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明我成了老朱儿子! > 第164章 我朱肃方是唯一弈道之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我朱肃方是唯一弈道之人

“蒋离,你以为李玄自吾居所离去之后,他会寻向何处?”朱肃问道。

“李玄料必转瞬即往李长生之处,将我吴王府之谋划全盘托出于李长生,相较之下,李玄之能,犹逊李长生一筹。”

“吴王殿下方显对皇威有所觊觎,并且,极有可能欲借胡惟庸叛乱之事,达成某种秘谋。以李长生之智,他必定已有反制之策,借此逆施君之意。”

“故此——”

话至此处,蒋离顿了顿,继而道:“吴王殿下,您是欲反客为主,借助李玄,布局算计李长生,为其设伏,诱其自陷其中。”

朱肃朗声一笑:“蒋离,你认为若我欲对付李长生,还需何等计划?实力至强者前,一切阴谋诡计皆如纸糊之虎。”

“我之所为,只为使此事更增波澜壮阔。更重要的是,我想见识届时那位老祖宗会有何种反应。”

蒋离一愣,表情略显无奈地回应:“吴王殿下,如此看来您此举仅为游戏人间。”

朱肃笑答:“不错,便是要让这局棋弈更具趣味性。”

“说起老朱,他已经洞悉胡惟庸即将叛乱之举,但他是否已知胡惟庸发动叛乱的确切时日呢?”

“尚未查明。”蒋离紧接着回答:“吴王殿下,微臣正是为此而来求教于您,陛下要求我在明日前查清胡惟庸叛乱的确切日期,否则便要责罚于我。然而那胡惟庸狡猾异常,将起事的实际日期隐藏得滴水不漏,我们实在无法探知。”

“陛下安置在胡惟庸身边的密谍回报,胡惟庸将于八月十五日起事,但这显然为虚言。”

“罢了。”朱肃应声道:“本王已得知确切消息,胡惟庸将在八月十四日举兵叛乱,你可以去禀告老朱了。至于李玄一事,暂且不可泄露与他知晓。以老朱的脾性,一旦知晓李玄乃李长生之亲子,恐怕难以平息怒火。”

“其余情报,不妨告知老朱。例如,我锦衣卫的十几位千户中,有三位乃是胡惟庸的党羽,如计入李玄,则共有四人之多。”

“其余三人,分别姓叶、萧、楚,你应该知晓是指哪几位吧。”

“嗯!”蒋离点头应道:“关于叶枫千户,我已证实他与李长生有所关联,虽未确证无疑,但却未想到楚南天那厮,居然也属李长生一脉。”

“这李长生,掩藏得委实太过深沉!”

“由此可见,此次务必要将李长生除去。”

“对了!”

说到此,朱肃微微一顿,紧接着开口:“李祺此人,虽出身于李善长一门,却又同时是我大姐的夫君,与我姐姐交情尚佳,看在这层亲缘面上,便饶恕他一次罢。”

“你回去告知家祖朱元璋,李祺未曾参与李家的叛逆阴谋。”

“遵命!”

蒋瓛应声点头,而后言道:“吴王殿下有何其他旨意?”

吴王殿下果真是洞悉人心呐!

他尚未提及前来之意,吴王殿下已然把其所想知道的情报泄露给他。

“待至八月十四之日,务必确保我母后的安全,至于家祖朱元璋,只需防范李默以及其麾下之人即可。”

“如若朱元璋处出现突发事件,务必第一时间禀告于我。”

“谨遵吴王殿下之令!”蒋瓛神色庄重答道,“只要有末将在,无人能伤及皇后娘娘分毫,必保其安泰无虞。”

“嗯,时辰不早,速速离去吧,以免引起家祖的猜疑。”朱肃言毕,此刻他对即将到来的八月十四日愈发翘首以盼。届时,当朱元璋看见朱文正的身影,会有何反响?

而李善长这位老贼,从惊愕到振奋,再到慎重,再到紧张,直至最终的绝望,光是想象一下,便觉妙趣横生。

这一局棋中,朱元璋、胡惟庸、李善长、蒋瓛、李默等人皆为棋子,唯独他朱肃才是执棋之人。

果不其然,正如朱肃料想的那样,李默自吴王府离开后,先是返回锦衣卫总舵,旋即如常般施展匿踪之术,秘密撤离总舵,潜入韩国公府邸。

“默儿,此刻深夜,你匆忙至此,可是出了何等重大之事?”李善长询问道。

“正是!”

李默点点头,紧接着言道:“父亲,确乃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必须立即告知您,哪怕拖延一日,恐都将带来变故。”

听闻李默如此言辞,李善长立刻整装起身,立即将李默引领至书房密室之内,随后安抚道:“吾儿勿慌,究竟发生了何事,且细细道来。”

“父亲,是这样的,刚才吴王朱肃找到我……”

李默将刚才在吴王府发生的一五一十全数转述给李善长。李善长听罢,沉吟片刻。

“好个吴王朱肃啊!未料此子竟隐藏得如此之深!这分明是在积蓄力量,欲一举震惊天下!”

“幸亏朱肃选择了与你结盟,若是他另择他人,咱父子二人怕是要陷入生死之险境了。”李善长感慨万分地道。

“这……”

李默愣住,稍作思索后回道:“父亲,其实也没那么危急。万一形势突变,我们在关键时刻弃车保帅即可啊!”

“不!”

李善元挥了挥手,沉声道:“吾儿,此事并非你所想那么简单,恐怕为父已然落入了他的算计之中,成为一枚棋子矣。”

“嗯?”

李无尘闻此言,面露惊骇之色,道:“莫非……世间竟有人能将父亲您视为棋子操控?即便是那位智者刘伯温,只怕也难做到此等程度吧!”

“你说得不错,刘伯温确实无法做到,然而此人吴王朱肃却办到了。”

“吾儿思量一番,为父何以答应与胡元澄共谋破境之事?皆因那吴王小儿,在朝堂之上公然称我为阴谋家司马仲达,引来了陛下的猜忌。”

“在此情势之下,为父不得不与胡元澄联袂一搏。”

“若非吴王在朝堂上提及此事,结果又当如何?或许为父就不会应允胡元澄,与其共同破境。”

“失去了为父之力,胡元澄孤身破境,终归是死路一条。陛下之威能,收拾他易如反掌。”

“但若为父亦涉入其中,这场破境之争,其结果便难以预料了。而在破境动荡之际,万一陛下或太子殿下有所闪失呢?”

“那时,谁又能承继仙帝之位呢?”李善元问。

“如此一来,大明下一任仙帝人选,恐怕将在秦王、晋王、燕王以及吴王四位嫡系皇子中诞生,唯有他们四人具备正统血脉。”

“且假设,在这个过程中,若是吴王殿下镇压了胡元澄,斩杀了为父,并平息了这场破境动乱,为陛下和太子殿下扫清障碍呢?”

“那么,结果将会如何?”李善元语气冷冽地反问。

“这……这!”

闻此言,李无尘顿时瞠目结舌。

原来,一旦吴王殿下真的镇压了叛乱,诛杀所有逆贼,这对他而言将是极为重大的资本,足以赢得众多势力的支持。

“更何况,”

李善元接着说:“在此之前,陛下已与魏国公徐达口头协定,将吴王朱肃许配给徐妙云为妻,只待圣旨赐婚。”

“徐达乃是吴王朱肃的岳丈,在此种情形下,他会站在哪一边呢?徐达乃是我大明战神,一旦他支持吴王殿下,那几乎意味着大明的武将都将倒向吴王殿下。”

“秦王与晋王二位名声不佳,燕王殿下则不具备成就大事之能。”

“届时,登临仙帝宝座之人,岂不是非吴王朱肃莫属了么?”

“嘶——!”

听罢李善元这一席话,李无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颤抖着说道:“这……这位吴王殿下,果真非凡人所能及啊!”

“今日之事,若非这点细微的变故,他差点就得逞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