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慕朝歌只管招呼好舅舅舅母们,让他们吃好喝好玩好,大家都挺开心的,这天气炎热,庄子坐落在山中,确实要比城里舒服的多,小溪也比院子里的湖水来的凉快。

活水肯定不一样。

财叔还去用溪水泡了好多西瓜,等他们看完修路回来,就端了上来。

几位舅舅舅母也是第一次近距离观看怎么修路的,表示十分新鲜。

“朝歌这事儿办的好啊!”

“正是,难怪大家伙都齐声夸赞,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造福大家啊!”

“行善积德是应该的。”

舅舅舅母们从修路那边回来,就一路上夸个不停。

修路的村民们一听他们是三小姐的舅舅舅母们,也出了银子的,态度那叫一个好,把慕朝歌的几位舅舅舅母哄得飘飘然,直说每家再拿一百两银子。

慕朝歌也替村民们谢过舅舅舅母们,高高兴兴收下来。

财叔看见他们一行人回来,赶紧招呼张氏她们端上溪水泡过的西瓜,现切现吃才叫新鲜,又补充不少零嘴。

慕朝歌还让杜鹃姐姐把棋盘和其他玩乐的东西拿过来。

招呼舅舅舅母们一块玩儿。

“难得来一趟,就只管放开了玩儿,也不是天天这样不是?”

慕朝歌对着舅舅舅母一说,他们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放开玩儿。

她的新院子修的漂亮,除了那个大茶室,还有很多亭子,在亭子里面摆放一些瓜果零嘴,挂上竹帘子遮挡太阳,边玩边赏景色,再吹吹风,特别舒服。

老祖母是下午才睡醒的,一睡醒就也过来凑热闹。

大家热热闹闹玩了两天。

也该回去忙正事儿了。

连带着老太太也被几位舅舅舅母接走,非说让她到老宅子那边去回忆回忆童年,毕竟重新修整过。

有些地方还是不太一样了。

陆行州也劝着老姑母回去一趟,慕老夫人还是心动的。

最后一块跟着去。

冯氏还问慕朝歌要不要也回去住几天?“正好和你祖母一块?”

慕朝歌就直摇头,“我就算啦!农庄还有一堆事儿等我我呢。”

她掰着手指头算给小舅母听,“您看看呀,这果酒得盯着,过些日子红薯也快收成了,我还得忙着弄些红薯干,上一批给小舅舅的货刚出,最近也得忙着给乔叔那边赶货,虽说加工坊那边我不在也行,但时不时也得去看看,修路那边也不能离人。”

慕朝歌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所以就先不去打扰舅舅舅母们了。

冯氏一听都觉得头大,“你这一天天的比我都忙。”

她嗔怪地看她一眼,又搂着慕朝歌低声让她注意休息,“也别太累了,东西是该攒些,可也要当心身子。”

冯氏这含含糊糊的话,让慕朝歌警惕起来,也靠近小舅母问到:“这可是又收到什么消息了?”

冯氏立马说没有,“世道倘若真要乱起来,你舅舅和我还会瞒你不成?安心做你想做的,我是让你也别太拼了。”

她还是哪怕真的要乱起来,她和陆行州也能护主她。

慕朝歌忍不住甜甜笑道,搂着冯氏就撒娇道:“舅舅舅母最好了!”

不过心里却在想,小舅舅小舅母确实能护住自己,但自己的农庄呢?农庄的这些人呢?她自己也得护住他们呀。

冯氏临走的时候还宽慰了慕朝歌一句,“别怕,三五年内,不会大乱的。”

慕朝歌这心才安稳一些,她也记得原着剧情没说世道要乱啊?只是之前听说了点风声,她就怕现在剧情已经偏离,所以总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

不过冯氏说的三五年内不会大乱,但没说不会小乱。

日子一天天过。

慕朝歌也听到了些许风声,说是边关那边最近不太平。

又听说哪哪闹水灾的。

应该说是附近的人都听说了,最大的影响就是今年秋收的粮食大减,粮价猛涨,而他们这边的粮税也高了不少。

财叔一听要交四成的粮税,愁到好几天睡不着,“这这这,咱们今年秋收和冬收可怎么办哟?!”

就盼着多囤粮呢。

现在农庄可不是从前,那么多张嘴等着吃饭呢。

张氏和小张氏也在说南方那边闹水灾的事儿,“快入秋了怎么雨水这般多?不正常嘛这是?”

“这老天爷说翻脸就翻脸,诶哟,南边的人就惨喽!”

“哪年是顺顺当当的?不总有些地方受灾的么?”

张氏和小张氏看的很开,到底是过来人,经历的事儿多,现下这边只是税收高一些,好歹还能剩下一些。

从前慕朝歌没来农庄的时候,那也有艰难的时候。

“如今三小姐您来了后,我们这日子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就是,实在不成,每日减少到吃两顿饭,那也比从前好太多。”

张氏和小张氏还带自己克扣自己口粮的,其他妇人们竟然也附和着,“就是就是。”“饿不死就是福气喽。”

慕朝歌这会儿正在做红薯干呢,闻言就让她们不用操心,“放心,咱们夏收的粮食都够咱们吃到开春的,秋收和冬收的加起来,吃到来年夏收也不成问题。”

怎么能挨饿呢?

能吃饱肯定要吃饱的,不然哪里来力气干活啊?

特别是农庄这边干的全是苦力活。

慕朝歌因为是主子,也不用干什么重活,这都觉得挺累的,但其他人天天干的活儿可不轻松的啊。

地里讨食儿吃可想而知。

粒粒皆辛苦也不是假的,大家这么累还吃不饱饭真的不要太惨。

慕朝歌再怎么也会努力让大家吃饱饭,她让她们放心好了,“真到了省吃的那一步,到时候再说吧。”

短期内肯定不用。

慕朝歌这会儿也想起小舅母之前的话,三五年内是不会大乱,但这会儿已经感受到了一点点先兆。

乱世这种情况,有人饿死路边,也有人赚的盆满钵满。

慕朝歌只知道小舅舅的生意影响不大,甚至挺稳的,她自己的洗护用品暂时有点波及,但也还好。

不少人富户察觉到一点儿苗头,也开始节省起来。

但也还好。

慕朝歌的生意还是能继续做,她一边改造农庄之余,也开始留一份备用资金,不像之前那样全扔进农庄改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