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盛唐最强太子 > 第172章 私塾奖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哦,杜老,有什么不能说的,我李杰如果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尽管提出来。”

李杰回应,看来杜审言有建议要提。他不介意别人提建议,只是自己是否采纳就是另一回事了,愿意提的都可以试试。

“殿下,这样改造皇宫真的好吗?”

杜审言终于鼓起勇气说出自己一直想问但又不敢问的问题,憋在心里实在难受。

“杜老,如果是别人问这个问题,我不会回答。但你问了,我就反问你,你觉得当官的,甚至皇帝,这些高高在上的人,他们的目标是什么?”

李杰反问杜审言,现在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观念,这不就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吗?皇帝就是天子,天命所归,普通人就是普通人,理所当然。

杜审言一时语塞,无法回应。

“杜老,你不必回答,我来谈谈我的看法。其实很简单,我们这么做,都是为了我们整个城市,为了大唐,乃至全天下的每一个人,让他们吃得饱,穿得暖,过上好日子。”

李杰说着,杜审言频频点头,似乎觉得很有道理。

“既然都是为了百姓的生活,那么皇宫的存在意义是什么呢?如果它只是一个装饰品,那为何要占用长安城这么大的地盘?不如利用起来,建工厂也好,设立更多部门也好,都是为了长安城的百姓。这才是皇宫在长安城中应有的价值。”

李杰继续解释,这次杜审言终于理解了。李杰关心的是所有百姓,而他考虑的则是皇家的利益。

“殿下,我明白了,以后有人再提起这个话题,我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杜审言说,确实有人来找他讨论这个问题,尤其是那些和皇室有关系的人。但许多人现在不敢直接和李杰谈,毕竟长安城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李杰手里。在某些人眼中,李杰是个难以揣摩的人,不清楚他为何会有如此大的转变。

有人猜测李杰本性如此,天皇天后一离开,他就暴露了真面目;也有人觉得李杰可能是受到了某种刺激,性格才会大变。因为有些人看出了武则天的算计,这样一个狠辣的女人,让许多人敢怒不敢言。

“嗯,杜老,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长安城的百姓。我现在不敢说是为了整个大唐,现在也有人在批评,但他们迟早会明白,朝廷垮了,洛阳就不会再回来了。我们长安只能自救。”

李杰的话让杜审言面色一变,尤其是听到“朝廷垮了,洛阳就不会再回来”这句话。

“殿下,你这话当真?朝廷真的不再来长安了?”

杜审言问,如果朝廷真的不再来,那皇宫岂不是白白闲置了?况且,杜审言并非只知读书的书呆子,他对朝廷的情况也有一些了解,但从没听说过朝廷会不回长安的事。

“这件事我不会骗你,天皇将在洛阳离世,我去洛阳,这辈子都会被囚禁,永无天日。”

李杰接着说,这话比刚才更严重。他直接表明自己不能回洛阳,只能留在长安的原因。

杜审言并不清楚李杰与武则天、李治之间到底有何深仇大恨,但从古至今,皇位继承总是伴随着腥风血雨。李杰不愿去洛阳,这点显而易见...

\"嘿,殿下,别的我就不多说了,咱们专心做好眼前的事,只要殿下能顶住外界的压力就好。\"

杜审言说,他知道李杰现在面对的压力比任何人都大,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破釜沉舟的举动。他也明白,如果自己要独立起来,没有点实力是不行的。

\"杜老,这些你不用担心,一切都有我。你只需帮我把长安城的教育搞起来。将来,我是说将来,如果长安城变得非常发达,很多人会来这里定居。如果我们的人民连字都不识,不会写文章,怎么和外面的人竞争?那样如何保证长安城居民的生活质量呢?\"

李杰解释道。按照他的计划,长安城肯定会发展起来。但如果只是依赖外地人,而本地人没有出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这样无法真正改善长安城百姓的生活,只会让他们最终无法生存,被迫离开长安城寻找新的出路。

\"嗯,殿下,我会记住你的话。\"

杜审言应声道,心里记下了李杰的叮嘱,看来李杰是真的关心百姓。

\"这边的事情就拜托杜老你了,长安城那么多百姓的未来全在你手上,还请杜老多费心了。\"

临走时,李杰又对杜审言说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话。

\"殿下,请放心,我会全力以赴的。\"

杜审言回应李杰,他本来就热衷于此事,更何况李杰已经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如果这还做不好,那还有什么能做好呢?

杜审言一路送李杰出门,几次想挽留李杰留下来吃饭,但都被李杰婉拒了。李杰说他已经吃过饭,实际上是想换个地方用餐。

\"杜老,请回去吧,我也该回去了。\"

李杰看着杜审言送到门口,说道。

\"殿下,那我先回去了。殿下您尽管走,有事派人叫我就行,不必亲自跑一趟。\"

杜审言将李杰送出后,在门外说道。

\"嗯,如果有急事我会的。明天我会安排人把被子送到私塾,到时候还需要杜老统筹一下。\"

李杰说,他打算给学生们提供优厚的待遇。别人上学要交学费,但在他的私塾读书,不仅学费全免,还会送物品和金钱,考试表现好还有奖金,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