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

张云磊从东北回来之后,头一次在社交媒体露面。

而这次露面,竟然是发歌!

这也是汪慧和郭德港商量过的。

德运社现在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需要一个人站出来,通过一些事儿来转移大家伙的关注点。

小岳岳风格固定,孙跃爱答不理,烧饼有些聒噪,高风栾云坪太过古板,经过汪慧的一番说辞之下,人选毫无意外的落到了张云磊身上。

汪慧跟郭德港说,张云磊写了一首歌,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关键时候发呢。

对于这样的建议,郭德港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于是直接应下来。

就这样。

张云磊的歌发了出去。

其实这首歌,是汪慧从郭齐林的东西里找的。

郭齐林在他们家里,本来就没多少东西,也就是少数的几本书,还放在郭德港的书房里。

这首歌,就是在汪慧收拾东西的时候,从郭齐林的书里掉出来的。

汪慧看着不错,直接据为己有。

反正郭齐林没唱,她自己先一步让张云磊唱了,那无论怎么说,这首歌就是张云磊的。

现在,为了更好的转移资产,汪慧开始行动了。

在张云磊发歌之后,汪慧又继续公关,曝出了郭齐林和张云磊的父亲,同时住院的消息。

舆论热度,瞬间冲上了顶峰。

“啊啊啊,小辫儿太帅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是啊,师父和父亲都生病,还这么努力工作,不愧是我们的小辫儿,德运社永远的神!”

“看见了没,我们辫儿哥哥才是德运社最忠诚的信徒,那才是台柱子,没有我们辫儿哥哥,德运社到得了今天这地步吗,说不定早就倒闭了!”

“辫儿哥的歌也很好听啊,这歌写的太有感觉了,点赞点赞,姐妹们快去听,帮辫儿哥打榜啊!”

……

各种鼓励的评论,在一瞬间冲了上来。

没错。

还是汪慧找的水军。

不过效果还是很好的,所有的“德运女孩”们瞬间被带动起来,在微薄等平台,疯狂给张云磊刷量。

就连根本没关注过张云磊的郭齐林,都看到了相关的消息。

只不过,他看的不是张云磊的歌,而是张云磊的相关消息。

点进去一看,全都是各种吹捧。

该说不说,张云磊的粉丝们还真挺团结。

追的偶像是一个人也就罢了,就连评论几乎都是一样的。

“嘿,全部推出来了,他们也该上手了。”

“这也是转移公司财产的一个手段,虚假的繁荣,只有繁荣才能赚钱。”

“但是到底赚没赚钱,赚了谁的钱,那就不是我们能知道的了。”

“看看吧,我敢保证,德运社近期的报账上,不管张云磊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玩意儿,不管他这首歌是从哪儿来的,账面上绝对少不了五百万!”

郭齐林看着消息,随意的说着。

他这段时间,就和于乾一起,每天来石先生这儿报道。

张若云他们,已经各回各家了,郭齐林就是一心扑在这回事儿上。

他的劝说计划,需要一点准备时间。

另一边,于乾戴着耳机,皱着眉头。

“那个,大林子。”

“这歌我怎么听的有点耳熟啊,我记得就去年吧,你问过我两句词,我怎么在这儿听见了?”

郭齐林一听这话,赶紧凑了过去。

“什么,我听听?”

于乾直接把蓝牙耳机断开,石先生也凑了过来。

下一刻,手机开始公放。

而熟悉的旋律,也瞬间传过来。

“路边的茶楼人影错落

街上传来两三声吆喝

人前摇扇醒木拍桌

各位看官你细听分说。”

“这江山风雨岁月山河

刀光剑影美了多少世间传说

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

却原来是一位江湖说书人……”

石先生听着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很认真的评判。

而郭齐林,听着只是苦笑。

没错!

这首歌就是他写的。

那段时间,郭德港迫于网上的压力和风评,不断地找他去家里聚会会客什么的,要塑造一个好父亲的形象。

不过说是这样说的,真实情况更恶心。

郭齐林去了,也就是露个脸,不管来了谁,哪怕是小辈,他都没坐的地方。

就是端茶倒水,站着赔笑。

只有拍视频或者合影的时候,才能坐一会儿,往郭德港的身边站站。

那段时间的郭齐林,就像是不要钱还能端茶倒水的吉祥物一样。

他一个人也没意思,趁郭德港聊天的时候,就无聊的写了这首歌。

说是歌,实际上也就是小曲。

词有一部分,大概定了个调子,就这么差不多了。

后来到了剧组,天气不好闲着的时候,他又把这首歌完善了一下,利用系统奖励的乐理知识,自己重新录了一遍。

给了孙豪,请孙豪帮忙卖出去。

但后面忙起来,郭齐林自己也就忘了,当时就是闲的玩儿玩儿,也没想怎么样。

不过现在,郭齐林想起来了。

张云磊这一波,都不能算是抄袭了,那特娘是照搬啊!

郭齐林一边想着,一边在心里吐槽。

但很快,他听到了不对劲的部分。

那是歌曲的结尾,这首歌戛然而止,转而是张云磊的一段独白。

“说书人,是一种古老的职业。”

“在物质并不充裕的年代,他们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大好河山,用一张嘴,诉说华夏千年的辉煌。”

“其实,我们的父母也是说书人,你也是说书人,我也是说书人。”

“我们都在用语言,编织一个个故事。”

“可能是说出来的,可能是作出来的,可能是说书人,也可能是书里的人。”

“谨以本歌,对所有在路上的人,道一声。”

“辛苦!”

听完这一段,随着一声清脆的鼓响,这首歌也算是完了。

一边听着的郭齐林,浑身的鸡皮疙瘩。

玛德,太尴尬了!

好好的一首歌,上什么价值,念什么独白。

前面写的那么洒脱,后面来个这,简直是虎头蛇尾,貂尾续狗!

石先生也皱着眉头,严肃的说道。

“这首歌不错,就是毁在了最后一段。”

“感觉,最后少一段!”

“去掉那段恶心的独白,再加一段更好,这歌肯定不是他写的。”

“正常人,这么写歌能把自己恶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