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建国顿了顿又补充,“到了年底,咱们家的狐狸也能卖一万块钱。我还可以把首都另一套房也给抵押,贷出四万。但还是差了九万。”

二狗真的很想帮他们,但是他两个工厂都是下蛋母鸡,他哪一个也不想宰。

李建国看向张秀花,“你不是也有四合院吗?”

张秀花果断拒绝,“我不想把四合院抵押贷款。我已经投了不少钱。你再另想他法吧!”

万一啤酒厂生意不好或是开不起来,她的四合院就没了。她不想冒这个险。

李建国叹了口气,也就没再说什么。

张秀花拍拍李建国肩膀,“你再等等,兴许明年咱们攒的钱多了,这事就能成呢。”

李建国却看着她,“你不是说要趁早吗?再说这种二手啤酒厂设备转让的事也不是经常发生。”

张秀花没想到他拿自己之前的话堵她。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她用空间跟大毛交易赚快钱。可是这样会加剧风险,再说她该怎么跟他解释她赚钱渠道?

李建国自己倒是想了个好办法,“之前我们保守估计,各家出一千,兴许他们愿意出两千呢?我明天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先跟他们说这件事,兴许能凑齐。”

张秀花却不看好。之前村里没有别的发财路,肯定会投资,但现在不一样了,各家都想种木耳赚钱。盖大棚就是最基本的投资。他们可能更愿意分散投资,而不是把钱放在一个篮子里。

她还没说扫兴的话,二狗却已经赞同,“可以啊,你先说服大家试试。兴许真能成!”

张秀花也就没再多说,罢了,让他试试也行。

翌日一早,张秀花和李建国在果园忙活,有才就过来叫他们回家吃饭。

只要有才在家,家里的饭都是有才来负责。

以前张秀花听说厨师回家是不烧菜的,但是有才是真爱当厨师,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做菜的机会。他拿做菜当艺术。

一家人吃完饭,李建国让有才待会儿领珍珍去果园逛逛,帮忙看一会儿动物,他要开个村民大会。

有才纳闷,“有什么事情吗?我不能听?”

“不是不能听。你二弟帮我打听啤酒设备的价格,要八十万,我要跟村民们说一声,看看他们愿不愿意出资。”李建国实话实说。

有才恍然,“钱不够吗?”

“不够,加上我和你的房子抵押贷款,还差九万。”李建国叹了口气,“我想说服村民们多出点。吵吵闹闹,你和珍珍还是去山上喂狐狸吧?估计她长这么大连狐狸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农村有农村的好,风景美,吃食也很真,也有城里人见不到的动物。

有才答应了。

吃完饭,张秀花、二狗和李建国一块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

李建国站在台上向大家解说啤酒厂的创意,主要讲啤酒厂有多赚钱,二狗跟着一块分析它的前景。鉴于他现在是村里最有钱的人,他说的话还是相当有份力的。

张秀花负责在台下记账。

村民们听两人说完,问了不少问题。

比如啤酒秘方,啤酒厂建在哪里,啤酒厂由谁管理,啤酒怎么销售等等。

李建国一一回答他们的问题。

“啤酒买的是现成的设备,半自动化流程,秘方很简单,没什么难度。唯一的难点就是把价格打下来。”

“啤酒厂就建在咱们村,工人也从咱们村里找。”

“啤酒厂由我管理。”

“啤酒销售跟蛋鸡和洋鸡一样,可以送到各个小卖部。国有工厂的啤酒价格太贵,咱们有价格优势。”

村民们听着他已经想好了,又这么赚钱,当即就定自己愿意投资多少钱。

李建国给定了限额,各家最低一千,大多数人报的也都是一千,偶尔有家里比较富裕一点的,投了两千,但终究是少数。

李建国说服他们可以多投一点,因为啤酒厂总投资要八十一万才能建得起来。

各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李建国为了让各家多投点,就让大哥打个样。

但李建党很为难,“二弟,年底的时候,批发公司分红了,那钱被我拿给红武,让他提前还房贷了。他现在压力太大了,不肯要小孩。我们帮着还钱,他们才敢要小孩。”

张秀花有点无语,让大哥大嫂投钱肯定没戏了。她只能再找找别人,她找关系最好的王二婶,“你家怎么只投了一千啊?这啤酒厂肯定赚钱,多投一点啊!”

王二婶也想多投,但这不是要盖大棚嘛,“我还想明年多种点木耳呢。”

不仅王二婶这么想,几乎全村的人都这么想。

张秀花看着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原先预估的多一些,总投资是23万4。几乎家家都投资了。但是各家也都表示这是他们能拿出的最大数目,再多就不行了。

李建国向老村长打听,对方也是没钱,“国祥在外地看中一个门面,找我们借了钱,投的五千已经是我们最大限度了。”

老村长还是很看好他们这啤酒厂的。倒不是冲着李建国和二狗的面子,而是冲着张秀花。

他发现张秀花做生意很厉害。之前她刚投资养鸡场那几年,赚得盆满钵满,可她一退出,养鸡场就只能赚一点点。

现在私人啤酒厂还没有。这要是开了,那就是独一份。肯定能赚钱。所以他就把家底都掏出来了。也实在是没能力掏更多。

李建国又看向李建信。

他头摇成拨浪鼓,“我在县城开了小卖部,本还没捞回来呢。这两千是我给祥祥瑞瑞存的老婆本。我存五年定期的,现在利息都不要了。”

李建国又看向别家,每个人都是摇头。

倒是香香妈,似乎有点意动,但是当张秀花望过去时,她又飞快移开目光。

张秀花低头看了一眼,香香家投了三千。算是比较多的。

回去的路上,李建国精神有点萎靡。

二狗倒是早有预料,不过他还是笑道,“至少比之前预估多了三万四。咱们只要再凑齐五万六就行。”

张秀花让李建国和二狗先回去,“我去找香香妈聊聊。”

她感觉香香妈应该还想再投一点。但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加大数额。

说着,就往前跑了几步,追上香香妈。

二狗摸了摸下巴,“干妈是想让香香家多投一些?这是个好主意,她家确实有钱。她家是最早盖大棚的。我听说种木耳一亩地能赚两百多,一年可以赚两茬,她家肯定赚了不少。”

李建国若有所思。

张秀花这边追上香香妈,问她对啤酒厂怎么看。

香香妈倒是很看好这门生意,“我也投了三千,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建厂?”

“资金短缺。我也想早点建出来。”张秀花问她要不要再投点,“你家大棚早就盖好了,也没有别的投资路子。咱们村的养鸡场已经不赚钱了。多的钱放在银行也是贬值。还不如投啤酒厂,不到一年就能回本!”

香香妈有点犹豫,“这事太大了,我可做不了主。”

张秀花笑了,“没事,那你回家跟你男人商量,回头建厂了,他再也不怕没酒喝了。”

村里的男人没有几个不爱喝酒的。以前他们喝的是二锅头,那酒掺假,容易出事。啤酒度数低,更好些。

香香妈胡乱点了点头,张秀花正要离开,她突然又叫住她。

张秀花疑惑,“怎么了?”

“我想打电话给香香。方便吗?”香香妈到底还是说了。

张秀花恍然,原来香香才是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懂!村里只有她家有电话,她颔首,“行啊,这有什么不行的。走!去我家打电话!”

她揽着香香妈回到自家堂屋,怕香香妈害臊,让香香妈在屋里打电话,她找个借口躲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