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 第299章 子孙不保要名声有屁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9章 子孙不保要名声有屁用

看着乱糟糟,如同菜市场一般的大殿,王剪既好气又好笑。

朝廷争斗,没有那么多的咬文嚼字,也没有那么多的计谋挖坑。

他们只用最简单的骂街方式,逮着一个点大扣帽子,方式简单却很有效。

“肃静!”李世民高声喝道。

再让他们吵下去,把王剪逼急了,怕是又要展开一场撕逼。

搞到最后不罢免几个官员,这场争斗都收不了场。

“王爱卿,你继续说。”李世民朝王剪点了点头,带着鼓励的眼神说道。

王剪心里早有腹稿,于是出班奏道。

“敢问各位,如今的大唐和巅峰强汉相比,从国力军力方面考虑,孰强孰弱?”

对于王剪不正面回答问题,朝中百官已经习惯了。

“老臣认为,等大唐国力恢复,和强汉相比也不相上下,甚至更胜一筹!”一个年老的史官出班回道。

其余官员,包括李世民也认可他的观点。

可以自信,但是不能盲目自信。

如今的大唐,满目疮痍,且人口凋零,怎么可能比得过巅峰强汉。

王剪脸上带着几分自信,接着说道。

“既然大家都认可史官的这个观点,熟读史书的人应该知晓。”

“纵观强汉以来,屡屡打败突厥人,可用不了多久他们又会卷土重来。”

“而老祖宗采用的怀柔手段,虽然能让突厥老实几十载,并没有解决突厥的问题,到了今日我们还遭受突厥铁骑的践踏。”

王剪把大家都清楚的史事摆出来,让一众想继续出言攻击的人,也把话咽了回去。

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大殿中都没有人反驳王剪的话,于是王剪继续说道。

“臣以为,要想一劳永逸解决东突厥,必须歼灭其大部青壮。”

“对于亲近大唐的部落,可把他们打乱,迁入到大唐腹地内进行开荒,并进行儒学教化。”

“年轻的突厥女子,可以赐给将士为妻,为我大唐绵延薪火。”

“东突厥那片广袤的草原,朝廷可专门出一个奖励政策,鼓励大唐百姓迁移过去居住。”

“通过改变其信仰和生活习性,把突厥人汉化,才算彻底解决这个祸端。”

王剪的思维很超强,也比较大胆。

小咖位的朝臣都不说话了,他们纷纷把目光放到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几个大佬身上。

“陛下,老臣不赞成王剪的观点,大唐如此暴戾对待突厥,不利于其余部落的归降。”

“我大唐理应遵循强汉,以仁治国,只要我们善待突厥,他们一定会归心大唐。”

御史大夫萧瑀跳了出来,他的言辞非常激烈。

“臣附议,大唐应该用仁爱感化突厥。”

一帮御史台的人纷纷出班,声援大佬萧瑀。

除了御史台,还有一帮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臣子,也跳出来支持萧瑀的观点。

王剪摇了摇头,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到萧瑀身旁厉声喝道。

“突厥残杀我大唐百姓的时候,你怎么不去感化突厥人?”

“突厥大军压境,直逼长安的时候,你为什么躲在将士的身后?”

“你是安安稳稳过日子了,享受着富贵的生活,受突厥残害的边关的百姓怎么办?”

“还大言不惭用爱感化,用你全家女子去感化行不行啊?”

“方才出声赞成用爱感化突厥的大臣,如果把你们全族女子派去感化,我就赞成你们的说法!”

面对火力全开,且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王剪,萧瑀气的脸色通红,胸口上下激烈地喘气。

御史台和一帮腐儒肺都快要气炸,他们脸色铁青,纷纷怒视王剪。

“陛下,王剪如此辱臣,臣要参他一本。”

“陛下,王少詹事如此粗鄙,且无道德,应扫出朝廷!”

萧瑀和一帮手下高举笏板,怼着王剪一顿参。

被王剪这个小年轻这样侮辱,他们算是颜面尽失。

“陛下,王剪所言,话糙理不糙。”

“突厥之祸,根源已久,不管如何征服突厥人,到最后他们还是会继续背刺大唐。”

“王剪所作之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的很对。”

平时较少主动发言的魏征,第一个出班声援王剪。

昨晚他思索了很久,发现还是王剪提的这个办法,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虽然对大唐后续的战事有影响,可当前的大唐,将星荟萃士卒勇猛,实力完全碾压周边国家。

“陛下,臣以为魏侍中所言极是。”

看到老大发话,门下省的官员纷纷出来声援。

紧接着,房玄龄也站出来了。

“陛下,臣赞成王剪和魏征所言,我们不能再养虎为患了,必须彻底消灭和汉化,才能解决突厥这个千古难题。”

李世民看到几个重臣都支持王剪的提议,于是他再度把目光放到长孙无忌身上。

“辅机,你怎么看?”

朝中百官,纷纷把目光放在长孙无忌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长孙无忌的意见,关乎到陛下最终的决断。

长孙无忌脸色淡然,他举着笏板朝李世民缓缓行礼后,不紧不慢地说道。

“陛下,臣赞成王剪的提议。”

“哗~”

长孙无忌的话,引起大殿内的百官一众喧哗。

可长孙无忌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所有人都脸色古怪起来。

“陛下,既然此法是王剪提出来的,臣建议由他写成奏疏,并负责执行。”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这个老阴逼,这一招有点毒。

如果王剪接下这个活,以后他就永远带着嗜杀、暴戾的标签。

而大唐受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世家文人对王剪这等人,岂能有好印象?

倘若未来登基的新君,尊崇儒家思想,那么王剪也很大可能不会被重用。

而且,突厥人和周边国家,对他也是恨之入骨。

可以说,这个活是个得罪人,且会影响仕途的烫手山芋。

“陛下,王剪尚且年少,怎能担此重任,还是另择人选比较合适。”房玄龄连忙出声道。

他怕王剪年少气盛,不受刺激就答应下来。

“左仆射此言差矣,这个方式是王剪提出来的,朝中百官还有比王少詹事更清楚的么?”

萧瑀连忙接上。

在他心里,对长孙无忌更佩服了,这一手真的高。

接下来,两帮人就王剪担任负责人的问题,再度争吵起来。

“陛下,臣愿接下这桩事!”

众人争吵不休中,王剪的声音如同一道闪电撕破黑色天幕。

“剪儿,你...”房玄龄脸色一变。

王剪朝房玄龄摇了摇头,他扫视了一眼大殿两侧,表情或是惋惜或是戏谑的大臣,接着高声说道。

“如果子孙不保,要好名声有屁用!”

“如果非得有人来当这个恶人,那我王剪便当这个恶人。”

“希望千百年后,我大唐百姓不再遭受突厥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