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逃荒路杳杳 > 第41章 傲霜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走进竹溪院,三间正房各带东西各两间厢房,院子虽不大,但宽敞明亮,采光极好,院子南边种了一丛竹子,此时正是南条交北叶,新笋杂故枝。

桃归院同竹溪院布局大小都相同,院子靠南边种了些花草,赵悦看到觉得可惜,若是种菜就好了,已经有一个花园了,这么好的地多浪费。

从桃归院出来穿过花院北边又是一个小院子,名为松涛院,是一个三间正房带各两间东西厢房的院子。

在各院转了一圈回到小花园,赵悦赵兰有点忐忑,赵兰看着程雅担忧的说:“这么好的院子我们真可以住吗?我怎么觉得有点不踏实。”

赵兰年龄大想的多些,从那天在平州城见到络腮胡老庞她就觉得有事,程雅是答应了他们什么,若不然无缘无故的人家凭什么给帮这么多忙。若是要程雅为此付出代价,那她宁愿去住山洞住破庙,也不要住在这里。

赵悦这个平日里大咧咧的也满是担忧,“程姐姐,这样好的院子的多少银子,我们能买的起吗?”

陈小云看着程雅欲言又止,她有什么资格说话呢?可这一切都像梦一样,越美好越不真实。

程霈虽然知道程雅和刘先生之间达成了协议,知道他们做了安排,可也没想到这院子好的出乎意料。

只有来福无忧无虑,在各个院子绕来绕去,玩的忘乎所以。

程雅看了看众人沉重担忧的脸色,心下一阵温暖,笑着说:“好了,都不用多想,安心住下吧!来,看看自己喜欢住哪儿,我就住竹溪院吧,你们没意见吧!”说完,便往竹溪院走去。

程雨本想跟上,被程霈拉去了松涛院,好歹他也是名义上的一家之主,自然得住正院。还有程雨,这么大了还想整天粘着姐姐,也该教教他规矩了。

赵悦三人去了桃归院,看着院门的牌子,赵兰轻声念叨着,“这个‘归’字真好,我终于有家了。”

院子里虽然有正房三间,但两间做了会客室,只有一间卧房,赵悦赵兰都让陈小云去住,毕竟陈小云也算是程雅的嫂子。可陈小云哪敢去住正房,她能有片瓦遮顶就已经很感激了,抱着包袱就去了西厢房。

赵悦赵兰看她如此也没再多言,其实她们也理解陈小云的感受。最后赵兰住了正房,赵悦住了东厢房。

虽然位置不同,但每个房间都差不多大,布置也基本相同。都是一床一柜一桌一椅,款式一样,只是在细节上略有不同,房间里被褥齐全,随时都能住。

三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去灶房忙活了,这一上午过得可真快,已经该吃午饭了。

程雅进竹溪院找到卧房,倒头就睡,坐了这么几天的车真是够了。

程霈带着程雨来到松涛院,程霈自是住了正房,程雨住了东厢房,东厢房两间,一间做卧房一间做书房,等收拾两天就该送程雨去私塾了。

程霈选了西厢房的第一间做了书房,至于另一间就留着给二人做小库房放些杂物。

程雅小睡了一会儿就起来了,走到院子里已经能闻到浓郁的鸡汤味,嗯,赵悦三人真是好,可也不能只把三人拴在厨房里啊!对于厨房里那一套程雅不会干也懒得干,家里还是缺人。

赵悦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将鸡汤炖上后由陈小云看着火她便拉着赵兰去院子其他的地方逛了逛。

在几个院子和外边院墙之间还有快一丈的空地,原本种了些青草做的绿化。赵悦看到后欣喜若狂,与赵兰规划着把草地除了全部种上粮食蔬菜,一年下来能省很多钱了。

赵兰也很心动,都是土里刨食儿的庄户出身,看不得土地闲着,这么大一块土地自然是开荒种菜种粮更好,琢磨着中午吃饭的时候可以与程雅商量商量。

几人用午饭的时候很随意,边吃边说,程雅看着赵悦提起种菜时从心底溢出的快乐怎么舍得不同意。赵悦高兴的多吃了一碗饭,说下午好有力气去刨地。

程霈问她一句,“你有锄头吗?有铁锨吗?”小姑娘直接傻眼。程霈建议,“下午等太阳不太晒了去镇上采买些东西,大家看看需要什么,到时都买齐了。

又同程雅商量也需得买些礼品去拜访一下里正,毕竟我们初来乍到的以后少不得要麻烦里正。还有邻居,也当买些点心去拜访一下,远亲不如近邻吗!

程雅不耐烦这些事,摆摆手说:“我懂,不就是拜码头吗!我懒得去管这些事,你是一家之主,自然得要辛苦大哥了!”

饭后程霈去休息,顺便理一下自己要添置的东西,写在纸上免得遗忘。

程雨闲不住,和赵悦三人一起给来福搭狗窝。狗窝征求了程雨的意见搭在了松涛院门外阳光好的角落。

赵悦三人扮演了泥瓦匠的角色,和好黄泥用院子里闲置的青砖帮来福垒了个宽敞的狗窝,窝顶放上木板盖上油布,里面铺了厚厚的干草,又移了一丛菊花栽在狗窝一侧。

程霈听着院子里叽叽喳喳的声音,品出了岁月静好的味道,兴致一起,找了一块歪歪扭扭的木板,提笔在上面写下“傲霜阁”三个字,钉在了来福的狗窝上,到有几分疏朗随意的感觉。

下午陈小云说什么也不肯出门,只说自己没什么好买的。见她执意如此程雅等人也不好多劝,她一路走来,经历的事情太多,无论身心都遭受了重创,总得给她转圜的时间。

五人走出大门,沿着桃花溪一路往西,走过了几百米才看到连片的住房,基本上都是青砖瓦房,看来这个镇子还是相当富裕的。

前两天这房子收拾的时候,邻居们也好奇上门看过,但干活的人都跟锯了嘴的葫芦一样,凭他们怎么说也套不出半个字。

这下门外闲聊的邻居看到他们五个出门,还都是半大孩子,就有那话多的上前询问。

当听说只有他们五个住时都很惊讶。甚至以为他们是长州城里哪家的公子姑娘出门小住。

他们几个不置可否,人啊,很多时候总是忽略最真实的答案,往自己以为的方向猜,而后觉得自己眼光独到窥得了真相而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