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讨论会一直持续到第五天,才接近尾声。

李毅这些理论,让访问团一共为国内争取了四十五项重要技术,无论是军用和民用都有,其中农业领域方面的技术占了三分之一,包含了农机,化肥,农药等等。

毕竟我们是个农业大国,提高工业发展的前提,就是让近五亿国人填饱肚子。

农业是根本,它稳定了,国家才会稳定。

除此之外,访问团还多争取到了三十八座工厂援建计划。

当然,这三十八座工厂除了最开始谈好的三座以外,剩下的三十五座还是要给钱,只是可以免利息分期付款。

毕竟北方现在也不富裕,真金白银的东西,不可能免费提供这么多,不过对方也承诺派出技术人员帮我们培训工人。

这倒是能帮国内节省不少技工培训问题。

司令等人对此都很满意,有了这些东西,国内的发展就可以大踏步上几个台阶,特别是机械领域和农业领域上的帮助更大。

就在大家以为要结束的时候,李毅忽然想起可控核聚的概念还没说,这个直到他重生前都没有掌握的东西,李毅觉得有必要让精力过剩北方投入进去。

于是李毅又给科学家们讲起了这事,这东西他懂得不多,只是讲了点皮毛。

但这些科学家们却以为李毅掌握了很多,纷纷出言询问,甚至开出了核电站技术来诱惑。

可这东西李毅是真的不懂,科学家都还没研究明白,在网络上也只有一个转换概念,他能懂个球毛?

面对科学家的疑问,李毅坦言道:“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个不成熟想法,只有一个简单的转换理论,并没有具体的研究方向,也没有以此来获取贵方技术的想法,只是为了两国的友谊能长久下去,特地与贵方分享这个想法,能不能成功我也不知道。”

这时一位名对方的科学家上前握住李毅的手,一脸真诚道:“这个想法很珍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伟大的研究方向,相信我们双方的友谊能够永远的长存下去,李毅同志,我叫萨哈罗夫,在此代表核物理研究院感谢您提供的珍贵想法,等以后取得可控核聚变的成果,我一定与您分享。”

萨哈罗夫的话很客气,也很真诚,言语中还透着处处尊敬。

对此,李毅只是微笑着表示感谢和祝愿:“罗夫同志太客气了,很感谢您的慷慨,同时也期待您成功的那一天,也相信您一定可以成功。”

然而,在李毅心里却丝毫不抱希望,这东西要真这么容易研究出来,他还会说?就算过上一百年也不见得有成功的可能。

萨哈罗夫却对此很有信心,相比研究氢弹,他更喜欢将核转化为民生应用,李毅的祝愿让他非常开心,仿佛找到了同道中人一样。

笑着感谢了几句吗,忽然问道:“冒昧的问上一句,您在贵国真的是一名将军,而不是科学家?”

他这问题一出,在场的对方科学家全都直愣愣的看着李毅,相对于将军,他们更相信李毅是一名科学家。

也不等李毅回答,纷纷笑道:“我们很确认您就是一位科学家,而不是将军。”

李毅无语了,他还没说话就被定性了?

像他手握十万大军横刀立马,浑身尽显军人气质,怎么就被当成科学家了?

李毅苦笑的摇了摇头:“各位,我确实是一名将军,曾经还上过你们的报纸。”

在场的科学家和学者们却摇摇头,“这些不重要,在我们眼里您就是一名科学家,一名学者。”

李毅无奈的摇摇头,不再跟他们讨论这个话题,再次向对方主持会议的同志,提出了参观核潜艇的想法。

“欢迎各位参观,也欢迎李毅同志能提点宝贵的意见。”

对方没有再拒绝,既然双方已经在核能量方面有了深入的讨论,再参观核潜艇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司令闻言大喜,连忙表示了感谢。

回到住处后,司令忽然找来李毅问道:“你是不是还想跟他们聊点核潜艇方面的事?”

李毅看了看屋里同样好奇的陈司令,笑着点点头:“是有这想法,不过要看到核潜艇的样子之后,才能确认我的想法合不合适,要是合适,咱们说不定能让他们帮咱们也建一座,他们正在建的核电站,当然,这么大的工程还是得给钱,不过可以让我们的研究人员参与进去学习。”

“两位首长怎么看呢?”

李毅一脸筹谋不定的问道。

司令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扒着李毅的脑瓜子看了又看。

“这脑袋也没什么不同啊!核潜艇这种新式舰艇,你看一眼就能提出改进想法?”

陈司令也纳闷的问道:“你真不是科学家?”

“真不是,我只是天生脑子比较灵活。”李毅笑着解释道。

两位司令摇摇头,脸上都露出了不屑也不信的表情:“都是爹生娘养的,你这脑子还能与众不同?聪明的人我们见过不少,但像你这种全能的压根就没有,有也是怪胎。”

李毅笑呵呵道:“二位首长,你们这话就太绝对了,你们想想诸葛武侯。”

司令和陈司令对视一眼,没好气道:“你可真会比。”

陈司令也歪着嘴道:“这脸皮比我还厚了。”

次日,访问团在涅沃列夫的安排下,乘坐专机去了402工厂,核潜艇虽然已经建成,但还在做最后的性能测试与改进工作,并没正式服役,甚至还没下水。

到了402厂的船坞所在地,访问团在负责人与一名核潜艇研究员的陪同下,去了停放核潜艇的位置,访问团也看得了露天停放的潜艇。

作为初代核潜艇它的样子并不好看,吨位也不大在负责人的介绍下,李毅等人这艘潜艇叫做“共青团号”。

司令看到它,当场就提出了进里面看看的想法。

因为还没彻底交付,负责人没有同意这个请求。

李毅也在一旁劝解道:“司令潜艇没有彻底排除安全隐患,还不确定里面会不会出现核泄漏等情况,安全起见,咱们还是不进去的好。”

司令这才遗憾的点点头,“你不是说对核潜艇有点自己的想法吗?现在看到了,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从翻译口中得知司令话,潜艇的研究员笑着向李毅伸出了手:“你好,我叫基诺,是这艘潜艇的设计者之一,很欢迎李毅同志给出宝贵的意见。”

说完,基诺简单讲起了这艘潜艇的设计理念和参数,当然并不涉及核心机密。

基诺也听科学家提起过李毅的大名,上级也给过他指示,看能不能从李毅这里套出点对核潜艇的看法,所以一听李毅有这方面的想法,就客气的上来讲解。

随着基诺的讲解,陈司令又开启了速记模式,其他随行人员也不敢怠慢,哪怕不涉及核心,对咱们现在来说也是弥足珍贵。

见对方这么客气热情,李毅也不能故作姿态,看着同行的涅沃列夫中将,说道:“还记得我前两天所说的洲际导弹理念吗?我认为,在能够解决潜艇动力问题的前提下,可以加大核潜艇的吨位,设计一款能从深水之下发射洲际导弹的弹道核潜艇。”

“即便不能在水下发射,也可以让潜艇抵达目标地点,再浮出水面发射,这样就能弥补万一导弹射程不足的问题,让整个世界都处于联盟的核打击之内。”

“弹道核潜艇?”

基诺闻言一愣,他没有参加前几天的会议,对李毅提出的弹道导弹理论还不了解,不怪他此时有些懵逼。

涅沃列夫却忍不住眼前一亮,觉得李毅这个想法非常好。

“李,这件事我们回莫城再谈,技术上面的东西,应该让科学院参与。”

李毅笑着点点头:“那行,我还有很多想法可以与友邦分享,联盟现在忌惮的无非就是灯塔海军,如果我脑中的想法能尽早实现,灯塔海军将不再是联盟海军的威胁。”

李毅虽然在笑,心里却在想,等交恶后有些东西是不是可以跟灯塔也做个交易呢!

大国外交,平衡才是王道,不能让一家独大。