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开局加入万岁军 > 第52章 易中海算计,贾张氏不上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章 易中海算计,贾张氏不上道

接下来的时间,李毅一边接收部队,一边对已经到了的部队展开训练,装备没来就进行战术演练,总之,一切都在为第一师以后闪亮登场做准备。

跟了他一年多的警卫员肖磊,也在这次新部队组建中得到了提拔,被李毅调任到重装坦克营担任连长。

为此,李毅还专门给他恶补了一些装甲作战要领,司令让他写的那些机械化作战及其他军事知识,都会第一个给肖磊学习。

没办法,他在军中根基浅薄,这一年培养起来的军官又留在了老部队,不是他想调就能调,现在到了新部队,他必须得培养一些新部下起来,在 以后不论调到哪里,都是他在军中底蕴。

肖磊这个跟在他身边近两年的警卫员,就是首要人选之一。

还好一个连级干部,上面也没驳他这新师长的面子 。

其实他还想把何雨柱跟范天雷也调过来,可惜团级干部的任命,上面已经有了决定,何雨柱又跟范天雷处出了感情,硬是要跟着老范。

不得已,李毅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原本的335团调了一个营长过来担任重装坦克营营长。

这名营长名叫程治国,也才二十出头,是李毅在南征的时候提拔起来,虽然还称不上铁杆,但也是比较亲近的部下了!

毕竟一年多的时间要想收拢一位铁杆,还是职位不低的铁杆根本就没可能,而且现实中哪有这么多铁杆,除了经常跟在身边的警卫员,或者从小玩到大的乡党,其他人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凝聚到一起罢了。

他们可能会认真执行命令,也能在某些事上跟你保持一致,但真要涉及到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绝对不会跟你同流合污。

好在,李毅没想过要做见不得光的事,即便有野心,想进步,但却不会翻天,所以对于是不是铁杆心腹,李毅并不在意,只要能因为志同道合的目标团结在一起,那就是能用的手下。

不过何雨柱不来也是好事,335团减员太多,这回休整补充了不少新兵,他这个参加过两次战役的老兵,也因此成了警卫连一排副排长。

要是来了新部队,李毅可没办法把他提到这个位置。

当然,这也是范天雷有意提拔他,一个团长,一个小兵,两个级别相差悬殊的人,还真就在战场上结下了深厚的交情。

时间一天天过去,李毅对机械化第一师现有官兵之间的磨合慢慢达到预期,各兵种对李毅设想的战场突发情况,逐渐培养出了潜意识的默契配合。

不过,北方援助的装备还没有到达,人员也没全部到齐,他知道自己这个师,已经赶不上第三次战役,突破平津江了,甚至赶不上第四次战役的汉江之战。

但是李毅并没有焦躁,这个师在他设想中本就是战场上的奇兵部队,只要趁这个时间把剑磨好,亮剑之时才能一击毙命。

十一月二十五号。

长津湖战役结束,九兵团悲壮的胜利,让人闻之无不掉泪,无不震撼。

他们战胜了天气,打出了志愿军不屈的意志,他们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陆战一师,从此奠定了志愿军战无不胜的神话。

“月姐,前线的战士们真是太苦了,太可惜了,我们这些身在后方的人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正在军管会学习的秦淮茹,拿着一份最新的前线报道,一边看一边落泪,因为李毅身在前线的原因,这些登载着前线信息的报纸她每天都会关注。

看着报纸上面我军战士被冻成冰雕的照片,好多年轻的面孔,好多看上去比她也不大多少的战士就这么没了,她感到无比心痛。

这份和平的代价太大了,她这个躲在后方的人不能心安理得去享受。

在为这些战士心痛的同时,秦淮茹不由想起了李毅,担心他面临的条件也跟这些战士一样!担心孩子出生后见不到爸爸。

越是担心,她就越是不安,她觉得自己不能再整天学习下去,应该为前线的战士尽一份力,虽然她没什么大能耐,但一份微不足道的力,如果能让前线少牺牲一个人,孩子的父亲就会多一份活着的机会。

坐在秦淮茹面前的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妇女,她叫王月,就是秦淮茹口中月姐,也是军管会政治部宣传部的一名科长。

二十多天过去,秦淮茹靠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交际天赋,已经跟王月处得相当熟络,从最开始的王科长,慢慢变成王姐,到现在又变成了月姐。

王月对秦淮茹这个懂事,好学的姑娘也很待见,加上她知道秦淮茹丈夫是前线师长,也乐得跟她亲近。

并不是她势利,身为组织干部坚守原则是没错,但经营关系跟原则又没冲突,没有一个良好的关系网她以后怎么进步?

不想着进步的组织成员,那能是个好同志吗?

王月也在看报纸,心中也有跟秦淮茹同样的感触,听到秦淮茹的问题她擦了擦眼睛叹气道:“是该为他们做点什么,可是淮如,我们人微言轻能力有限,国家也困难,除了努力做好宣传多争取点捐款,还能做什么呢?”

“你要是想到什么好办法就说出来,姐跟你一起做。”

秦淮茹哪有什么好办法啊!就跟王月说的那样,她一个不满二十岁的女人能力摆在那,丈夫不在家,家里的钱也都捐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秦淮茹摇摇头,“月姐,我也没什么好办,等我想到了再告诉你。”

随后,跟着王月跑了一天的宣传工作,一晃就到了下午三四点,已经显怀的秦淮茹很有些吃不消,却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王月有些担心的劝道:“淮如,工作不是拼命,你现在有晕在身,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肚子里的孩子考虑,早点回去休息吧!以后每天上午来政治部学习就行了,下午就回家休息,不要跟着我到处跑了。”

王月的话正好说到秦淮茹心坎,孩子是她跟李毅的血脉,其他事情再重要,在她心里都比不过孩子。

秦淮茹没有坚持,跟王月告别一声,就怀着心事回了四合院。

贾家。

干了一天的活,贾东旭累的跟狗一样回到家中,还没来得及坐下歇口气,师傅易中海就找上门来。

师傅上门,贾东旭虽然很累却不敢失了礼貌,强忍着疲惫把易中海请了进来,搬椅子,倒茶,不仅客气还恭敬,让人挑不出理。

易中海笑着点点头,对贾东旭的表现非常认可。

不过他不是来找贾东旭的,看向坐在一边,面带微笑的贾张氏,笑着说出了来意。

“贾嫂子,东旭跟李家大虎同龄,现在大虎媳妇孩子都要出生了,东旭也不能落后太多,该张罗了。”

贾张氏笑着点点头:“是该张罗了,可我们家的情况你也知道,老贾过世虽说赔偿不少,但这钱一贬值,也就干不了什么了!”

“唉!”贾张氏叹了口气:“东旭只是个学徒工,工资也只能够我孤儿寡母勉强过日子,娶媳妇这事...这事...”

说到这,贾张氏拍着腿又是一声哀叹,脸带凄苦的看向了易中海。

“老易,东旭现在是你徒弟,也给你磕了头敬了茶,你可不能看着他不管啊!”

易中海笑道:“老嫂子说的是,东旭既然给我磕了头,那就相当于我半个儿子,他的婚事我自然得操心。”

“我过来就是说这事,如今老贾走了,贾家的困难我相信院里邻居都看在眼里,我想晚上召开一次全院大会,号召大家伸一把援手,到时候......”

“老易这使可使不得。”不等易中海说完,贾张氏连忙打断道:“我家老贾虽然走了,在院里也是要脸的人,你这么一弄跟乞讨有什么区别?如果这事传出去,我家的名声可就坏了。”

“东旭还年轻,名声要是坏了走到哪都会有人指指点点,以后还怎么出人头地?你要是真心为东旭好,真能帮他说个媳妇,以后东旭会还你情,要是没这心思,就当这事没提过。”

贾张氏腻歪的不行,她还真以为易中海爱护她儿子呢!搞半天是向全院伸手?

现在是什么时期?老百姓都在给前线捐钱捐物,李家前段时间才送来一块匾表彰,你现在搁着给东旭结婚募捐,那不是害人吗?

怪不得秦淮茹会说你没觉悟呢!别说她,我这不懂大道理的农村妇女都觉得脸红。

秦淮茹那天的言辞犀利,贾张氏还历历在目,这段时间她生怕自己有什么行为不对被秦淮茹扣帽子,易中海这不是把她家往枪口上送吗?

贾张氏很怀疑易中海的用心。

何况这种坏名声的事,就算没有秦淮茹在她也不会同意,这明显是杀鸡取卵不顾以后,真这样做了,她们贾家,她家东旭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她就是低声下四各家各户去借,也不能在公开场合要捐,就算在农村,一个好人家都不能干这样没脸没皮的事,别说是城里。

易中海却傻眼了,这明显是对贾家有好处的时候,贾张氏为什么就不上套呢!

他连计划都想好了,先给贾东旭募捐,要是秦淮茹出来阻止那就是不近人情,再让贾张氏厚着脸去哀求秦玉红帮忙说媒,用道德赖掉秦玉红的说没钱。

自己使点手段让婚事不成,再引诱贾张氏一直去,次数多了秦玉红就该烦了,等她拒绝自己就可以出手打压李家在院里的威望,从而树立自己的威望,慢慢把四合院掌控在手里。

经过这事,贾家名声也坏了,以后贾东旭不得不依靠自己,这样一来不就全齐活了吗?

贾张氏为什么就不上套呢?

她不是个没见识的乡下妇女吗?还能看破我的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