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开局加入万岁军 > 第122章 田雨:老李,李二狗是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2章 田雨:老李,李二狗是谁?

典礼很快就结束,李云龙三人都交出了自己合格的论文。

毫无意外,李云龙还是喊出了那句“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射程之内”的经典名句,把他的亮剑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能否认,身为一个军人,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战争年代,这种亮剑精神必不可少,亮剑精神不仅仅是军队的信仰,也是国民的脊梁。

面对入侵,面对突如其来的战争,每一个军人,每一个国民都要拥有一颗敢战之心,都要拥有誓死扞卫国家主权的决心。

一味的委曲求全,换来的最终只是国破家亡,尊严与人格被践踏。

所以,亮剑精神是一个主权大国,军民都必须具备的精神,这是军魂,是一支军队的根本所在。

从这篇论文不难看出,李云龙是一个典型的鹰派将领。

当然,肯定也会有些人从骨子里讨厌这种精神,也讨厌这种将领,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不过,李云龙这篇论文虽然能对当下的军中将领,产生很大的共鸣,但从军事角度的大局观上,还是比丁伟的论文差了一点。

如果说李云龙是个能打硬仗的悍将,丁伟就有统筹全局的名将之资,属于战略级人才。

南方某地,二十八军家属院。

“田雨东西收拾好没有,再晚就赶不上火车了。”

一栋小楼里,李云龙抱着刚满四岁的儿子,不停的催促着田雨。

田雨被催得有些不耐烦,简单把衣服一装,提着行李包摔门走了出来。

她看着像个大闲人一样的李云龙,没好气道:“就你急,也不见你来帮把手?”

李云龙不会在这些小事上去跟媳妇拌嘴,见田雨脸色不耐,他立刻放低姿态,憨笑着解释道:“这是你们女人家的活,我一个大男人哪做得了这些?”

“嘿嘿,我还抱着孩子呢,相帮也没空伸手啊!”

说完,李云龙摘下军帽戴在儿子头上,逗着他道:“小健,你说爸爸说得对不对?”

“对,爸爸说得对。”

“真乖。”李云龙乐了,笑呵呵的看向田雨,炫耀道:“你看?”

看着李云龙嬉皮笑脸的样子,田雨不由冷哼一声,瞪着儿子说了句:“小没良心的,妈妈带你这么久,爸爸一回来就把你收买了?。”

李健却并不担心妈妈生气,只是笑呵呵的将小脑袋背了过去,下巴磕在李云龙肩膀上,不去看她。

田雨翻了个白眼,对李云龙道:“走吧!”

说着田雨跟在李云龙身边,给儿子整理好衣领,又没好气的将军帽取下来盖在李云龙头上,一家三口这才其乐融融的下了楼。

楼下,李云龙的司机和警卫员已经准备好了车,李云龙随口对司机说了一声“去火车站”,便带着田雨和儿子上了车。

在火车站登上火车后,田雨忍不住好奇的问道:“不是说去四九城参加授衔吗?为什么买去江中的票?”

“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老家是黄安的,当初战乱年代就离了家,早想回去看看了,却一直抽不出时间,正好趁这个机会回去看看,顺便.....”

说到这李云龙忍不住叹了口气,红着眼睛道:“顺便在老家给爹娘修个坟,他们牺牲二十多年了,我这做儿子的.....”

话没说完,李云龙就抹起了眼泪,田雨没再多问,轻轻靠在他肩上,抓过他的手拍了拍。

“以后有我和孩子。”

李云龙闻言,反手抓住田雨的手,咧嘴笑道:“是啊!现在有你和小健了,真好!”

两天后,李云龙一家三口终于来到了李家坡,看到已经大变样的村庄,还有这些不认识的村民,李云龙不由叹气。

“物是人非啊!一转眼,原来的乡亲们都不见了。”

田雨见他伤感的模样,出言宽慰道:“都是战争带来的苦难,现在和平了,一切都会好的。”

李云龙没有说话,带着田雨朝自己家的老房子走去,当看到自己家的老房子已经被修缮,还有人在住,李云龙心中一喜。

兴奋的找到主人家问道:“这位大嫂,请问这里是不是李大熊家?”

在家的是一名中年妇女,她看着李云龙有些纳闷。

这几年,他们村里来过不少军官,都是看着村里的房子叹气,有的也会问一些大家不知道的人,后来又失望的离开了。

她记得几年前也有一名军官看着她家房子叹气,同样是带着媳妇,不过那两口子却没有问她,哪怕主动跟他们说话,也是客气两句就离开去了山上坟地。

前年年底,那名年轻军官又来了,还带来了一大家子,在山上立了三座新坟。

村民们这才知道,那些来村里的军官,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老革命,他们现在住的房子,都是在人家祖宅基础上改建的。

本来村民还有些担心,上面会不会把他们现在的房子收回去,要知道这可是那些干部的祖宅啊!祖宅在这个时代的人心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谁能轻易放弃?

但那些军官从来没提过半句房子的事,他们这才明白这些军人心中的格局,他们拥有这无私的信念,真正装着百姓。

因此大嫂见李云龙过来问,心里就明白,这房子肯定是他家原来的祖宅,可是这也不对啊!他家的房子应该是那个年轻军官的祖宅才对啊!

人家可是把先辈的坟都立好了!

难不成这两人是一家,可是,如果是一家人,前年给先辈修坟为什么没一起来?

虽然疑惑,但大嫂并没有问出来,她摇摇道:“同志并不是,我家当家的叫张大胆,我们是鬼子投降那一年搬来的。”

听到这个回答,李云龙心中忍不住失望,留恋的看了房子一眼后,叹气道:“那是我认错了,打扰老乡了。”

大嫂一看李云龙的表情,她就知道这也是一位心里装着百姓的好干部,即便心里不舍,也不多说半句祖宅的事,就是怕她们这些老百姓心里不安。

她心下感动,连忙道:“不打扰,不打扰,同志,你们要不上我家喝口水吧!我把村里的事给您讲讲,要打听什么人,我们也能帮帮忙?”

李云龙笑着摆摆手道:“不麻烦了,也不用去叨扰乡亲们,我们告辞了。”

告别后,李云龙就带着田雨来到朝记忆中那座山,走到山上,他忽然停下了脚步向下眺望着之前那种土屋。

这是他从小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有他童年的快乐,有他和父母,和大哥一家四口人团团圆圆的记忆,他很留恋,也难以忘怀。

田雨看到李云龙惆怅的样子,心里哪还不知道他在想什么?田雨把儿子接了过来,问道:“那就是咱家祖宅的地方吧?”

“是啊!”李云龙点点头,叹气道:“大哥没回来,估计是不在了,这次咱们帮他也立块碑吧!”

田雨点点头,没再说话。

当夫妻俩带着孩子走到家里祖坟的地方后,李云龙忽然看见三块新石碑立在那里,他不由愣了愣。

随后连忙跑过去看了起来,其中两块正是他父母的名字,左下角的立碑人那里清晰的写着:“孝子李长庚立。”

看到这几个字,李云龙先是一呆,随后兴奋吼道:“是大哥立的,看立碑的时间五四年一月二十八日,才过去一年多,大哥还活着。”

高兴的大笑了几声,李云龙乐呵呵道:“大哥也是,改名字就改名字,还给自己整了个太白金星的名字。”

“等等。”

李云龙忽然觉得哪里不对,心里纳闷道:“大哥怎么立了三块碑?除了爹和娘,还有一块是谁的?”

这时,田雨看着其中一块写着“亡弟李二狗之墓,贤兄李长庚立”的墓碑,疑惑的问道:“老李,你家不是只有两兄弟吗?”

“这李二狗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