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盛弘新近收的门生岑贻贤,祖籍江陵府人氏,祖上是先代岑参后代的一支的,世代官宦,宋代开朝以来,家道中落,但偶尔也不乏做官的子孙,只是多在各地方,没有供职京城权力中枢的。家境倒还算殷实,在当地是除了熊家之外的第二望族了。

岑贻贤,家中父母健在,只有一个姐姐,已经出嫁,父亲曾经中举,在荆南荆北一带做过地方幕僚,如今则在家开馆授课,颇为悠哉。关键的一点,此子才华出众,见解不凡,文章写的极好,如今已经中举,下届会试必会登榜。

“难道比我们榕哥还好。”自从榕哥中状元后,盛老太太内心颇为自豪,就算是进士也不觉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其实只要登榜都是凤毛麟角的人杰了。

“依儿子来看,才华还真不在榕儿之下,品行也好。”盛弘笃定的说。

老太太自是知道盛弘毒辣的眼光,他如此夸一个青年后生,那么这个岑家小子必不是一般人可比的。

“既然这岑家并无人在京做官,那他是如何落脚的。”

“不瞒母亲说,这岑家小子的太姑母是王大人王兄的母亲。岑家在京城有买卖,这次进京是岑贻贤的母亲进京查账,顺便带他来的京城,自是有地方住的。”盛弘道。

盛老太太到此听明白了,原来是礼部的王大人介绍远房表侄给盛弘的,最近京城、府里的事一件接一件,老太太差点忘了盛弘如今是正三品的资政学士,管着全国的学政,就算没门路的陌生学子,都挤破脑门想认识眼前的这个儿子,何况跟盛弘向来交好的王大人,正好有个真才实学的后生,岂有不见上一面的道理。

“既如此倒也不错,家里人口倒也简单,只是不知道家风如何,那岑家大娘子为人如何?谁都别想我的孙女受委屈。最好还是打听一下,你给韩家姑娘做大媒的文家婆婆就是个极不好相与的。”

“儿子怎么做的媒不好了,那文言敬如今步步高升,前途极好,很是中韩兄的心意,至于文家婆婆虽难搞了些,但是谁家后宅没点不太平,无伤大雅也就罢了。”

盛老太太听着盛弘不着调的话,一拍桌子:“向儿是你的女儿,不打听清楚就是另一个华儿。”

“岑家是世代书香人家,体体面面的,再怎么样也不会如袁家那样的,既然母亲特意提出了,儿子想办法打听一下底细就是,母亲切勿动气。”盛弘赶紧安慰道。

婉婷听着太婆婆和公公的话,心思也活泛了些,如今八妹的事情紧急,看老太太的态度,只要人品学问好,家世尚可,则在考虑范围,那她手里的人选可就不止一个了,心里盘算着回去先跟官人商量一下。

卫夫人此时道:“我娘家兄弟在益州那边也给留意了一两个不错的后生,都是读书人,就怕老太太和主君看不上。”

“妹妹还是先别说了,益州太远,老太太未必舍得。”王大娘子阻拦道。

“你也说来听听。”老太太知道卫夫人肯定是为了自己女儿着想的,说不定会有更合适的人选。

“回老太太,我娘家兄弟看好了那边乡试的解元,人品敦厚端方,书读的好,下届会试希望很大,父母健在,两姐一哥,家里贫素些,除了少量的田地,有家粮油店,生计不成问题。另一个是我娘家弟妹给看好的,是益州的州同家的独子,家资殷实,书读的也不错,虽不及前面的解元,但乡试也是登了榜的。”

盛老太太听了也是没有头绪,于是说:“三天吧,三天后大家还来寿安堂商议此事,到时再有个定论。”

听雨轩

榕哥从翰林院回来,已经傍晚了,在婉婷的指挥下,晚餐都摆好了。

婉婷扶着榕哥坐下,榕哥笑着道:“娘子今天是怎么了?”

“谁有心情跟你打哑谜,今天祖母把大家叫过来谈八妹的亲事了,官家如今一道道的圣旨下来,保不准哪天就轮到八妹了,八妹明确说了将来不入宫也不入王府,为今之计,只能尽快把亲事定下来,才好上报官家。”婉婷急急的挑的重点说了几句。

“不错,八妹因为之前大娘娘宫变,官家皇后看在有功的份上给了一个封号,虽说众人见了也不敢无礼,但毕竟不是真正的郡主或者娘子这种情况,保不齐哪天就被官家作为恩典给轻飘飘的赐婚了。”

婉婷则不认同:“就算是真的郡主又如何,时局、形势需要,一样可以牺牲掉婚姻,连皇子的婚配都是官家摆布的棋子,又何况公主、郡主,官家才不管亲生的还是后封的。”

不得不说,从小跟着祖母和父亲跟皇家打交道的婉婷对此事看的更透。

“父亲和祖母打算如何?”

“父亲提了一个新近收的岑家后生,听着还算不错,但是下届会试还有快一年多呢,如今举人身份在身。阿娘提了两个卫家舅舅留意的益州学子,其中有个解元,但是家境差了些,祖母听了也没主意,让大家抓紧时间打听呢!其实论八妹的容貌、才学,身份,何况年龄还小,慢慢寻摸,不怕没有如意郎君,如今这么急匆,恐怕是很难尽如人意了。”

榕哥把自己认识的未婚配的同窗、好友、旧相识,飞速的在脑海过了一遍,基本也都是会试还未登科的,毕竟这个年代好多人参加会试时都已成婚,孩子成群了,个别寥寥未婚未定亲的,一旦会试登榜,很快就被相中,甚至是被疯抢,不可能会试结束一年多了,还未成婚。

“我认识的人里,基本都跟父亲的人选差不多,娘子有什么好主意?”榕哥对着等着他说话的婉婷反问。

“官人,我眼下手里有两个人选。”

“你先说来听听。”

“一个是章老将军家的幼子,如今还没定亲,武功、品行都好,而且章家在第一次宫变时立功,官家鉴于章家当时已是侯爵,特地又赐了一个伯爵,章老将军只有两子,伯爵自是给幼子,将来再在军中立了功,不愁好日子过的;另外我祖母娘家,江陵府的熊家,跟我们同辈的一个表弟,下次进京会试,据我所知还未定亲,我觉得不必父亲那个门生差。”

“八妹可有心上人?”

“你这当哥哥的都不知道,我做嫂子的又怎么会知道。”

“就是你是嫂子,又是闺中好友,才好试探一二。”我当哥哥的才不好问。

“明天吧,我去给祖母问安,顺便看看八妹的口风,大概率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