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离经叛道小穿女 > 第167章 大娘看见了甘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罡来到广济寺,找到二休住持,二休一听李罡的建议,马上点头表示不能错过祈雨机会,当然,六月初八下不下雨不是重点,重点是二休住持跟着李罡混,可以在灾情发生时再捞一把信誉度。

甘露对林月说过,李罡与广济寺的二休住持交好多年,李罡观天象,二休测人生,两人在神界佛界人间通吃,游刃有余,如虎添翼。

二休成为住持以后,就将李罡纳入广济寺四大班首“圈里人”享受特殊待遇。李罡不是和尚,怎么享受“圈里人”待遇?二休住持给寺院四大班首的福利不是四份,而是五份,所以,李罡是广济寺秘密养着的观天师。

广济寺依靠李罡的影响力,为民间做过很多法事,按照二休和李罡的说法,每次法事都得到神界和佛界的支持,他们是为民众祈福才使民众得到福祉。再说,广济寺僧人为百姓祈雨,做的是功德,收获的都是民众的点赞,哪怕没有求下雨来,世人也只记得僧人的善心,不会怪罪僧人。

不过,如果是皇上祈雨而没有祈下雨来,民众的说辞就不会这么简单,个中厉害关系是人都明白。

两人密谋,决定六月初八由二休住持率僧尼设坛祈雨。

六月初八很快到了,广济寺要祈雨了,大娘到后院找林月一起去。

大娘平日很少到后院,后院没什么好看的,她对那些花花草草一点都没有兴趣,再说,那狗对大娘好像也有点戒备,虽然没有见着大娘就叫就咬,但那狗眼看大娘时,分明就有戒备的意思,所以大娘对后院就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但今天大娘到后院来了,一进院就听见林月在一间屋里与人说话,大娘一把推开门,却见屋里有个尼姑,林月正在与尼姑说话。

大娘和尼姑打了个照面,甘露见到大娘,面露惧色,赶紧低头,双手合十,对大娘念一声阿弥陀佛。

大娘愣了一下,家里什么时候来了一个尼姑?尼姑见到她好像很害怕的样子?

林月见到大娘,赶紧跨出门槛,并随手将房屋的门关上,大娘又有些纳闷,尼姑还在屋里,怎么就关门了呢?不过,大娘也没过多介意,屋里关着的人只要不是和尚,大娘就不干预,儿媳与尼姑多接触也是好的。

大娘告诉林月,今天广济寺祈雨,要林月与她一起到广济寺参加祈雨法事。

自从曹家文考中举人成为皇上钦点的二状元,大娘就深信儿子的荣耀与广济寺菩萨保佑有关,现在听说广济寺今天祈雨,大娘自然是要去参加的,不仅仅是因为感恩广济寺菩萨对儿子的保佑,也是为自己积阴德。

二状元的娘要去参加祈雨,二状元的娘子岂有不去之理?

听大娘要她一起去参加祈雨,林月就抬头看看天空,原本万里无云的天上果真出现了几朵云,空气中好像也有一阵阵风在吹,林月查资料的时候,没有看见六月初八下雨的记载,资料里面记载的日期分明是七月初八,难道历史记录也和清实录一样不实?

福临回家以后就按照父皇的要求,禁闭在家不出门,既然被禁闭了,当然就不能到林月家去,但皇上将祈雨日定在七月初八,林月已经从刘奕杰那里打听到了确切消息,也大致知道了李罡和福临在朝堂上的表现。既然皇上定了祈雨的日子,广济寺为什么还要提前一个月祈雨呢?嗯!应该不足为奇吧?林月想着,自从开始出现旱情,各地寺院僧尼或民间组织的祈雨仪式就没有断过,所以,广济寺祈雨也就是广济寺为众生祈福的一种法事而已。

不过,广济寺选中的日子与钦天监李罡在朝堂上据理力争的日子高度吻合,看来广济寺选在今天祈雨,应该与李罡的不服气有关,也从另外一个侧面看出,李罡与二休住持是一个鼻孔出气的。

不管怎么样,林月好奇的是,民间祈雨是什么场面?祈雨时二休住持肯定要出场的,二休住持长什么模样?当然这些好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是否真的会下雨?

林月好奇心满满,与大娘一起坐马车到了广济寺。

广济寺山门外广场上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在一个临时搭起的祈雨台上,悬挂着“祈雨供天法会”字样的条幅,祈雨台下端坐着几百位僧尼,这些僧尼有广济寺的,也有从其他寺庙来的,几百位僧尼坐成一个方阵,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齐声诵经,诵的什么经,林月不知道,只听见从僧尼们嘴里发出的嘤嘤嗡嗡之声。

据说这些和尚尼姑凌晨三点就开始打坐诵经了。

林月认真看看僧尼方阵,发现坐在最前面的是一个肥头大耳的和尚,肥头大耳和尚身后坐着七八个和尚和一个尼姑,这种状况,就像林月前世看见的大会主席台,台上主要领导坐在最中间,领导班子成员分列两旁的阵势一样。

林月心想,那个肥头大耳的和尚一定是二休住持,哦!二休主持原来是个肥头大耳,国字脸的和尚。那几个坐在二休身后的和尚一定是广济寺班子成员,至于那个尼姑,一定是广济寺尼姑庵的庵主。

大娘听见僧尼们念经的声音就激动不已,她在功德箱里投了一些碎银子后,赶紧坐在僧尼方阵外的信众中,双手合十,闭目祈祷起来。

前来参加祈雨的民众很多,他们对参加法事的态度都很虔诚,很多人带着跪垫或坐垫,找个空隙或跪或盘腿坐下就祈祷。

二休住持领诵,随着二休的领诵,僧尼们嘴里发出更加响亮的诵经声。现场信众、居士和自发前来参加祈雨的民众全都双手合十,虽然民众不会念经,但他们会念叨,诸如菩萨保佑,雷神保佑,雨神保佑,快降甘霖之类的祈祷语。一时之间,广场上僧尼们的念经声和民众的念叨声就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林月不是来参加祈雨的,她知道下雨不是靠祈雨就能下的,对老天祈祷没用,要是能有前世的那种大炮,对准天上的云层轰几炮,老天就会吓尿,吓出的尿就是下雨。林月想起老天吓尿的样子,不禁笑笑。

现在看了祈雨现场,又看了二休住持的模样,还想看看那个神秘的建在寺院墙外的民间宅院是个什么情况,见大娘在虔诚的闭目祈祷,林月一个人就走进了广济寺山门。

僧尼都在山门外广场祈雨,寺院里几乎没人,非常安静。林月径直向里走,经过尼姑庵,伸头向里面看看,尼姑庵里也是空无一人,只有围墙里面那棵白桦树上的眼睛在盯着林月微笑,林月不由得也向它笑笑。

穿过两个大殿,来到院墙边的僧尞,僧寮不远处高墙旮旯下,堆着比人高的杂物,杂物是些什么杂物?林月看不清楚,隐隐约约看见好像有一道小木门,林月是来看墙外宅院的,所以对这个旮旯多看了几眼,如果没有居心,一般人不会关注到这个堆满杂物的旮旯。

再看看墙外,果真看见墙外有一处宅院,因为有高高的围墙挡着视线,在寺院里只能看见墙外宅院的屋顶,屋顶的翘檐上,站着一只羽毛漆黑的乌鸦,乌鸦偏着头看看林月,突然呱的一声大叫,展翅飞走了。乌鸦突然的这一声叫,吓了林月一跳,寺院太清净,乌鸦的叫声显得很瘆人。

随着乌鸦的叫声,突然从围墙拐角处走出来一个人,一个女人。

林月心里一震,原来乌鸦是看见这人才惊叫着飞走的,这里果真有人!

那女人也看见了林月,愣了一下,发现林月不是和尚也不是尼姑,只是一个观光客而已,这才松了一口气。

林月突然看见这个女人,也觉诧异,那感觉就像看见人突然从地面冒出来的一样,对,就是这个感觉,难怪甘露师父会说二休住持像从地上冒出来的。

从这里突然冒出一个人来,一般情况不会被人看见,因为没人会无聊到伸头去看那个堆满杂物的拐角旮旯,但现在的情况不是一般情况,是林月别有用心。

林月再看看这个女人,年纪五十来岁,皮肤白白净净,不像做粗活的老妈子。

女人见林月打量自己,也警惕的看着林月。

林月赶紧上前施礼,打扰了,我想帮我小姑子问一下,她头晕得厉害,吃了很多药都不见好,郎中说要在寺院里祈福住七七五十八天,病就自然好了,小姑子让我打听一下,她想到广济寺来住,不知道找谁?

妇人一听,上下打量了林月一下,你小姑子多大年龄?林月说十五六岁。

妇人又问,她什么时候来?

林月说,只要说定了,她明天就可以来。

妇人说,寺院随时都能让信众祈福治病,到时找寺院客堂即可。

林月赶紧向妇人施礼,请问怎么称呼?妇人说,我是这个寺庙的居士,你叫我刘师姐就可以。

老妇人的年龄可以做林月的妈了,却让林月叫她为姐呢?原来与佛有缘的人是不分年龄长幼的,女子间都是按姐妹相称,不然,林月就该叫她老大娘了。

林月赶紧又施一礼,嘴里叫着刘师姐,我小姑子来了以后,还望师姐多照应。老妇人很高兴,嘴里说着,那是应该的。她没想到出门就接到一单业务。

老妇人向林月回礼,说我们有缘了,你小姑子也会是我们的有缘人,后会有期。说完就向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林月悄悄跟在她的身后,老妇人走了一会儿,转头看看,身后无人,就仄转身,穿过大殿廊角,再转身看看,这才放心的来到刚才她与林月对话的拐角处,老妇人闪身进入堆满杂物的拐角,悄无声息不见了踪影。

林月不禁呼出一口大气,妈呀!她像参演了一出谍战剧片段,惊险刺激又兴奋,林月很喜欢这种感受,平淡无奇的生活过腻了,寻求一些刺激,很爽!

不过,林月怎么又撒谎了?自己有小姑子吗?小姑子还头晕?林月下意识摸摸自己的脸,脸不发烧,不发烧就是脸没红!林月来到这个世界成为厚脸皮的人了,撒谎都不带脸红的。

林月想起那个女人让她叫刘师姐,这人姓刘?甘露说二休俗家姓刘,这个女人估计就是二休住持寡居多年的婶娘!这个婶娘在管理着供和尚与女人厮混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