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月照万川,吾本为尊 > 第121章 那个男子是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大人还要拒绝,一看刘夫人不高兴了,立马赔笑改口:“听夫人的,夫人让我穿啥就穿啥。”

刘夫人:“要不,给府里下人也都做了,这眼瞅着这天就热了。”

刘大人:“好,都听夫人的,全府都高高兴兴。”

澄玖听说张大姑娘来了,就跑去见张大姑娘。

张大姑娘的院子里的宫人一见公主到来,齐齐刷刷的叩拜公主。张令闻听到还未走出屋里,澄玖已进来了。

张令闻向澄玖行礼,澄玖:“张姐姐不必多礼。去年母后说让你进宫做我的伴读,我没答应,做我的伴读多无趣呀。如今在母后身边,这比给我当伴读可好太多了。”

张令闻:“公主真是快人快语。你们都在宫中,外面的那些弯弯绕绕还是省下的好,太累挺。”

澄玖才环视了一下这屋子:“你这屋子里也太素了点。你这身衣服……”澄玖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宫中还在守孝,不能穿得太艳,你这一身倒是适宜。”澄玖飞快的想了一下,“宫中有宫中的规矩,你按规矩来就行。”这时看到项嬷嬷带着一些人来,拿了不少的东西。

项嬷嬷看到公主也在,给澄玖行了礼,公主上去就挽着项嬷嬷的手臂,笑笑的喊道:“项嬷嬷。”

项嬷嬷:“哎呦,这耳朵都快震聋了。”对张令闻说,“公主见张大姑娘进宫多高兴。”

澄玖转身去看项嬷嬷带来的东西,点点头:“张姐姐看看,这些东西可行?不喜欢,就换了,摆在自己屋里的东西可得自己喜欢才行。”

张令闻看过后:“很好,有劳项嬷嬷了。”

项嬷嬷:“大姑娘客气了。”这时进来一位嬷嬷和一名侍女,“这是尚衣局的,皇后娘娘说,这天都热了,给大姑娘做几件新衣。”看着知味说,“也要难这小丫头做几件,要符合宫中规矩。”知味听到还有自己的很开心。

张令闻、知味行礼:“谢皇后娘娘恩典。”

澄玖一见知道要量身做衣服了,自己得离开:“张姐姐,我有空再来找你玩。缺什么就跟侍女说,她们知道去哪里取。”张令闻与项嬷嬷行礼送走澄玖。

锦锦:“公主还挺喜欢张大姑娘的。”

澄玖:“很好呀,全帝都这样的女子也没有几个吧。”澄玖想起夭夭总拿在手中的玉扳指,“我最近看夭夭总是拿着一个玉扳指……”

锦锦很吃惊:“公主不知道?”

澄玖也很吃惊:“不知道呀!”

锦锦:“那是夭夭与刘家二郞定情信物。”

澄玖:“啊……”想了想,“快回宫。”

澄玖一溜烟的跑进自己的澄鸣宫,让渊渊找出自己的那对去国公国赴宴的一对簪子。自己看了一眼,抱在怀中就往外走。公主的仪仗要跟着,澄玖:“都不许跟着,锦锦跟我走。”

澄玖去找刘考今,刘考今远远看见到澄玖主动上前来了。

澄玖:“锦锦,你就在这里等我。”

澄玖搂着装发簪的盒子与刘考今相对奔赴,二人相见都十分开心。

澄玖打开盒子,刘考今一看盒子里是一对发簪,镶满宝石的发簪,这样的用料也只能是出自皇家的手笔。

澄玖:“这簪子是一对,今后,你一支,我一去。”

刘考今:“这是把我定下了。”

澄玖:“这是我最贵重的首饰了,这样的定情物才配得上你我。”

刘考今心里又开花了:“定情物。”

澄玖见刘考今笑得有些怪,就问:“你笑什么?”

刘考今:“我开心呀!”

澄玖:“看你笑得有些怪。”

刘考今:“我想到孝众了,当初笑他天天看与夭夭的定情物,那个模样,如今我也有了。”

澄玖:“也是个扳指。”

刘考今:“是一块腰间玉。孝众送夭夭一块腰间玉,孝众送夭夭一玉扳指,是出自同一块玉。孝众天天揣怀里,宝贝着呢,谁碰跟谁急。”

澄玖一听也笑了:“夭夭也是,有空就看她那扳指,傻傻的笑,一看能看上半天。”二人都笑了,刘孝众把簪子揣进怀中。

刘孝今、刘孝众回到刘府,一看全府上下喜气洋洋的。走近一看,刘夫人清点着买来的物品极其高兴,刘大人也是一脸喜气。

刘孝今:“这是……怎么了?”

刘大人:“没怎么的,你娘高兴。”

刘孝今:“买了这么多?”

刘夫人:“上新了不少好东西,我就买回来,看看如何?全府上下都做新衣。”

刘孝今:“没个原因?”

刘大人:“这孩子,要什么原因,你娘高兴就好。”

刘夫人:“你与你爹都升官了,还要什么原因。”随手拍了一下刘孝今,正好拍到他的怀里,刘夫人就觉得硌手。刘孝今也感觉到了,刘夫人强硬着从刘孝今的怀中拿出一支簪子。“这是哪里来的?”

刘孝今傻兮兮的笑:“公主给的。”

刘夫人:“你知道这簪子得多贵呀!”

刘孝众:“哥,这是你与公主的定情物吧?”

刘孝今忍不住的笑:“是!”刘夫人把簪子还给刘孝今,“这是一对,一支送给了我。”

刘夫人着向刘大人,刘大人:“绸缎庄里新进了不少好衣料,瞧把你娘今日累的,还不好好看,你娘眼光多好。”这两好大儿反应过来。

刘孝众:“我娘的眼光一直都很好。”

刘孝今:“一直都是娘在操办这些,这家平日里,都是娘一人在家,这么多年……”

刘夫人:“嗨……为人妻,为人母的,娘做这些高兴。”

刘大人:“你娘,都开始为孙女赚嫁妆了,就怕孙子出嫁被夫家嫌弃。”刘孝今、刘孝众都怔住了。

刘孝众:“太早了吧!”

刘夫人:“一晃,你都定亲了,早什么早!”

刘孝众:“娘还这样年轻貌美,怎么能这样早做祖母了。”

刘夫人听着这叫一个开心,嗔怒道:“我就愿意当祖母!”说着还笑了。

刘大人:“我费了多大力气才劝住的。你看,孩子都说了,这么好看,不着急当祖母啊。”

刘夫人笑嘻嘻的整理着东西:“我是想通了,着不着急也就过几年的事。”

一家人欢欢喜喜的用过晚饭。

刘孝今回到自己屋里就开始找一个盒子,如璋就问:“少爷这是在找什么?”

刘孝今:“一个盒子。”刘孝今想起好像放在书架上,又是一顿翻,书架上面够不着,他搬过椅子,自己在上面找,上面全是灰。刘孝今打了几个喷嚏,“这上面是多久没有擦了?这么多灰。”

如璋弱弱的说:“之前都是如圭管,少爷房里的事都是她安排的,我……一点儿手都插不上。”

刘孝今找到了,拿出来一个小木盒子,如璋拿来抹布。刘孝今擦干净后,打开,是一块碧玉。不,是两块,外面是一个手镯,里面是一块玉佩。刘孝今看到拿出来看,很满意。如璋也看到了,心里知道那不是给她的。刘孝今睡觉都放在枕边。

第二天,刘孝今去寻澄玖,把这个木盒交给澄玖。

澄玖打开一看:“好漂亮!”

刘孝今:“送你的,定情物。”澄玖一听,两眼放光看着刘孝今。“这是我祖母给我的,我交给公主。”

澄玖小心的拿出来,原来是两件,澄玖让刘孝今拿着盒子,自己拿出了手镯,自己带上后问:“昨日送你的簪子呢?”

刘孝今从怀中掏出簪子,澄玖把这个簪子放进盒子中,递给刘孝今:“咱俩相互交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信物,也是验证。”

刘孝今与澄玖那甜蜜的样子,映在这上午的阳光下,春日里,宫里的花都开了,一阵风吹动,嫣红的花瓣落在澄玖、刘孝今的脚下。

澄玖:“我喜欢这春天,就是这满树花开之时。那时,我与白小公子在这些树下,脚下、头上都是花瓣,也不知道白小公子现今如何了。”

刘孝今知道白小公子陪着澄玖长大,两人感情深厚,也知道他们之间总有书信来往,皇帝也查看了信件。心里还是有点儿不舒服:“公主与白小公子也交换过……交换过……东西?”

澄玖看着一脸不知所措的、忐忑不安等着回答的刘孝今,澄玖接手捧过刘孝今的脸:“当然没有了!我与白小公子是兄弟,为兄弟两肋可插刀。”澄玖温热的两只小手放在刘孝今的脸颊上,“我……心悦于你!我写信都告知白小公子了。”刘孝今抱着小盒子,一只手握住澄玖的一只手,“都说白小公子是驸马,其实他只是一心护我。”

刘孝今:“今后,我护公主。”

澄玖两只手握着刘孝今一只大手:“不要再疑心白小公子,心放在肚子里。”

刘孝今要回去当值,二人依依借别。

澄玖戴着镯子在回宫的路上左看右看的,侍女见澄玖回来这样的高兴就都过来瞧,就见公主躺在床上看着手腕上的镯子

渊渊:“和夭夭一般无二了。”

澄玖又起身找出一个盒子,用手帕包好放入盒中扣好,将盒子放在床边放好,还拍了一下

澄玖走到桌前,提笔给白小公子写信。

春光大好,天也长了。夭夭等着刘孝众散学,正巧刘孝众想带夭夭去看衣料。

刘孝众:“新进了一批衣料,都是上好的,我带你去做几身新衣。”夭夭一听就笑了,“我就想把这世上最的东西都给你,可一想你穿得衣料都是宫里的,这世面上再好的衣料也比不上宫里的。”

夭夭:“你还真说对了。你对我的这份心真是日月可鉴。”刘孝众低头一笑,“不过,你还真提醒了我,走,去绸缎庄,我还是要买些衣料的。”

夭夭与刘孝众带着衣料来到了自己的宅子。

夭夭:“你还没来过我这宅院吧,没有你家的大,但也是很好的院子。”一些下人见夭夭与刘孝众来了,就上行接过夭夭买的礼品。

刘孝众:“这院子确实好。”

夭夭:“一应俱全,就是不住。”

夭夭与刘孝众来到后院,就看到连婶婶一家都在。一股子的鸡屎味扑面而来,夭夭与刘孝众都捂着鼻子。到处的鸡屎味,都下不去脚。

连婶婶、连叔叔一见夭夭和一富贵公子来,放下手中的活就过来迎上。

连婶婶见到夭夭忙说:“这样养的好,就没圈起来,就是脏了些。”一脸的不好意思。

夭夭对刘孝今说:“看,婶婶,这是把陶渊明的田园搬进府中了。”刘孝今捂着鼻子也很高兴的点头。

连叔叔赶忙说:“陶渊明的意境是有的,可别真如陶渊明,草盛豆苗稀,那收成可太差了。”

刘孝今:“所言极是,所言极是。”笑的手都松开了。

夭夭见这院子,什么都养,真是丰富的很,就是味道受不了。连婶婶、连叔叔把夭夭带进屋里坐下,发现茶凉了,就要去烧水,沏茶。

刘孝众没有一丝的嫌弃,除了这味道,自己端起茶壶给连叔叔、连婶婶倒上水,再给夭夭和自己倒上。

夭夭:“婶婶不要忙了,坐下来。”

连叔叔:“公子与夭夭是闻不了这味,屋里没有味道。”

夭夭:“我在军队时,附近的军户也养这些鸡鸭,都是散养。婶婶把这院子的弄得真好。”

刘孝众:“平时也见不着这些,真是很新奇。就是味道受不了。”

夭夭:“这些鸡鸭鹅,公主可能都没见过。”婶婶的小女儿和小儿子知道夭夭来了,一人两只手里捧着一只小鸡崽和一只小鸭崽进来放在桌子里,都毛绒绒好可爱。这两只瞬间融化了夭夭和刘孝众

连婶婶:“家里不养的,都一时受不了这味。”

刘孝今走到门口一看:“这样,也真得很好呀。”

连婶婶:“府中就这一块这样,其他地方,我们都没动。”

夭夭:“婶婶,在这宅子里想怎么养就怎么养,这样不也挺好的,跟世外桃园一样。”

连婶婶:“那些丫鬟、小厮也都受不了这味。养这些就够了,再多也忙不过来。你叔还要参加秋围,也要有时间温书。”

刘孝众:“连叔叔也要参加秋围,我也是。”

连叔叔:“噢,真是好事呀!”

夭夭:“他与连叔叔是法比的,他学业不太行的,非要考。”

连婶婶:“怎么能说不行呢,有向学的心就好。”刘孝众知道夭夭这样说是让连叔叔心里舒服,夭夭一直说努力就好,不要想结果。当初她去受训谁能想到自己还有今天呀。就算没有钱家、章家自己也能过得很好好。夭夭对刘孝众说她觉得他一定能考中的。

夭夭:“连叔叔就一心备考吧,不要担心生计。”

连婶婶:“是是,为了家里的生计,耽误了他的温书。”

连叔叔:“那里的话,这些年苦了你婶婶。”

夭夭对刘孝众说:“家里这样,婶婶都不要我的月俸。”

连叔叔嗔怪道:“又说这些,你自己一人在宫里,有个事什么的也需要打点,怎么能要你的钱。”

刘孝众也知道连叔叔近三十的人了,又要温书又要赚点钱养家,才蹉跎如此,看到连叔叔一笔好字就知道了。

刘孝众:“今年连叔叔必定考中。”

连婶婶一听可高兴了:“你们都能考中!”

谁都喜欢听吉祥的话,这刘孝众是随了刘大人的心里有,嘴还会说;刘孝今是随了刘夫人心里有,嘴不太会说,行动力强。

夭夭:“我今天给婶婶带来了衣料……”

连婶婶:“夭夭,还有得穿。”

夭夭:“这是最新的款式。你是我夭夭的婶婶,出去就坐马车,粗活让侍女做。我知道婶婶闲不住,就是穿着绫罗绸缎做这些也没什么的。咱们的好日子来了,不用像过去那样了,跟着我享享福。”

连叔叔:“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还有孩子,不想让他们忘了本分。”

夭夭:“叔叔,咱们是吃好的、穿好的,但不浪费就好了呀。不用特意去撑门面。就是公主也没有那般奢侈,皇后娘娘为了让公主长命百岁,公主吃穿从小就不曾过分浪费,吃不掉的也没有扔掉,都是我们一起吃了。”

连婶婶:“可不是。陛下、皇后娘娘都不曾浪费的,这要让陛下、皇后娘娘知道那还了得。皇家也没有那些高门大户那么大的排场。”

夭夭:“明日有人有进府给婶婶、叔叔、孩子,这些侍女、小厮也要做新衣的,天都热,以后这些事还要劳烦婶婶多操心呢,这府里上上下下都要婶婶打理呢。”

连婶婶:“就听夭夭的,不浪费就行。”

连婶婶留下夭夭与刘孝众吃了晚饭,刘孝今让夭夭不动,自己跟着连婶婶忙上忙下的,又是拿碗筷,又是端菜端饭的。有肉菜,还给连婶婶的三个孩子夹,连婶婶对刘孝众的印象太好了,喜欢得不行。夭夭心想难怪刘夫人疼这儿子,是要会来事呀!亏白小公子把他揍服了,不然,这小子撑着刘夫人的疼爱还不一定会惹出多大的祸事呢。

夭夭:“婶婶,他是三品官家中的小公子。”连婶婶、连叔叔一家都惊了,对刘孝众简直就是刮目相看,高门大户还有这样的公子?

刘孝众:“那我也是配不上夭夭的,钱家、章家进二品,我家才三品。就算没有钱家、章家,夭夭是公主身边的人,是皇后娘娘的红人,也比我家高。”

夭夭一笑,连婶婶、连叔叔:“原来还有这样好的公子。”

皇帝收到李凫迤的奏折,李凫迤的父亲去世,要回京守孝。这等事哪有不许的,也就准了。

帝都一听这李凫迤要回来,又是一片哗然。这李凫迤人在帝都外,可各种消息一直都在帝都内流传。

还有人在为李凫迤鸣不平,李凫迤要不贬也帝都,他父亲也不会死。这事就暗指皇帝,是皇帝该死了他的父亲。也有人说,这官员被贬是常事,也不是皇帝让你犯错,自己没做好,死了亲人就怨罚你的人这就不是君子所为,说白了还不是知道作的。

澄玖最近是很忙,一要练武,二要准备县试,这眼看着就要开考了。任公公都打点好的,澄玖没日没夜的学,与白小公子的书信都不有时间写了。

皇帝还纳闷呢,就问任公公:“怎么最近只有一信封,这两孩子怎么了?”

任公公:“月底就要县试了,白小公子应该忙着温书呢。”

皇帝:“一个县试,白小公子家学渊源深厚,还能如些费力。”

任公公:“天气太冷,今年的县试就晚了一个月,没想到这又热得如往年了。这考试,都要谨慎,白家一直如此,才一门四进士,这要白小公了考中进士,那就是一门五进士,何等的风光呀。”

皇帝:“公主最近忙什么呢?”

任公公:“公主还能忙什么,还不是折腾自己。奴看着这是在宫里又待不住了,一心想出宫呢。还想着月底白家大小姐成婚去不去观礼呢。”

皇帝:“公主自己要溜也去,就当不知道,多派人跟着就行。”任公公心下明了。

今年的县试要考四场,澄玖心想还好不是五场。

澄玖这些频繁的出入皇宫,刘孝今知道澄玖有时夜不归宿,都住在夭夭的宅院里。黎明前出来就有一公子由锦锦、夭夭陪同出来,刘孝今的心有疑惑。这事得告知任公公呀,看到任公公悠哉、悠哉的喝着茶。听完刘孝今说完,任公公都没当回事,说是公主贪玩,只叫多派些人跟着保证安全就行,其他不用多问。

刘孝今心道:不多问?那可是他还没成亲的媳妇啊!

刘孝今心里着急决定澄玖再出宫自己亲自去看看,这澄玖花样多他是领教过的。别会点儿功夫什么都不怕,真遇到歹人那点儿功夫真不够用。

都夜不归宿三次了,还有一男子一到黎明前出来。要是一个普通人出入夭夭府邸,也不会锦锦与夭夭都陪同着,那个男子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