南城,在大乾的其他州县也是如此。今年的旱灾虽然让各地官府忙碌不已,但也是最轻松的一次。

历代灾年,各地流民随地可见,或躺或聚,斗殴死伤更是不胜枚举。然而,今年有了以工代赈和流民疏通的政策,伤亡人数明显减少,有些州县甚至做到了零死亡。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地方情况特殊。

此刻,灾荒的中心豫州,灾民们正在交头接耳的聚集,他们要准备暴动了。

究其原因,二皇子原本是来赈灾救灾的,可到了地方才发现捞钱是那么容易,于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克扣救济粮和救济款。

刚开始,灾民们还能勉强维持生计,但随着以工代赈政策的实施,二皇子不但没有违抗,反而执行得非常彻底。可惜的他忽略了一点:以工代赈就是要让这些灾民去干活、去出力。

先不说他不发放每日的银两了,可最少你要给他们吃饱喝足啊!可他依然不给灾民们吃饱,还让他们每天卖力劳作,时间一久,就有人因劳累过度生病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