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早朝,奉天门。

天圣帝脸色黑黑的,能参与朝政的大臣和皇子都到了,可他认为还少一个人,那就是朱悟?。

这怪不得别人,朱悟?以前是没有资格听政的,加上性格原因,天圣帝从未关注他。

也罢,没来就没来吧,下次再叫。

大殿里的群臣,看到皇帝变脸,大气不出。

他们心里在想,昨日高高兴兴回京师,今日不会要搞事情吧。

皇帝搞事情,那肯定有大臣要遭殃。

“诸位爱卿,京师新复,然战争未结束,朕和诸位都要继续努力。”

天圣帝一句话,开启了今日朝会。

“朱将军,你来说说驱夷军下一步的计划。”

天圣帝首要关心战事。

作为皇帝,收复国土是第一要务。

行政上的事情,有大臣会处理。

朱易彬出列,“陛下,臣和六殿下计划,等京师稳定,驱夷军备足物资,将向东北进军,打败倭军。前日,范将军统领的第二军在宣化再次大败洋人联军,洋人继续北窜,已无威胁。”

“好,你和老六防守去打仗,朕给你们当后盾。”天圣帝下了决心,给臣子们打好招呼,不要找事。

“是,陛下。”朱易彬谢恩,有皇帝这句话,他不怕各部的官员暗中搞事情。

“嗯,还有,下次早朝,你叫上老六,他现在是一军统帅,怎么能睡懒觉。”

天圣帝很随意的一句话,却让在场的皇子和大臣们脸色微变。

皇帝的心意太明显了。

“是,臣记住了。”朱易彬昨天就想叫了,最终忍住了,这种事情,必须皇帝自己开口。

皇子之间,存在竞争。

皇帝给朱易彬吃了定心丸,朝会的重心转到政务上来。

大明帝国每年战乱不断,不是外战就是内乱,国穷民困。

天圣帝在位二十年,一直尝试改革,然阻力重重,手中又无人,他是有心无力。

“这一次西狩,让朕深刻体会了什么叫丧国之痛。”

“上一次大明京师陷落,是在崇祯十七年,随后清军入关,汉地沦丧。”

“天佑大明,永历皇帝于岭南复起,大败清军,打下复国基础。”

“朕虽无先祖之能,然朕不想做亡国之君。”

“战争结束后,朕将再次革新,恢复我大明荣光。”

“这期间除了配合军队、处理日常政务外,各部从各自的角度,写一份革新之策。”

“臣等遵旨。”各部尚书出班,齐声领命。

接下来,便是讨论政务的时间。

中枢政府才返京,各项事务需要重新理顺,大政方针要延后再议。

中午,军营。

朱易彬下朝后来找朱悟?,将朝堂发生的事情说一遍。

当朱悟?听到自己要上朝的时候,一大早的好心情瞬间没了。

朱悟?发牢骚,“大将军,我一个小小的军长,去上什么朝,我才十六岁啊,你们这是压榨劳动力知道不。”

按照朱易彬的说法,大明早朝时间在五点至九点,对朱悟?来说太早了。

这和闻鸡起舞没啥区别。

“殿下,这是陛下的意思,你要是不想上朝,可以去找陛下,不过,陛下大早上黑着脸,朝廷又无什么重大事情发生,臣担心,是为昨天的事情。”朱易彬故意说道。

“...”朱悟?翻白眼,这朱易彬蔫坏蔫坏的,这说了和没说有什么区别。

算了,他还没有做好融入亲情的准备,能不回宫尽量不去。

其实,他是担心皇帝心眼太小,找他的茬。

“大将军,回到正事上来,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少了什么?”

“臣不知殿下何意。”

朱易彬没转过思路。

朱悟?看朱易彬确实没想法,直接说了,“我们缺情报,京师之战后,列强国内有什么措施,,我们一无所知。”

“比如开战前,列强军队到达沿海,发动进攻,我们才知道列强来了多少人。”

“每一次,都是被动等待,这样可不行。”

“这样可不行,锦衣卫这个机构当当杀手还行,搞情报退化太多了。”

朱悟?不是贬低锦衣卫,永历皇帝之后,锦衣卫是专为皇帝服务的,覆盖范围有限,不算专职的情报部门。

“殿下的意思是成立军队专门的情报机构?”

“是的,帝国应该成立两个情报部门,一个是收集搞军事情报的,一个是收集其他情报,为国家服务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掌控更多的信息,拥有主动权。”

朱易彬听完解释,很是赞同,“臣同意殿下的计划,不过,建立机构,需要财政支持,如今财政困难,陛下不一定松口。”

一听到钱,朱悟?就头疼。

没钱真办不了事。

建立一个情报机构,费时费力费钱,关键是,以大明的现状,还得从零开始培训人。

“这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了,情报机构可以减少将士们的伤亡,作为大将军,你连一个情报机构的事情都搞不定,如何服众呢。”

朱悟?故意拉高音调,“大将军,你要对将士们的生命负责,责任重如山。”

“臣一定办到。”朱易彬皮笑肉不笑,看朱悟?,像看一条心机狗。

“我就知道大将军能行。”

这件事敲定,朱悟?转移话题。

“向东北进军,主力不能全去,第一军和第三军足够了,第四军留守京师和津门,以防列强从海上再次登陆。”

若列强增兵,规模不大的话,一个月左右就够了。

列强的几十艘战舰游弋在内海海面上,随时可以登陆。

“殿下,第一军和第三军够吗,东北一带的倭军最少有五十万人。”朱易彬相信明军的战斗力,但人数差距太大的话,会有风险。

“大将军,你是忘了。”朱悟?拿来地图,“东北曹行彰部退防于辽河以北,松江上游地区,拥有近二十万老兵,若本皇子给他们换装,他们的战力会直线飙升。”

第一军和第三军也差不多二十万人,两军四十万人,物资充足的情况下,足够横推倭奴了。

说一千道一万,朝廷必须准备好钱粮。

“殿下如此计划,那武器的事情就有劳殿下了,殿下真是大明之福。”

“少拍马屁,大军半个月后出发,物资你自己想办法。”

“...”朱易彬(狗头),怎么又加任务了。

朱悟?无视朱易彬的表情,潇洒走出临时指挥所。

正准备去逛逛街,被宫中来人叫住了。

“奴婢参见六殿下,淑妃娘娘让殿下回宫吃晚膳。”

朱悟?不情愿点头,该来的还会来。

这一次,不知道原主母亲会不会试探,怎么试探。

“带路。”

躲不过,那就直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