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乾第一才女 > 第302那些熊孩子的嘴养刁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2那些熊孩子的嘴养刁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老董、李光明,宋俊昊,宋俊峰等押送匈奴单于进京的部曲们,纷纷跪在大殿上向皇帝叩首高呼万岁。

“诸位爱卿平身,这一路你们都辛苦了,暂且回去休息,等休息好了,朕自会再次召见你们!”

“谢谢陛下!”

老董等在再次由宫内太监领着出了宫,到了一间别苑安顿。

“诸位,你们暂且在这里住下,这几天不要乱跑,陛下可能随时会召见你们。”

老董点了点头:“谢谢公公。”说着从袖筒里拿出了一锭银子放进了公公的手中。

小公公点了点头便离开了别苑。

皇宫太极殿内,大乾皇帝看着站在下面的匈奴拓跋苍,心中那叫个舒畅啊!“这老小子,终于被自己给抓来了,秦丫头说什么?让他来给自己跳舞,似乎好像很不错的样子,只是这样做会不会被朝中大臣非议?唉!真是苦恼啊!”

朝中站着的大臣们也都一个个盯着拓跋苍看:“这就是凭一己之力统一草原各个部落的匈奴单于?”他们再抬头看看坐在龙椅上的大乾皇帝:“嗯!没有我们大乾陛下好看!”

“拓拔单于,这一路来可还习惯?怎么样我大乾的天下,我大乾的京城是不是比匈奴王庭还要繁华啊?”

拓拔单于并没有不服,自从被秦瑜活着,后来坑杀自己数万匈奴同胞,说让自己的三儿子当上单于,就真的让拓拔雄当上了单于,还把自己送到了京城来,他就知道自己输了,自己只能对大乾俯首。

“陛下,我匈奴是游牧民族,和大乾对比自然是没法比的,今日与陛下相见,也了了我多年的心事,如今边关已经互市,我匈奴百姓通过互市有粮吃,也能得到布匹,我甚至欢喜,希望大乾皇帝陛下能够将这一举措一直实行下去。”

皇帝点了点头:“单于说的没错,匈奴是游牧民族不会开垦忙种,浪费了肥沃了土地,而我大乾子民全都是播种的能手,朕已经下诏天下,让愿意前往匈奴教你们播种的百姓,每家每户都赏地200亩,并且三年不收税赋。单于觉得这样可好啊?”

拓跋苍摆手:“我匈奴土地虽然肥沃,但都是用来养牛羊牲畜的,就算让我的子民去种植,他们肯定也是不愿意的,不过陛下既然愿意让大乾百姓去匈奴开垦种地,我自然也是愿意的,不过地不能给他们白种,一亩地我们每年需要他们三成的收成,陛下可愿?”

皇帝眉头就是一皱:“单于,三成是不是多了些?你们那边的土地虽然肥沃,但全都是草场,我们大乾的百姓过去还要开荒去石养地,就算去种起农作物,恐怕收成也不会很高,甚至有可能不够他们吃的!”

说着他伸出了两根手指:“2成,朕让他们每年每亩地的收成给你们两成。”

匈奴单于想了想也觉得皇帝说的没有毛病,于是就答应了:“那就两成,不能再少了”

其实大乾的人可多啦,地也足够大乾百姓种的。但秦瑜跟皇帝说,得让文化入侵匈奴,让匈奴的老百姓都喜欢上大乾,觉得不打仗,跟着大乾也能吃饱穿暖。时间一长,只要匈奴百姓心向大乾,迟早匈奴也会成为大乾的领土。

大乾皇帝就这么被秦瑜画的大饼给迷住了,天下君主哪一个不想让别的国家领土成为本国的领土,就是秦瑜上一世的21世纪国家领土之间的争端从没停止过,有些国家的战争也从未停止过,更何况这里的古代。

所以大乾皇帝在文武百官的反对下,还是下诏天下百姓进入匈奴种地。

大乾皇帝和匈奴单于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朝堂上的百官时不时也会插上两句,场面也算和谐并没有剑拔弩张的场景。

最后就是宴席全臣,欢迎匈奴单于。

匈奴老单于被抓回大乾京城的消息不胫而走,大乾的大街小巷听到这个消息后再次热闹如同过年,同样的隐藏在大乾帝都各国的探子,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快速将这一消息传递给了本国。

那些附庸大乾的小国,得到消息后一个个都面露不可置信,特别是国君,匈奴可是大乾第一劲敌,如今他们的老单于都被抓回了京城,那他们这些小国万一大乾皇帝一个不高兴,挥兵进攻他们焉有活路?

一时间大乾的这些附庸,一个个人心惶惶起来,同时多国开始派遣使团向大乾示好,但也同样的暗地里他们开始与其他小国商量联合抱团自卫之事。

这些和秦瑜都没有关系,现在她就想着要尽快将康安发展起来,让自己的老爹能轻松一些,早日调回京城,免得在这边境受罪。

“凤芹姐,听说豆干卖的供不应求了?”秦瑜又来到了豆腐作坊,见姜凤芹正在封装豆干便上前问道

姜凤芹见秦瑜来了,刚要行礼就被秦瑜打断了:“你呀,什么时候能改掉这个毛病说了我们姐妹相称你就是不听!”

姜凤芹嘿嘿笑了笑:“豆干最近确实卖的非常好,特别是那些酒楼一日比一日定的多。”

秦瑜点头想了想:“那既然如此,那就把制作豆腐的秘方交给李婶他们,他们每天要养活那么多遗孤也是难,就让他们带着那些孩子,一起做豆腐,卖豆腐,实现自给自足。”

姜凤芹听完眼睛一亮:“郡主,这个办法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样以来以后,也不用我们每月给他们发救济粮和银子了,有了收入那些孩子肯定能生活的很好!”

“是啊!今后啊!李婶他们这些年为了救济帮助战争遗孤,也吃了不少苦,能帮就帮一下吧!朝廷是顾不了那么多孩子的,我也一样,不可能一直帮他们,还得他们自身硬起来才行,希望像李婶这样的人能够更多一些。”

两人正说着李婶呢,李婶就来了豆腐作坊,她是来担定好的豆腐的。

“凤芹啊!我的豆腐磨好了吗?唉!这群小子们说天天吃豆腐都吃够了,你说说他们之前没的吃的时候,三天饿九顿,现在有的吃了还嫌弃,真的是!”

李婶还没走进作坊,刚进院子就开始喊姜凤芹,还抱怨那些熊孩子嘴养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