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当了第三车间副主任也有好多年了,一直没机会转正。

而今厂里已经下发了通知,他刘永富转正成为车间正职主任,实在是个大大的惊喜。

他留下的副主任空缺,正好由宋国顶上。

“果然没有看错这小子。”

刘永富心里想着。

他知道自己的转正,其实跟宋国的表现分不开,如果没有宋国那逆天的表现,他恐怕还得在副职的位置上熬上几年。

心中对宋国充满了感激,但二人关系已经很铁,感谢的话他也说不出口,就算说了宋国也会不高兴的。

“主任,我恐怕以后还是要多到车间转转,技术方面还得温故而知新,吃饭的家伙可不能丢了,工作安排还得你牵头。”

宋国这话一方面是表达立场,刘永富总归是前辈,他一上来就表现太过强势,就有些僭越了。一方面也是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个年代,管理工作还不如技术工人呢,他还得继续专精技术。

“这当然是没话说,我知道你还有个八级钳工的目标,舍不得车间那点事儿,不过,现在工作你也要偏向于管理,技术层面的东西只要不落下就行,也没必要自己亲手上工操作。”

“我知道了。”

俩人分区而坐,一人一张办公桌,有的没的聊着。

“宋国啊,我听说这次提拔中层的会议上,李副厂长对你得提拔提出了反对意见,你以后可要小心些,免得他给你穿小鞋。”

刘永富把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说了出来。

“主任,你是了解我的,我一向谨慎,他想给我穿小鞋,我还不给他机会呢。”

“反正,还是防着点好,厂里别看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系统,打卡。”

新的一天,宋国照旧打卡领取奖励。

“今日奖励:大米5斤,白面5斤,花生油2斤……”

听着系统提示音,宋国一愣。

今天系统奖励太反常了。

以往奖励可不止这点,起码是这个的两倍,突然变少的奖励,也是让宋国有点不适应。

“系统,可以解释为什么奖励变少吗?”

宋国向系统进行提问。

这是他第一次向系统提问,但是系统似乎不太智能,根本没有回答他的话。

“难不成是因为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

宋国暗自猜测。

毕竟,现在大环境变得更艰难了,赚钱更加不容易,如果系统还继续维持原有数量的奖励,就有点失衡了。

想通了这一点,宋国也没有纠结,系统虽然是他的一大依仗,但不可能事事都依靠系统。

他此前也想过,万一哪天系统不灵了,他还得靠自己的手艺吃饭。

所以,就算现在提拔为第三车间的副主任,宋国也没有坐办公室,而是经常到车间一线,温故而知新,从来没有放弃打磨自己的技艺。

系统是依仗,但技术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他把意念深入系统草原空间。

如今的草原空间,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但草原空间已经扩张到了两万平米,还牛羊成群,跑山鸡遍地,水潭中还有两百条五六斤大小的草鱼和鲤鱼。

“话说这草鱼鲤鱼再这么长下去,以后长到十几斤,可就不那么好出手了。”

五六斤的草鱼、鲤鱼,普通人家其实也买不起,就算几毛钱一斤,一条鱼也得花两块钱以上,也只有一些富裕一点的家庭或者饭店、工厂之类的,才买得起。

“看样子要打听打听鱼的销路了,其实咱们厂,就是最好的销路。”

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食堂采购部门。

几千上万人的轧钢厂,每天消耗的饭菜数量都是惊人的,虽然食堂大锅菜里面很少见到荤腥,可实质上,国营工厂的待遇在这个年代还算不错,一个月有一次机会吃大菜。

工人吃的都是定量供应的粮食,大菜也在计划之内,不超标就行。

按照宋国的了解,工厂吃大菜多数情况都是吃鱼。

毕竟,这个年代的鱼可比鸡鸭好买,鸡鸭都是吃粮食的,而鱼,特别是草鱼,只要投喂青草就可以了。

轧钢厂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宋国可不能放过。

中午时分。

宋国找到了娟子。

娟子现在是轧钢厂一食堂的主厨,现在的她,俨然是后厨的一把手了,连马华、胖子俩人都时不时的讨好娟子,希望娟子传授点真正的手艺给他们。

娟子的厨艺是宋国教的,遇到这种情况,她还真不好把手艺外传。

但是宋国说了,可以传两道菜给他们,一方面二人上手之后可以减少娟子的工作量,一方面可以让二人感激她,巩固她在后厨的地位。

这些道理娟子其实不太懂,人情世故方面,她一片空白,一门心思只想做好自己的工作。

但经过宋国的提点,她才领会到了真意,尤其是现在后厨铁板一块,大家都很拥护她。

这都是按照宋国的指点换来的。

“娟子,你和采购部的负责人认识吧。”

采购和厨房,工作之间是有交叉的,毕竟厨房需要什么食材,都是定好之后交给采购部门去负责买回来。

“表姐夫,认识的,有什么事吗?”

娟子有些狐疑,不知道宋国所为何事。

“娟子,这个月开荤准备吃什么?是不是鱼?”

宋国接着问道。

“是啊,每个月都是鱼,因为只有鱼比较划算,猪肉、鸡鸭这些,成本都太高了。”

娟子老实说道。

“那一般采购多大的鱼?”

“两三斤吧。”

“这么小吗?”

“再大的也不好买,其实要是鱼再大点,我们后厨更省事。”

宋国听到这里,知道有门。

他的鱼五六斤一条,其实更符合娟子们的要求,只是现在五六斤的大鱼不太好买罢了。

“我有门路买五六斤的草鱼和鲤鱼。我有个朋友,他负责村公社的鱼塘,前些天听他说,他们鱼养的不错,但是因为路不太好走,很多人都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采购,然后鱼就滞销了。”

娟子一听宋国这话,顿时来了兴致。

“真的吗,表姐夫,那我得跟采购部的负责人说说这个事,你能把购买渠道跟我说吗?”

“可以。要不这样,我定个地点,到时候让采购部的负责人和我那朋友见面聊聊。”

宋国知道现在物资都是统购统销,就是有计划的向农民采购物资,有计划的向市民销售物资,像这种大型国营轧钢厂采购物资的对象,其实都是固定好的。

如果要改换采购地点,还得采购部的负责人重新走流程,经过审批之后才能改变,这都是需要时间的。

要改变流程,那么首先就要说服采购部的负责人。

所以约出来见个面很有必要。

娟子按照宋国说的话,很快就和采购部的负责人说了,并告知了约定地点。

采购部的负责人对此压根兴致不高,毕竟对他来说,在哪里采购都是一样,何必费时费力的换地方呢,而且还要重新走审批流程。

但一听到娟子说对方有很大的折扣,可以给厂里节省一大笔开支,采购部的负责人顿时眼睛就亮了关。

“娟子,这个消息靠谱吗?”

“绝对靠谱。”

“行,如果这件事谈成了,我去乡下采购遇到好吃的水果,给你捎点回来。”

采购部的负责人很是兴奋的说道。

其实对他来说,给工厂节约开支这种事,他通常不那么热心。

但是这中间有很大的折扣,说明操作空间很大。

此前他采购发生了一笔亏空,正愁不知道怎么找补呢。

现在,听娟子这么一说,他就看到了一线生机.

通过娟子把销售渠道落实好,宋国自然还得想法子怎么把鱼交接给对方。

恰好第二天周末,他就到了城郊转悠,然后租了一间空置的院子。

这里距离轧钢厂其实也不算远了,作为交接地点再合适不过。

然后,他就自己找人在院子里临时修建了一个十几平方的蓄水池。

第二天,也就是他约轧钢厂采购部的负责人见面的日子。

在约定地点,宋国见到了一个个头只有一米六,脸上长满肥肉的中年人,此人名叫杜亮,在轧钢厂干采购部负责人也有好几年的时间了,宋国自然也远远见过他。

“杜主任吧,您好。”

宋国见到杜亮,主动上去打招呼,要不然他现在易容之后的面目,这杜亮根本不认识他。

“你就是娟子介绍的那朋友?”

杜亮看着来人一副生面孔,不敢确定的样子。

“对对,我就是,今天约杜主任出来,就是想谈谈我们村卖鱼的事儿。我们坐下聊吧。”

这里是一个茶馆,大多来这儿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大爷,而且现在时间早,根本没几个人,所以倒也不怕别人听见他们的谈话。

“杜主任,您称呼我小于吧,想必娟子姑娘已经把我们村出产的鱼的情况如实告知了吧,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

鱼呢,五六斤一条,草鱼、鲤鱼大概有两百条的样子,也就一千多斤鱼,价格方面,如今市场价5毛一斤的鱼,我只收您4毛,而且免除从村里过来的运输费,您看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