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乾第一才女 > 第169章 为他们撑起一片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国公并没理会两人看着自己的目光而是问秦国公

“老秦,你把刘大人和我叫过来不会不不会只是为了这件事吧。”

秦国公摇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怀疑,他跟我三弟有关。”

陈国公听了皱眉:“你家三弟?你家三弟36年前不是已经死了吗?秦政怎么会和你三弟有关?”

秦国公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也想知道,所以就叫来了刘大人,想要问问秦政这个人。”

刘大人大概也明白了:“秦国公,当年的事我也听说了些,要是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应该认为秦政是你家三弟的遗孤吧?”

秦国公点头:“刘大人猜的没错,事发之时是36年前,如今秦政36岁,听我家管家说对方像我那已经离世的三弟,所以我怀疑他我三弟遗孤。”

刘大人捋了捋胡子点了点头:“照你这么说也不无道理,不知道秦国公想要我帮什么忙?如今秦政并没住在我府上,而是和保护他的部曲,租住在南锣鼓巷那边一座院子里,日夜都有不屈保护,安全上秦国公可以放心,另外秦国公觉得能教出秦郡主这样的孩子人,人品会差吗?”

秦国公想了想觉得刘大人说的非常有道理,便拱手谢了谢刘大人。

陈国公又插话进来了说道:“这世界好真的是奇妙哈!没想到让我们称奇的天才丫头居然是老秦家的种,老秦我可给你说,你这侄孙女,我可给她打过交道,她可是个不好惹的主,我可提醒你这事你可得慎重处理,要不然得罪了她估计够你喝一壶的!”

秦国公看着陈国公略有不悦

“老陈怎么听你话的意思,我家秦瑜就是那种嚣张跋扈的女子?”

陈国公并没察觉秦国公的不悦,笑着说

“那可不咋滴,我老陈……”

陈国公刚要说自己遇到秦瑜的遭遇,刘大人就咳咳了两声打断了他要说的话,陈国公刚要问刘大人是不是不舒服,就瞟见陈国公脸黑的如锅底,他也顿时明了,自己说错话了,即使现在秦瑜没认回来,自己在这里说一个女孩子跟泼妇一样,确实不太好,陈国公嘿嘿笑了笑

“老秦,那你现在怎么打算?”

秦国公也没真生老陈的气,叹了口气

“我能怎么办?瑜丫头搞出那么大的事,要不是陛下压着,世家的反击哪里只会表面上这么简单!他们要真是我秦家的人,可不得早日认祖归宗,我也好光明正大的罩着他们。”

刘大人摇了摇头

“哈哈,秦国公怕是有所不知,这瑜丫头啊!已经和李家不死不休了,在难民军去坪西村之前,李家已经排了一批人过去想要烧了作坊,杀掉瑜丫头,只可惜并没有成功,后来那些人就消失了,再后来难民围攻坪西村失败后,那些消失人的头颅听说就摆在了商都李家的门口,李家三爷二爷可也在列的。要是她真的是你家侄孙女啊!陈国公说的还真没错,够你喝一壶的!”

刘大人虽没有把话说透,但秦国公已经听明白了,那意思就差明说,那人都是秦瑜杀的,这孩子戾气太大,你得管教管教,要不然迟早闹出大事来。

秦国公不光没办法反驳,还得领刘大人这个情,他对刘大人拱了拱手。

“多谢刘大人提醒,等我见了秦政之后我会安排人去安南县调查此事,如果查明我会让其全家认祖归宗!”

刘大人点了点头:“这样甚好,不过啊!你秦国公府上日后可能就热闹了!”

秦国公摇头:“纵使前方是刀山火海那又如何,我秦家骨血怎可流落在外?若是不能为他们抗灾挡祸,为他们撑起一片天,我这个当大伯还怎配当一国国公?百年之后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几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饭菜上齐几人都是小酌了几杯,第二天下朝秦国公就去了国学院,远远的见了一眼,秦国公就相信他一定就是三弟的遗孤。

离开学堂,回到府上他就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前往了安南县,调查秦政的身世。

时光荏苒又是半个月过去了,这半个月陈明轩就如他说的那样,他再次违背了朝廷律法,动用了6人八百里加急,不管是县还是村镇,这6人都会大喊着:“丰收大捷,商都安南县百亩水稻大丰收!”同时扔下几张盖有安南城官府官印的捷报,上面详细记载着安南城水稻种植办法!这也是为什么用了6人的原因。

就这样八百里加急,第一次用做了传递捷报并传播水稻种植技术的加急快报!听到这个消息秦瑜笑了笑:“要是有报纸的话何必如此麻烦!”

于是她就找来了李家主,李家主还给她带来了一个熟人,这个我们等会再说,先讲完八百里加急到了京城。

安南城距京城两千余里,正常情况下,八百里加急只需三天便可抵达。但此次,陈明轩特意叮嘱他们,沿途遇到人群,哪怕是流民,也务必上前告知;遇到城镇,更要进城散播消息。因此,这次的八百里加急足足慢了三天。

他们所经之地,所有百姓都已知晓。官府收到捷报,不管真假,也都派人到下辖的区县村镇传播种植技术。口耳相传,传播速度极快。

北方水田面积广阔,每年上半年基本荒芜,无法种植作物。即使勉强种植,也会因夏季多雨而淹死。这是官府和百姓共同的心病。因此,他们不再辨别消息真假,来年都要尝试种植,更何况捷报上盖有安南城的官印,应该不会是假。

等捷报到了京城,全城沸腾。京城位于北方,若按照捷报上说的办法栽种水稻,北方那么多的水田,来年必将大获丰收。

皇宫内,皇帝听闻八百里加急,心中先是一紧,当听到是安南城传来的,他才放心许多。毕竟,目前安南传来的八百里加急,传来的都是好消息。皇帝放下心来,莫非瑜丫头又搞出了新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